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n); int a; int main() { fun(4); printf("%d", a); return 0; } int fun(int n) { static int count = 0; count++; if (n <= 2) return 1; int r = fun(n - 1) + fun(n - 2); a = count; return r; }
时间: 2024-04-21 21:26:11 浏览: 93
这段代码的功能是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4项,并将递归调用fun函数的次数存储在变量count中,最终将count的值赋给变量a。由于count是定义为静态变量,所以每次调用fun函数时,count的值都会被累加。最终输出变量a的值,即fun函数被递归调用的次数。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第4项的值为3。因此,程序的输出结果应该是3。
相关问题
#include <stdio.h> void fun(int n); int main() { int a = 8; fun(a); printf("%d", a); return 0; } void fun(int n) { n++; return; }
这段代码与之前的代码有些许不同,但是主要作用是相同的。它也是将变量a的值加1,然后输出a的值。具体来说,程序首先定义了一个整型变量a并初始化为8,然后调用函数fun,并将a的值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函数fun接收一个整型参数,将该参数的值加1。由于参数传递是按值传递的,所以函数fun内部对参数的修改不会影响到外部的变量a。最后,程序再次输出变量a的值,此时a的值仍然为8。
//程序阅读,输出结果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n); int a; int main() { fun(4); printf("%d", a); return 0; } int fun(int n) { static int count = 0; count++; if (n <= 2) return 1; int r = fun(n - 1) + fun(n - 2); a = count; return r; }
这段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7。程序的执行过程是这样的:
1. main 函数调用 fun(4)。
2. fun(4) 内部执行 fun(3) 和 fun(2)。
3. fun(3) 内部执行 fun(2) 和 fun(1)。
4. fun(2) 和 fun(1) 都返回 1。
5. fun(3) 返回 fun(2) + fun(1) = 2。
6. fun(4) 内部执行 fun(3) 和 fun(2)。
7. fun(2) 已经被执行过了,不再执行,直接返回 1。
8. fun(3) 已经被执行过了,不再执行,直接返回 2。
9. fun(4) 返回 fun(3) + fun(2) = 3。
10. fun(4) 执行完毕,a 的值为3。
11. main 函数输出 a 的值,即输出 3。
12. 程序执行完毕,返回 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