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及相加(教材page39,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及相加)\n\n 1、实验目的:\n\n 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链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n\n 2、 实验内容: \n\n一元多项式相加是通过键盘输入两个 
时间: 2023-04-29 09:07:18 浏览: 23
实验一: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及相加(教材page39,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及相加)
1、实验目的:
进一步掌握应用链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内 容 :
一元多项式相加是通过键盘输入两个多项式,先将它们依次加到链表中,最后再由链表按递减的幂指数输出相加后的多项式。
2、 实验内容:
一元多项式相加是通过键盘输入两个多项式,先将它们依次加到链表中,最后再由链表按递减的幂指数输出相加后的多项式。
相关问题
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和实现的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
1. 掌握一元多项式的表示方法;
2. 掌握一元多项式的基本运算:加、减、乘、除;
3. 熟悉链表的相关操作;
4. 熟悉栈的相关操作。
实验原理:
一元多项式的表示方法有多种,比如数组表示、链表表示等。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链表表示法。
一元多项式可以表示为:
$P(x) = a_nx^n + a_{n-1}x^{n-1} + \cdots + a_1x + a_0$
其中,$a_n, a_{n-1}, \cdots, a_1, a_0$ 是多项式的系数,$n$ 是多项式的次数,$x$ 是未知数。
在链表表示法中,我们可以将一元多项式表示为一个个结点,每个结点包含三个元素:系数、指数和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指针。对于每一个指数 $i$,我们可以维护一个指向某一结点的指针,这样就可以快速地找到对应指数的系数。
在实现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时,我们可以利用栈来辅助实现。对于加、减运算,我们可以将两个多项式的系数相加、相减后,将结果插入到新的链表中;对于乘法运算,我们可以将两个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后,将结果插入到新的链表中;对于除法运算,我们可以利用长除法的思想,将被除数和除数进行相除,得到商和余数,再将商插入到新的链表中。
数据结构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和相加
### 回答1:
一元多项式可以使用数组来表示,数组下标表示多项式中的指数,数组元素表示对应指数的系数。例如,多项式 3x^2 - 2x + 1 可以表示为数组 [1, -2, 3],其中下标 0 对应的系数为 1,下标 1 对应的系数为 -2,下标 2 对应的系数为 3。
两个多项式相加的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将两个多项式的对应项相加,不同指数的项直接复制到结果多项式中。具体实现可以使用循环遍历数组的方式来实现。
以下是一份 Python 代码示例:
```python
def add_poly(poly1, poly2):
result = []
i, j = 0, 0
while i < len(poly1) and j < len(poly2):
if i == j:
result.append(poly1[i] + poly2[j])
i += 1
j += 1
elif i < j:
result.append(poly1[i])
i += 1
else:
result.append(poly2[j])
j += 1
while i < len(poly1):
result.append(poly1[i])
i += 1
while j < len(poly2):
result.append(poly2[j])
j += 1
return result
```
其中,`poly1` 和 `poly2` 分别表示两个多项式的系数数组,`result` 为相加后的结果数组。首先使用两个指针 `i` 和 `j` 分别指向两个多项式的第一项,然后进行比较和相加,将结果存入 `result` 数组中。最后,将两个多项式剩余的项分别复制到 `result` 数组中,返回最终结果。
### 回答2:
一元多项式可以使用数组表示或链表表示。
1. 数组表示:将多项式的系数按照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存储在数组中。数组的下标表示指数,数组元素表示对应指数的系数。如果某一项不存在,则对应位置的系数为0。例如,多项式3x^4 + 2x^2 - 5x + 1可以用数组表示为[1, -5, 2, 0, 3]。
2. 链表表示:将多项式的每一项定义为一个节点,节点中包含指数、系数和指向下一项的指针。通过将这些节点按照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将多项式表示为一个链表。例如,多项式3x^4 + 2x^2 - 5x + 1可以用链表表示为:(1, 0) -> (-5, 1) -> (2, 2) -> (0, 3)。
多项式相加可以通过遍历两个多项式的表示形式,根据相同指数的系数求和,并将结果对应到新的表示形式中。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化结果表示形式,并设置指针指向结果表示的首部。
2. 初始化两个多项式的指针,分别指向各自的首部。
3. 比较两个指针所指向的节点的指数大小:
- 如果指数相等,则将两个节点的系数相加,并将结果添加到结果表示形式中,指针同时向后移动。
- 如果第一个多项式的指数小于第二个多项式的指数,则将第一个多项式的节点添加到结果表示形式中,并将第一个多项式的指针向后移动。
- 如果第二个多项式的指数小于第一个多项式的指数,则将第二个多项式的节点添加到结果表示形式中,并将第二个多项式的指针向后移动。
4. 循环执行步骤3,直到遍历完所有的节点。
5. 如果某个多项式的指针还未到达尾部,则将剩余的节点依次添加到结果表示形式中。
6. 返回结果表示形式,即为两个多项式相加的结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和相加。
### 回答3:
一元多项式可以使用链表或数组来表示。其中,链表表示可以用节点类表示多项式的每一项,每个节点包含系数和次数两个属性,同时还包含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数组表示可以用两个数组或一个二维数组来表示,其中一个数组存储系数,另一个数组存储次数。每个数组的下标表示对应位置的项。
相加两个多项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1. 初始化一个新的空多项式。
2. 从头开始遍历两个链表或两个数组,逐项进行相加。
3. 如果两个多项式的当前项的次数相同,则将两项的系数相加,将结果作为新的项插入空多项式中。
4. 如果两个多项式的当前项的次数不同,则将次数小的项插入空多项式中,并将小的项指针(链表表示)或下标(数组表示)向后移动。
5. 当其中一个多项式的项遍历完毕后,将剩下的项直接插入空多项式中。
6. 返回空多项式作为相加后的结果。
以上是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和相加的基本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修改和扩展。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