ind函数matlab
时间: 2023-11-02 19:25:19 浏览: 253
函数功能:返回输入矩阵中非零元素的索引。
函数格式:[i,j,v] = ind(A)
函数参数:
A:输入矩阵。
函数返回值:
i:非零元素在行方向上的索引,是一个列向量。
j:非零元素在列方向上的索引,是一个列向量。
v:非零元素的值,是一个列向量。
函数说明:
1. 输入矩阵可以是一个稠密矩阵或者一个稀疏矩阵。
2. 输出的 i、j、v 向量都是按照非零元素的顺序排列的。
3. 如果输入矩阵 A 是一个向量,则输出的 i 向量和 j 向量都是 1。
4. 如果输入矩阵 A 是一个空矩阵,则输出的 i、j、v 向量都是空向量。
5. 如果输入矩阵 A 中没有非零元素,则输出的 i、j、v 向量都是空向量。
相关问题
matlab中ind函数
在Matlab中,`ind`函数通常是指`ind2sub`函数,用于将线性索引转换为相应的多维子脚标。具体来说,假设我们有一个n维数组A,其中的一维长度为m,则可以使用`ind2sub`来将一个长度为m的一维向量(即线性索引)转换为其在A中的对应子脚标。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3x3x3的立方体数组A,我们可以使用以下代码将线性索引为13的元素转换为其在A中的对应子脚标:
```
A = rand(3,3,3); % 创建一个3x3x3的随机数组
ind = 13; % 线性索引为13
[sub1, sub2, sub3] = ind2sub(size(A), ind); % 将13转换为对应的子脚标
```
这将返回`sub1=2, sub2=3, sub3=2`,即线性索引为13的元素在A中的位置为A(2,3,2)。
matlab sub2ind函数用法
### 回答1:
sub2ind函数是MATLAB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将多维数组的子脚标转换为线性索引。其语法为:
ind = sub2ind(sz,sub)
其中,sz是一个包含数组各维度大小的向量,sub是一个包含各维度子脚标的矩阵或向量。函数返回一个包含相应线性索引的向量ind。
例如,对于一个3×4的矩阵A,其子脚标为(2,3)的元素可以通过以下代码获取:
ind = sub2ind(size(A),2,3);
A(ind)
其中,size(A)返回矩阵A的大小向量[3,4],2和3分别表示第一维和第二维的子脚标。函数返回的ind为7,表示该元素在矩阵A中的线性索引为7。
sub2ind函数在处理多维数组时非常有用,可以方便地将多维数组的子脚标转换为线性索引,从而更方便地进行数组操作。
### 回答2:
MATLAB中,我们经常需要将多维数组的下标转换为线性索引,或将线性索引转换为多维数组的下标,这时候sub2ind函数就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任务。
sub2ind函数的用法格式如下:
sub2ind(sizeVector, subVector)
其中,sizeVector表示多维数组各维度的大小,subVector表示需要转换的多维数组下标。该函数会将subVector转换为对应的线性索引。
例如,对于一个3x4x2的三维数组A,我们希望将它的(2,3,1)处的元素转换为线性索引,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sizeVector = size(A);
subVector = [2,3,1];
linIndex = sub2ind(sizeVector, subVector);
执行该代码后,可以得到linIndex的值为19。这说明(2,3,1)处的元素在A中的线性索引为19。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使用ind2sub函数将线性索引转换为多维数组下标:
[indx, indy, indz] = ind2sub(size(A), linIndex);
该函数会将A中索引为linIndex的元素的位置转换为(indx, indy, indz)。
总之,sub2ind函数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函数,如果你在MATLAB编程中需要处理多维数组的下标和索引转换问题,那么sub2ind函数一定会非常实用。
### 回答3:
sub2ind函数是MATLAB中非常常用的函数之一,主要作用是将矩阵的行列坐标转换为线性索引。例如,我们有一个3x3的矩阵A,我们想要获取其中第2行第3列的元素,我们可以使用A(2,3)来获取,但有时候我们会需要将其转换为线性索引,方便我们进行其他计算。此时我们就可以使用MATLAB中的sub2ind函数来实现。
sub2ind函数的语法如下:
ind = sub2ind(sizeMatrix, rowSub, colSub)
其中,sizeMatrix为矩阵的大小,即一个包含矩阵行数和列数的向量,例如对于一个3x3的矩阵,sizeMatrix为[3,3];rowSub和colSbu分别为矩阵中的行坐标和列坐标,也可以使用向量来表示,例如我们需要获取矩阵的第2行第3列和第1行第2列的元素,则可以写为[rowSub, colSub] = [2, 3; 1, 2]。最后,函数将会返回一个包含所要获取元素的线性索引的向量ind,该向量的长度取决于rowSub和colSub中的元素个数。
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下:
假设我们有一个3x3的矩阵A
A = [1 2 3; 4 5 6; 7 8 9]
我们想要获取其中第2行第3列和第1行第2列的元素,则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rowSub, colSub] = [2, 3; 1, 2];
ind = sub2ind(size(A), rowSub, colSub)
此时,ind将会返回[6, 2],表示所要获取元素的线性索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获取矩阵中对应位置的元素:
A(ind)
结果将会返回[6, 2]对应的元素[6, 2]。
总之,使用sub2ind函数可以将矩阵中的行列坐标转换为线性索引,方便进行其他计算,在MATLAB中应用广泛。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5053.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01.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5053.png)
![zip](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5053.png)
![zip](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5053.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5053.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