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Flight f: flights) { double timeBeforeBoarding = dateToTime(f.departureTime) - boardingTime; if (timeBeforeBoarding >= 0) create_BoardingEvent(timeBeforeBoarding, f); else { create_DepartureEvent(dateToTime(f.departureTime), f); startBoarding(f); } }
时间: 2024-03-07 10:50:53 浏览: 62
这段代码使用了 Java 中的 for-each 循环,对 flights 集合中的每一个 Flight 对象进行操作。对于每个 Flight 对象,它首先计算出距离登机时间还有多少时间,然后根据这个时间来创建不同的事件。如果距离登机时间还有足够的时间,则创建一个 BoardingEvent,并将其加入仿真模型中。如果距离登机时间已经不足,则创建一个 DepartureEvent,并开始登机流程。
其中,dateToTime() 方法将日期转换为模拟时间,startBoarding() 方法开始处理该航班的登机流程。整个代码的作用是创建一些事件,并将它们添加到仿真模型中,以便在仿真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处理。
相关问题
Error in `flights[flights$date == as.Date("2013-06-08"), ]`: ! Can't subset rows with `flights$date == as.Date("2013-06-08")`
非常抱歉,我的代码有误。在 `flights` 数据集中,日期对应的字段是 `year`, `month` 和 `day`,而不是 `date`。以下是一个可以实现计算 2013 年 6 月 8 日无飞行记录的飞机数量的代码:
```R
library(nycflights13)
# 读取数据集
data("flights")
data("planes")
# 筛选出发日期为 2013 年 6 月 8 日的航班
jun8_flights <- flights[flights$year == 2013 & flights$month == 6 & flights$day == 8,]
# 获取出发日期为 2013 年 6 月 8 日的航班的飞机编号
jun8_planes <- unique(jun8_flights$tailnum)
# 获取所有飞机的编号
all_planes <- unique(planes$tailnum)
# 计算无飞行记录的飞机数
no_flight_planes <- length(setdiff(all_planes, jun8_planes))
# 输出结果
print(paste("2013 年 6 月 8 日无飞行记录的飞机数量为:", no_flight_planes))
```
在这个代码中,我们首先使用 `nycflights13` 包中的 `flights` 和 `planes` 数据集。接下来,我们使用 `year`, `month` 和 `day` 字段的逻辑向量来筛选出发日期为 2013 年 6 月 8 日的航班,并使用 `unique()` 函数获取这些航班的飞机编号。然后,我们使用 `unique()` 函数获取所有飞机的编号,并使用 `setdiff()` 函数计算无飞行记录的飞机数。最后,我们使用 `print()` 函数输出计算结果。
运行以上代码后,你将得到 2013 年 6 月 8 日无飞行记录的飞机数量。
帮我修改以下代码的错误:library(nycflights13) library(dplyr) flights <- na.omit(flights, cols = c("dep_time")) flights$dep_interval <- ifelse(flights$dep_time >= 601 & flights$dep_time <= 1200, "上午", ifelse(flights$dep_time > 1200 & flights$dep_time <= 1800, "下午", ifelse(flights$dep_time > 1800 & flights$dep_time <= 2400, "晚上", ifelse(flights$dep_time > 1 & flights$dep_time <= 600, "凌晨", NA)))) flights_new <- flights %>% na.omit() %>% group_by(year, month, day, dep_interval) %>% summarize("delay_mean" = mean(arr_delay, na.rm = TRUE), "delay_var" = var(arr_delay, na.rm = TRUE), "dest_count" = n_distinct(dest)) flights_select <- flights_new %>% filter(mean_arr_delay <= 30, num_airports >= 50) %>% arrange(desc(mean_arr_delay))
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filter()`函数中引用了一个名为`mean_arr_delay`的未定义对象,正确的对象名应该是`delay_mean`。此外,在`filter()`函数中引用了一个名为`num_airports`的未定义对象。我们需要在`summarize()`函数中增加一个名为`num_airports`的参数,以便正确引用`dest_count`列。
请使用以下代码替换最后一行:
```
flights_select <- flights_new %>%
filter(delay_mean <= 30, dest_count >= 50) %>%
arrange(desc(delay_mean))
```
这里我们将`mean_arr_delay`改为`delay_mean`,并将`num_airports`改为`dest_count`,以与之前的`summarize()`函数中的列名匹配。
现在,代码应该可以成功运行并产生一个数据框,其中按平均延误降序排列,并且平均延误小于或等于30分钟,出发机场数量大于或等于50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