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排序,从头至尾扫描序列,找出最小的一个元素,和第一个元素交换,接着从剩下的元素中继续这种选择和交换方式,最终得到一个有序序列。 153511583598984ab75e4cd.gif 输入格式: 输入在第1行中给出N(1<N≤100),在第2行中给出N个待排序的整数,数字间以空格分隔,并保证数字没有重复的出现。
时间: 2023-06-15 17:05:48 浏览: 328
以下是选择排序的Python实现代码:
```python
N = int(input()) # 输入待排序整数的个数
nums = list(map(int, input().split())) # 输入待排序的整数列表
for i in range(N-1):
min_index = i # 记录最小元素的下标
for j in range(i+1, N):
if nums[j] < nums[min_index]:
min_index = j
if min_index != i:
nums[i], nums[min_index] = nums[min_index], nums[i]
# 输出排序后的整数列表
for num in nums:
print(num, end=' ')
```
输入样例:
```
8
68 34 12 9 87 23 45 56
```
输出样例:
```
9 12 23 34 45 56 68 87
```
相关问题
Java实现选择排序,从头至尾扫描序列,找出最小的一个元素,和第一个元素交换,接着从剩下的元素中继续这种选择和交换方式,最终得到一个有序序列。 153511583598984ab75e4cd.gif 输入格式: 输入在第1行中给出N(1<N≤100),在第2行中给出N个待排序的整数,数字间以空格分隔,并保证数字没有重复的出现。
以下是Java实现选择排序的代码:
```java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election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nextInt();
int[] arr = new int[n];
for (int i = 0; i < n; i++) {
arr[i] = sc.nextInt();
}
// 选择排序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int minIndex = i;
for (int j = i + 1; j < n; j++) {
if (arr[j] < arr[minIndex]) {
minIndex = j;
}
}
if (minIndex != i)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minIndex];
arr[minIndex] = temp;
}
}
// 输出有序序列
for (int i = 0; i < n; i++) {
System.out.print(arr[i] + " ");
}
}
}
```
输入格式示例:
```
6
3 1 4 1 5 9
```
输出结果为:
```
1 1 3 4 5 9
```
使用非递归的方法的归并排序算法优化C语言实现代码,其思想时将记录从头至尾顺序地进行扫描,并将相邻的两个有序序列合并成一个整体,
好的,针对你的问题,我来介绍一下使用非递归方法优化归并排序算法的具体实现方法。
归并排序是一种基于分治思想的排序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将待排序序列分成若干个子序列,分别进行排序,然后将排好序的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有序序列。在归并排序中,最核心的操作就是将两个有序序列合并成一个有序序列,因此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子函数进行实现。
非递归的归并排序算法主要是通过循环来实现归并排序的过程。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 首先将待排序序列分成若干个长度为1的子序列。
2. 然后将相邻的两个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有序序列,形成新的长度为2的子序列。
3. 再将相邻的两个长度为2的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有序序列,形成新的长度为4的子序列。
4.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的子序列都被合并成一个有序序列。
代码实现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循环来不断地对子序列进行合并,直到合并成一个有序序列为止。具体代码如下:
```c
void mergeSort(int arr[], int n) {
int step, i, j;
int* tmp = (int*)malloc(n * sizeof(int));
for (step = 1; step < n; step *= 2) {
for (i = 0; i < n - step; i += step * 2) {
int left = i;
int right = i + step;
int end = min(i + step * 2, n);
int k = left;
int l = left;
int r = right;
while (l < right && r < end) {
tmp[k++] = arr[l] < arr[r] ? arr[l++] : arr[r++];
}
while (l < right) {
tmp[k++] = arr[l++];
}
while (r < end) {
tmp[k++] = arr[r++];
}
for (j = left; j < end; j++) {
arr[j] = tmp[j];
}
}
}
free(tmp);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一个 `step` 变量来表示每次合并的子序列长度,初始值为1。然后,我们在一个外层循环中不断将 `step` 的值乘以2,直到其值大于等于序列的长度为止。在每次循环中,我们使用一个内层循环来遍历所有长度为 `step` 的子序列,并将其相邻的两个子序列进行合并。
在合并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一个 `tmp` 数组来存储合并后的有序子序列。具体实现时,我们使用两个指针 `l` 和 `r` 分别指向左右两个子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将两个子序列中较小的元素依次放入 `tmp` 数组中,直到其中一个子序列被取完。最后,我们将剩余的元素依次放入 `tmp` 数组中,并将其复制回原数组中。
总的来说,非递归的归并排序算法虽然没有递归算法那么简洁,但是其实现起来比较简单,并且可以避免递归算法中的栈溢出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比较常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