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former编码解码
时间: 2023-07-31 10:07:17 浏览: 131
Transformer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编码-解码模型,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如机器翻译、文本摘要等。
在Transformer中,编码器和解码器都由多层的自注意力层和前馈神经网络层组成。编码器负责将输入序列转化为一个高维表示,解码器则根据编码器的输出和之前已生成的部分目标序列生成下一个目标单词。
编码器的输入是一个由不同词向量组成的序列,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将每个单词与其他单词进行交互,得到上下文相关的表示。自注意力机制利用了每个单词与所有其他单词的关联程度,并根据其重要性对其进行加权。这样每个单词都可以获得全局上下文的信息。
解码器在生成目标序列时,除了使用自注意力机制外,还引入了另一个注意力机制,称为“编码-解码注意力”。该注意力机制帮助解码器关注输入序列的不同部分,并在生成目标序列时提供额外的上下文信息。
通过多层的自注意力和前馈神经网络层的堆叠,Transformer可以学习到更复杂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并在翻译、摘要等任务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Transformer还具有并行计算的优势,可以加速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
相关问题
transformer编码解码过程
Transformer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模型,它由编码器和解码器组成。下面是Transformer的编码器和解码器的大致过程:
编码器:
1. 输入序列经过一个嵌入层,将每个输入元素映射为一个高维向量表示。
2. 对输入序列进行位置编码,以在模型中引入位置信息。
3. 进行多层的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计算,其中每个位置的表示将参与对所有其他位置的加权求和。这允许模型在处理序列时对不同位置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建模。
4. 在自注意力计算后,通过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twork)对每个位置的表示进行非线性变换。
5. 重复上述自注意力和前馈网络层的堆叠,以增加模型的深度。
6. 编码器输出为最终的编码表示,可用于后续任务。
解码器:
1. 类似于编码器,解码器也包含嵌入层和位置编码层。
2. 解码器还引入了一个额外的注意力机制,称为编码-解码注意力(Encoder-Decoder Attention)。该注意力机制允许解码器根据编码器输出的信息对输入序列进行关注,并将其用于生成下一个输出。
3. 在解码器中,也进行多层的自注意力计算和前馈网络层的堆叠,以允许模型对输出序列中的依赖关系进行建模。
4. 最后,通过一个线性变换和Softmax函数将解码器的输出映射为概率分布,用于生成下一个预测的输出。
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通过编码-解码注意力机制进行交互,使得解码器能够在生成每个输出时对输入序列进行适当的关注。
总的来说,Transformer模型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和前馈网络层的堆叠,以及编码-解码注意力机制,实现了对序列数据的编码和解码过程。这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设计使得Transformer在处理文本、机器翻译等序列任务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Transformer编码解码的图形展示
Transformer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最初由Google在2017年提出的BERT模型中引入,并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它的编码解码过程通常在一张称为"自注意力图"(Self-Attention Graph)的结构中呈现。
在图形展示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输入嵌入**:将文本序列转换为一系列密集向量表示,每个词都有一个对应的嵌入向量。
2. **位置编码**:为了保留序列信息,除了词嵌入外,还会有位置编码,它会根据词语在序列中的相对位置添加额外的信息。
3. **多头自注意力层(Multi-Head Attention)**:这是一个关键组件,包含若干个独立的注意力头,每个头部计算一部分关注区域,然后所有结果合并。图形中,这部分展示了查询、键和值之间的交互,形成注意力权重矩阵。
4. **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tworks)**:在自注意力层之后,通过点积层和残差连接进行非线性变换,增强模型表达能力。
5. **编码器(Encoder)**:上述步骤反复执行,逐层传递,最终得到整个序列的上下文表示。
6. **解码器(Decoder)**:解码器在编码器的基础上工作,同样有多头自注意力和前馈网络,但它有一个限制,即只能看到前面生成的部分,防止了循环依赖。
7. **注意力掩码**:在解码过程中,用于防止当前词访问后续词,保持预测的顺序性。
8. **输出层**:最后,解码器的输出经过一层或多层全连接层,生成最终的预测结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