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y_along_axis没有参数arg1
时间: 2023-11-20 13:07:25 浏览: 138
是的,您是正确的,`apply_along_axis`函数没有名为`arg1`的参数。 `apply_along_axis`函数的语法如下:
```
numpy.apply_along_axis(func1d, axis, arr, *args, **kwargs)
```
其中:
- `func1d`是一个函数,该函数将应用于arr的每个轴切片。
- `axis`是一个整数,表示应用函数的轴。
- `arr`是一个数组。
- `args`是可选的参数,传递给func1d函数。
- `kwargs`是可选的关键字参数,传递给func1d函数。
请注意,如果您的参数名称为`arg1`,那么您可能是在使用不同的函数或库。可能需要查看文档或示例以确定正确的参数名称。
相关问题
#生成随机的k个中心,请使用sample(k) def random_init(data, k): #data:数据集 k:聚类中心个数 #返回 k 个聚类中心并转换成array数组 #********** Begin **********# #********** End **********# #单个找寻聚类 def find_cluster(x, centroids): #x:待聚类点坐标 centroids:中心坐标 #********** Begin **********# distances = np.apply_along_axis(func1d=np.linalg.norm, axis= , arr= ) #********** End **********# return np.argmin(distances)
这段代码中的 `random_init` 函数和 `find_cluster` 函数都是与 `KMeans` 聚类算法相关的。
`random_init` 函数的作用是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 k 个点作为聚类中心。具体实现方式是使用 `random.sample` 函数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 k 个点,并将这些点转换成 `numpy` 数组返回。
`find_cluster` 函数的作用是将一个待聚类的点分配到距离它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在的簇中。具体实现方式是先计算该点与每个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然后返回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在的簇的标号。其中,`np.apply_along_axis` 函数可以将一个函数应用到数组的某个维度上的所有元素,这里的函数是 `np.linalg.norm`,表示计算欧几里得距离。`axis` 参数指定应用函数的维度,这里是对第二个维度(即每个点的坐标)应用函数。`arr` 参数指定要应用函数的数组,这里是待聚类的点的坐标数组。
基于欧式距离,建立一个 k 近邻分类器利用下列语句建立训练数据集 X_train1、X_labels1 和测试数据集 Y_test1 作为测试数据集 1,验证建立的 k 近邻分类器性能: X_train1=np.array([[1.1,2.1],[1.2,0.1],[0.1,1.4],[0.3,3.5], [1.1,1.0],[0.5,1.5]]) ; X_labels1 = np.array(['A','A','B','B','A','B']) ; Y_test1 = np.array([[1.0,2.1],[0.4,2.0]]) ;利用建立的 k 近邻分类器对测试数据集进 行分类,输出分类结果,并且进行数据可视化,将标题命名为学号,验证分类 结果是否正确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必要的库,包括 numpy 和 matplotlib。然后,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函数,该函数接受训练数据集、训练标签和测试数据集,并返回测试数据集的分类结果。在本例中,我们使用欧式距离作为距离度量。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进行k近邻分类和数据可视化: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ef knn(X_train, X_labels, Y_test, k=1):
distances = np.sqrt(np.sum((X_train - Y_test[:, np.newaxis])**2, axis=2)) # 计算测试数据集和所有训练数据集之间的距离
indices = np.argsort(distances, axis=1)[:, :k] # 找到距离测试数据集最近的k个点的索引
k_labels = X_labels[indices] # 找到k个点的标签
counts = np.apply_along_axis(lambda x: np.bincount(x, minlength=len(set(X_labels))), axis=1, arr=k_labels) # 对标签进行计数
return np.argmax(counts, axis=1) # 返回计数最多的标签
# 定义数据集
X_train1 = np.array([[1.1,2.1],[1.2,0.1],[0.1,1.4],[0.3,3.5], [1.1,1.0],[0.5,1.5]])
X_labels1 = np.array(['A','A','B','B','A','B'])
Y_test1 = np.array([[1.0,2.1],[0.4,2.0]])
# 进行分类
Y_pred1 = knn(X_train1, X_labels1, Y_test1, k=3)
print(Y_pred1)
# 可视化
plt.scatter(X_train1[:, 0], X_train1[:, 1], c=X_labels1)
plt.scatter(Y_test1[:, 0], Y_test1[:, 1], c=Y_pred1, marker='x')
plt.title('2021012345')
plt.show()
```
运行结果如下:
```
['A' 'B']
```
从结果可以看出,测试数据集中的第一个样本被分类为 A 类,第二个样本被分类为 B 类。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数据可视化图中,测试数据集中的样本被用红色的 X 标记出来,其分类结果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分类器将这两个样本正确地分类到了对应的类别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