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da = device.type != 'cpu' 原理

时间: 2024-05-19 10:11:35 浏览: 48
这行代码的原理是检查当前设备是否为CPU,如果不是CPU,则表示当前设备支持CUDA加速,因此可以使用GPU进行计算。 具体来说,`device.type`会返回当前设备的类型,如果它的值为`'cpu'`,则表示当前设备为CPU。而`cuda`是一个布尔值,如果当前设备支持CUDA,则它的值为`True`,否则为`False`。因此,将`device.type`与`'cpu'`进行比较,即可判断当前设备是否为CPU。 该代码通常用于判断当前环境是否支持GPU加速,如果支持,则可以使用CUDA来加速模型的训练和推理。
相关问题

cuda = device.type != 'cpu'

This line of code checks if the device type is not equal to 'cpu'. If it is not equal to 'cpu', it is assumed that the device has a CUDA-compatible GPU and the variable cuda is assigned the value of True.

try: device = select_device(device) half &= device.type != 'cpu' # half precision only supported on CUDA代码啥意思

这段代码主要是用于选择运行模型的设备(device),并判断是否支持半精度(half precision)计算。 首先,`select_device(device)`函数是用来选择设备的,根据输入的设备参数`device`,选择可用的设备并返回。如果`device`参数为`'cpu'`,则返回CPU设备;如果参数为`'0'`、`'1'`等,则返回对应编号的GPU设备。 接下来,`half &= device.type != 'cpu'`这段代码是用来判断设备是否支持半精度计算。其中`half`是一个布尔类型的变量,代表是否使用半精度计算;`&=`是位运算符中的“按位与赋值”,表示将`half`变量与后面的表达式进行按位与运算,并将结果赋值给`half`。`device.type`表示设备的类型,如果设备类型为CPU,则不支持半精度计算;如果设备类型为CUDA,则支持半精度计算。因此,当设备类型为CPU时,`half`变量的值不变,为False;当设备类型为CUDA时,`half`变量的值将根据原来的值和表达式的结果进行更新,如果原来为True,则仍为True,否则为False。 整个代码段的作用是选择设备并判断是否支持半精度计算,并将结果赋值给变量`half`,以便在后面的代码中使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修改一下这段代码在pycharm中的实现,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from torchvision import datasets,transforms import torch.utils.data as data #from torch .nn:utils import weight_norm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precision_score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recall_score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f1_score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ohen_kappa_score data_ = pd.read_csv(open(r"C:\Users\zhangjinyue\Desktop\rice.csv"),header=None) data_ = np.array(data_).astype('float64') train_data =data_[:,:520] train_Data =np.array(train_data).astype('float64') train_labels=data_[:,520] train_labels=np.array(train_data).astype('float64') train_data,train_data,train_labels,train_labels=train_test_split(train_data,train_labels,test_size=0.33333) train_data=torch.Tensor(train_data) train_data=torch.LongTensor(train_labels) train_data=train_data.reshape(-1,1,20,26) train_data=torch.Tensor(train_data) train_data=torch.LongTensor(train_labels) train_data=train_data.reshape(-1,1,20,26) start_epoch=1 num_epoch=1 BATCH_SIZE=70 Ir=0.001 classes=('0','1','2','3','4','5') device=torch.device("cuda"if torch.cuda.is_available()else"cpu") torch.backends.cudnn.benchmark=True best_acc=0.0 train_dataset=data.TensorDataset(train_data,train_labels) test_dataset=data.TensorDataset(train_data,train_labels) train_loader=torch.utills.data.DataLoader(dtaset=train_dataset,batch_size=BATCH_SIZE,shuffle=True) test_loader=torch.utills.data.DataLoader(dtaset=train_dataset,batch_size=BATCH_SIZE,shuffle=True)

LDAM损失函数pytorch代码如下:class LDAMLoss(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cls_num_list, max_m=0.5, weight=None, s=30): super(LDAMLoss, self).__init__() m_list = 1.0 / np.sqrt(np.sqrt(cls_num_list)) m_list = m_list * (max_m / np.max(m_list)) m_list = torch.cuda.FloatTensor(m_list) self.m_list = m_list assert s > 0 self.s = s if weight is not None: weight = torch.FloatTensor(weight).cuda() self.weight = weight self.cls_num_list = cls_num_list def forward(self, x, target): index = torch.zeros_like(x, dtype=torch.uint8) index_float = index.type(torch.cuda.FloatTensor) batch_m = torch.matmul(self.m_list[None, :], index_float.transpose(1,0)) # 0,1 batch_m = batch_m.view((16, 1)) # size=(batch_size, 1) (-1,1) x_m = x - batch_m output = torch.where(index, x_m, x) if self.weight is not None: output = output * self.weight[None, :] target = torch.flatten(target) # 将 target 转换成 1D Tensor logit = output * self.s return F.cross_entropy(logit, target, weight=self.weight) 模型部分参数如下:# 设置全局参数 model_lr = 1e-5 BATCH_SIZE = 16 EPOCHS = 50 DEVICE = torch.device('cuda:0'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use_amp = True use_dp = True classes = 7 resume = None CLIP_GRAD = 5.0 Best_ACC = 0 #记录最高得分 use_ema=True model_ema_decay=0.9998 start_epoch=1 seed=1 seed_everything(seed) # 数据增强 mixup mixup_fn = Mixup( mixup_alpha=0.8, cutmix_alpha=1.0, cutmix_minmax=None, prob=0.1, switch_prob=0.5, mode='batch', label_smoothing=0.1, num_classes=classes) 帮我用pytorch实现模型在模型训练中使用LDAM损失函数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numcodecs-0.10.0-cp39-cp39-win_amd64.whl

numcodecs-0.10.0-cp39-cp39-win_amd64.whl
recommend-type

【BP时序预测】基于雾凇优化算法RIME-BP实现负荷数据预测单输入单输出附matlab代码.rar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替换数据可以直接使用,注释清楚,适合新手
recommend-type

【JCR一区级】Matlab实现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GO-CNN-BiLSTM-Attention的故障诊断算法研究.rar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替换数据可以直接使用,注释清楚,适合新手
recommend-type

双碳数字化平台及场景应用解决方案(28页 PPT).pptx

双碳数字化平台及场景应用解决方案(28页 PPT)
recommend-type

低级编程语言汇编的特性, 项目案例及应用场景

汇编语言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汇编语言的特点、应用场景及其编写示例。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编程语言,使用助记符来代表机器指令,与硬件紧密结合,执行效率高但可读性差。常见应用场景包括操作系统内核、设备驱动程序、嵌入式系统、性能优化等领域。 适用人群:软件开发人员,特别是对底层编程感兴趣的开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了解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习在操作系统内核、设备驱动程序、嵌入式系统、性能优化等场景中使用汇编语言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编程工具。 其他说明:文章还提供了学习汇编语言的方法和资源,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
recommend-type

天池大数据比赛:伪造人脸图像检测技术

资源摘要信息:"天池大数据比赛伪造人脸攻击图像区分检测.zip文件包含了在天池大数据平台上举办的一场关于伪造人脸攻击图像区分检测比赛的相关资料。这个比赛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检测和区分伪造的人脸攻击图像,即通常所说的“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制作出的虚假图像。此类技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特别是生成对抗网络(GANs),生成逼真的人物面部图像或者视频,这些伪造内容在娱乐领域之外的应用可能会导致诸如欺诈、操纵舆论、侵犯隐私等严重问题。 GANs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系统:生成器(Generator)和判别器(Discriminator)。生成器产生新的数据实例,而判别器的目标是区分真实图像和生成器产生的图像。在训练过程中,生成器和判别器不断博弈,生成器努力制作越来越逼真的图像,而判别器则变得越来越擅长识别假图像。这个对抗过程最终使得生成器能够创造出与真实数据几乎无法区分的图像。 在检测伪造人脸图像方面,研究者和数据科学家们通常会使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多种算法。这些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卷积神经网络(CNNs)、递归神经网络(RNNs)、自编码器、残差网络(ResNets)等。在实际应用中,研究人员可能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来区分真假图像: 1. 图像质量:包括图像的分辨率、颜色分布、噪声水平等。 2. 人脸特征:例如眼睛、鼻子、嘴巴的位置和形状是否自然,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度。 3. 不合逻辑的特征:例如眨眼频率、头部转动、面部表情等是否与真实人类行为一致。 4. 检测深度伪造特有的痕迹:如闪烁、帧间不一致等现象。 比赛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开发者、数据科学家和研究者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提高对于深度伪造图像的检测精度。这种技术上的进步对于信息安全领域尤其重要,因为深度伪造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先进和难以检测。 资源包中的fakefacedetect-master文件可能是一个开源项目或框架,用于检测和区分伪造的人脸图像。这样的项目通常包括了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预测脚本以及评估方法等,方便参赛者快速开始项目并进行模型训练、测试和优化。在数据集方面,参与者可能会得到包含真实与伪造人脸图像的大量数据用于训练和验证模型。此外,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可复现性,项目可能还包括了详细的说明文档和评价标准。" 结束语:由于本次回答的约束,以上内容为根据提供的信息所总结的知识点,实际内容的详细程度和准确性需要进一步的资源验证。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Go测试框架端到端测试】:构建与优化集成测试流程

![【Go测试框架端到端测试】:构建与优化集成测试流程](https://higherlogicdownload.s3.amazonaws.com/IMWUC/UploadedImages/BwMBmIrURV2rHRunpVBX_ut-and-ct-3.png) # 1. Go测试框架的基本概念 在软件开发领域,测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Go语言作为一门现代编程语言,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测试框架,使得测试工作变得高效而系统。 Go的测试框架是基于其独特的包系统构建的,能够自动识别所有以`_test.go`结尾的文件,并将这些文件视为测试代码。该框架支持三大类测试:
recommend-type

不使用temp怎么改写该程序

在不使用额外临时变量的情况下,使用`switch`语句并结合三元运算符来查找并交换数组中的最小、第二小和第三小的元素可能会比较复杂。这种实现通常适用于特定条件下的小型数据集,而不是通用的排序算法。以下是例子: ```c #include <stdio.h> void find_and_replace(int a[], int n) { int min, second_min, third_min; int i; for (i = 0; i < n; ++i) { min = a[0]; second_min = a[0];
recommend-type

ADS1118数据手册中英文版合集

资源摘要信息:"ADS1118中文资料和英文资料.zip" ADS1118是一款由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简称TI)制造的高精度16位模拟到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ADS1118拥有一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PGA),能够在不同的采样率和分辨率下进行转换。此ADC特别适用于那些需要精确和低噪声信号测量的应用,如便携式医疗设备、工业传感器以及测试和测量设备。 ADS1118的主要特点包括: - 高精度:16位无噪声分辨率。 -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支持多种增益设置,从±2/3到±16 V/V,用于优化信号动态范围。 - 多种数据速率:在不同的采样率(最高860 SPS)下提供精确的数据转换。 - 多功能输入:可进行单端或差分输入测量,差分测量有助于提高测量精度并抑制共模噪声。 - 内部参考电压:带有1.25V的内部参考电压,方便省去外部参考源。 - 低功耗设计: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应用,因为它能够在待机模式下保持低功耗。 - I2C接口:提供一个简单的串行接口,方便与其他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通信。 该设备通常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和低噪声性能的应用中。例如,在医疗设备中,ADS1118可用于精确测量生物电信号,如心电图(ECG)信号。在工业领域,它可以用于测量温度、压力或重量等传感器的输出。此外,ADS1118还可以在实验室设备中找到,用于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任务。 TI-ADS1118.pdf和ADS1118IDGSR_中文资料.PDF文件是德州仪器提供的ADS1118设备的官方文档。这些文件通常包含了该芯片的详细技术规格、操作方法、应用指导和封装信息等。中文资料版本是为了方便中文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DS1118产品。英文资料版本则为非中文地区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信息。 在这些资料中,用户可以找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引脚分配和封装说明:为设计者提供芯片布局和封装的详细信息。 - 功能框图:帮助理解ADS1118的内部结构和信号流程。 - 引脚描述:介绍每个引脚的功能和要求。 - 电气特性:包括直流和交流参数,如电源电压、输入电压范围、输出驱动能力等。 - 应用电路:提供设计示例和参考,帮助用户实现高性能的数据采集系统。 - 时序图:详细说明了I2C通信协议下的时序要求,为编程提供精确参考。 - 设计建议:根据德州仪器的工程师经验,提供改善设计性能和稳定性的建议。 - 机械图:展示了芯片的物理尺寸和引脚间距,帮助设计印刷电路板(PCB)。 ADS1118因其高性能和易用性,在众多精密测量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开发者可以充分利用ADS1118的功能,实现高质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