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12=sqrt(K)*(kron((Rx^(-0.5)).',Rx^(-0.5)));
时间: 2023-10-27 15:04:45 浏览: 178
这行代码计算了矩阵W12,使用了一系列矩阵运算和数学函数。
首先,代码中使用了Rx^(-0.5)运算,表示对矩阵Rx进行逆平方根的计算。这里的^符号表示矩阵的幂运算,-0.5表示取逆平方根。
接着,代码使用了kron((Rx^(-0.5)).', Rx^(-0.5))进行Kronecker积运算。其中,Rx^(-0.5)表示矩阵Rx的逆平方根,`.`表示矩阵的转置操作。
最后,代码对整个Kronecker积结果进行缩放,即乘以sqrt(K)。sqrt(K)表示对K进行开方运算。
综上所述,这行代码计算了矩阵W12,通过对矩阵Rx进行逆平方根、转置和Kronecker积运算,并最后进行缩放得到结果。
相关问题
W12=sqrt(K)*(kron((Rx^(-0.5)).',Rx^(-0.5))); Q=W12*G*Bthita; S1=W12*(y-sigm_n*I(:))-Q*u;
这段代码涉及了矩阵运算和一些符号的计算。
首先,代码定义了矩阵W12,使用了矩阵的开方和Kronecker积运算。具体来说,Rx^(-0.5)表示矩阵Rx的逆平方根,kron((Rx^(-0.5)).', Rx^(-0.5))表示将矩阵Rx^(-0.5)的转置与矩阵Rx^(-0.5)进行Kronecker积运算。最后,用sqrt(K)对整个结果进行缩放。
接下来,代码计算了矩阵Q,通过矩阵相乘运算得到的结果。具体来说,W12是一个矩阵,G是一个矩阵,Bthita是一个矩阵,通过W12乘以G再乘以Bthita得到矩阵Q。
最后,代码计算了矩阵S1。通过矩阵相乘和向量相减运算得到的结果。具体来说,W12是一个矩阵,y是一个向量,sigm_n是一个标量,I(:)表示将矩阵I展开成列向量,Q是一个矩阵,u是一个向量。通过W12乘以(y-sigm_n*I(:))再减去Q乘以u得到矩阵S1。
这段代码主要进行了一系列矩阵运算,涉及到矩阵的开方、逆运算、转置、Kronecker积、相乘和相减等操作。最终得到了矩阵Q和矩阵S1的结果。
cvx_begin variable u2(181,1) minimize( norm(u2,1)) subject to S=W12*(y-sigm_n*I(:))-Q*u2; % S=y-G*Bthita*u2-sigm_n*I(:);10 norm(S) <=beita ; cvx_end
这段代码使用了cvx库来进行凸优化问题的求解。下面对代码进行解释:
- `cvx_begin` 和 `cvx_end`:这两个语句用于指定优化问题的开始和结束。
- `variable u2(181,1)`:定义了一个变量 `u2`,它是一个181行1列的向量。该变量是我们要求解的优化问题的变量。
- `minimize( norm(u2,1) )`:定义了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即最小化 `u2` 的 L1范数。L1范数是指向量中所有元素的绝对值之和。
- `subject to`:以下是约束条件的定义。
- `S=W12*(y-sigm_n*I(:))-Q*u2`:这是一个等式约束条件,其中 `W12`、`y`、`sigm_n`、`I`、`Q` 都是已知的矩阵或向量。这个等式表示了 `S` 的计算方式。
- `norm(S) <= beita`:这是一个不等式约束条件,表示 `S` 的 L2范数不大于 `beita`。L2范数是指向量的平方和再开方。
最后,通过 `cvx_end` 完成了优化问题的求解。
综上所述,这段代码使用cvx库定义了一个凸优化问题,目标是最小化变量 `u2` 的 L1范数,并且满足给定的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