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率 lr=0.0001 #初始斜率 k=0 #初始截距 b=0 #最大迭代次数 epochs=50 #计算损失 def compute_error(b,k,x_data,y_data): totalError=0 for i in range(0,len(x_data)): totalError+=(y_data[i]-(k*x_data[i]+b))**2 return totalError/float(len(x_data))/2 def gradient_descent_runner(x_data,y_data,b,k,lr,epochs): #计算总数据量 m=float(len(x_data)) #循环epochs次 for i in range(epochs): b_grad=0 k_grad=0 #计算梯度的总和再求平均 for j in range(0,len(x_data)): b_grad += (1/m)*(((k*x_data[j])+b)-y_data[j]) k_grad += (1/m)*x_data[j]*(((k*x_data[j])+b)-y_data[j]) #更新b和k b=b-(lr*b_grad) k=k-(lr*k_grad) # 每迭代5次,输出一次图像 if i % 5==0: print("epochs:",i) plt.plot(x_data, y_data, 'b.') plt.plot(x_data, k*x_data + b, 'r') plt.show() return b,k

时间: 2024-04-19 18:28:56 浏览: 7
这段代码是用于实现梯度下降算法来拟合线性回归模型的过程。其中,lr表示学习率,k和b分别是线性回归模型的初始斜率和截距,epochs是最大迭代次数。 首先定义了一个计算损失的函数compute_error,用于计算模型预测值与实际目标变量之间的误差平方和的一半。 然后定义了一个梯度下降函数gradient_descent_runner,它接收输入特征x_data、目标变量y_data、截距b、斜率k、学习率lr和迭代次数epochs作为参数。 在每次迭代中,该函数首先计算梯度的累积和再求平均,得到b_grad和k_grad。然后根据学习率使用梯度下降的更新规则,更新截距b和斜率k的值。 在每迭代5次时,调用plt.plot函数绘制出数据点和当前拟合线,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最后,返回更新后的截距b和斜率k。 这段代码的目的是通过不断迭代更新参数,最小化损失函数,从而拟合出最佳的线性回归模型。
相关问题

lr = 0.01 # 学习率 momentum = 0.9 # 动量 net_opt = nn.Momentum(net.trainable_params(), lr, momentum)

这段代码使用了MindSpore框架中的优化器 `Momentum` 来优化神经网络模型 `net` 的参数,其中: - `lr=0.01` 表示学习率,控制每一次更新参数时的步长大小,可以理解为控制每次移动的距离,如果学习率过大可能会导致模型不收敛,而学习率过小可能会导致模型收敛缓慢。 - `momentum=0.9` 表示动量,用来加速训练过程,可以理解为在梯度下降的过程中,累加之前的梯度与当前梯度的和,来更新参数。 - `net.trainable_params()` 表示要优化的参数,即神经网络中需要学习的参数,可以通过 `net.get_parameters()` 方法获取。 最后,将优化器 `Momentum` 对象传入 `nn.TrainOneStepCell` 构造函数中,就可以使用 `nn.TrainOneStepCell` 对模型进行训练了,例如: ```python net_opt = nn.Momentum(net.trainable_params(), lr, momentum) loss_fn = nn.SoftmaxCrossEntropyWithLogits(sparse=True, reduction='mean') train_net = nn.TrainOneStepCell(net, loss_fn, net_opt) ``` 希望能够帮助您。

# lr max_epoch = 30 warmup_epochs = 5 warmup_start_lr = 0.0005 cosine_base_lr = 0.001 iter_step = True

这似乎是一些训练神经网络时使用的超参数设置,可以解读为: - 学习率(learning rate)的最大值为0.001; - 训练的最大轮数为30轮; - 训练前5轮使用渐进式学习率(warm-up learning rate),起始学习率为0.0005; - 从第6轮开始使用余弦退火学习率(cosine annealing learning rate)策略,学习率的值在0.0005到0.001之间变化; - 每次迭代时更新学习率(iterative learning rate)。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超参数的选择可能会因具体任务而异,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调整。

相关推荐

检查代码是否有错误或异常:class CosineAnnealingWarmbootingLR: def __init__(self, base_lr=0.00001, epochs=0, eta_min=0.05, steps=[], step_scale=0.8, lf=None, batchs=0, warmup_epoch=0, epoch_scale=1.0): # 初始化函数,接受一些参数 self.warmup_iters = batchs * warmup_epoch # 热身迭代次数 self.eta_min = eta_min # 最小学习率 self.iters = -1 # 当前迭代次数 self.iters_batch = -1 # 当前批次迭代次数 self.base_lr = base_lr # 初始学习率 self.step_scale = step_scale # 步长缩放因子 steps.sort() # 步长列表排序 self.steps = [warmup_epoch] + [i for i in steps if (i < epochs and i > warmup_epoch)] + [epochs] # 步长列表 self.gap = 0 # 步长间隔 self.last_epoch = 0 # 上一个 epoch self.lf = lf # 学习率函数 self.epoch_scale = epoch_scale # epoch 缩放因子 def step(self, external_iter=None): # 学习率调整函数 self.iters = 1 # 当前迭代次数 if external_iter is not None: self.iters = external_iter iters = self.iters - self.warmup_iters # 当前迭代次数减去热身迭代次数 last_epoch = self.last_epoch # 上一个 epoch scale = 1.0 # 缩放因子 for i in range(len(self.steps)-1): if (iters <= self.steps[i+1]): self.gap = self.steps[i+1] - self.steps[i] # 步长间隔 iters = iters - self.steps[i] # 当前迭代次数减去当前步长 last_epoch = self.steps[i] # 上一个 epoch if i != len(self.steps)-2: self.gap *= self.epoch_scale # 如果不是最后一个步长,乘以 epoch 缩放因子 break scale *= self.step_scale # 缩放因子乘以步长缩放因子 if self.lf is None: self.base_lr= scale * self.base_lr * ((((1 - math.cos(iters * math.pi / self.gap)) / 2) ** 1.0) * (1.0 - self.eta_min) + self.eta_min) # 计算学习率 else: self.base_lr = scale * self.base_lr * self.lf(iters, self.gap) # 使用学习率函数计算学习率 self.last_epoch = last_epoch # 更新上一个 epoch return self.base_lr # 返回学习率 def step_batch(self): # 批次学习率调整函数 self.iters_batch = 1 # 当前批次迭代次数 if self.iters_batch < self.warmup_iters: rate = self.iters_batch / self.warmup_iters # 计算学习率缩放因子 self.base_lr= self.base_lr * rate # 缩放学习率 return self.base_lr # 返回学习率 else: return None # 如果已经完成热身,返回 None

查代码是否有错误或异常:#这是一个名为 CosineAnnealingWarmbootingLR 的类,用于实现余弦退火学习率调整。以下是每行代码的注释: import math class CosineAnnealingWarmbootingLR: def __init__(self, base_lr=0.00001, epochs=0, eta_min=0.05, steps=[], step_scale=0.8, lf=None, batchs=0, warmup_epoch=0, epoch_scale=1.0): # 初始化函数,接受一些参数 self.warmup_iters = batchs * warmup_epoch # 热身迭代次数 self.eta_min = eta_min # 最小学习率 self.iters = -1 # 当前迭代次数 self.iters_batch = -1 # 当前批次迭代次数 self.base_lr = base_lr # 初始学习率 self.step_scale = step_scale # 步长缩放因子 steps.sort() # 步长列表排序 self.steps = [warmup_epoch] + [i for i in steps if (i < epochs and i > warmup_epoch)] + [epochs] # 步长列表 self.gap = 0 # 步长间隔 self.last_epoch = 0 # 上一个 epoch self.lf = lf # 学习率函数 self.epoch_scale = epoch_scale # epoch 缩放因子 def step(self, external_iter=None): # 学习率调整函数 self.iters = 1 # 当前迭代次数 if external_iter is not None: self.iters = external_iter iters = self.iters - self.warmup_iters # 当前迭代次数减去热身迭代次数 last_epoch = self.last_epoch # 上一个 epoch scale = 1.0 # 缩放因子 for i in range(len(self.steps)-1): if (iters <= self.steps[i+1]): self.gap = self.steps[i+1] - self.steps[i] # 步长间隔 iters = iters - self.steps[i] # 当前迭代次数减去当前步长 last_epoch = self.steps[i] # 上一个 epoch if i != len(self.steps)-2: self.gap *= self.epoch_scale # 如果不是最后一个步长,乘以 epoch 缩放因子 break scale *= self.step_scale # 缩放因子乘以步长缩放因子 if self.lf is None: self.base_lr= scale * self.base_lr * ((((1 - math.cos(iters * math.pi / self.gap)) / 2) ** 1.0) * (1.0 - self.eta_min) + self.eta_min) # 计算学习率 else: self.base_lr = scale * self.base_lr * self.lf(iters, self.gap) # 使用学习率函数计算学习率 self.last_epoch = last_epoch # 更新上一个 epoch return self.base_lr # 返回学习率 def step_batch(self): # 批次学习率调整函数 self.iters_batch = 1 # 当前批次迭代次数 if self.iters_batch < self.warmup_iters: rate = self.iters_batch / self.warmup_iters # 计算学习率缩放因子 self.base_lr= self.base_lr * rate # 缩放学习率 return self.base_lr # 返回学习率 else: return None # 如果已经完成热身,返回 None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详解Mybatis中的 ${} 和 #{}区别与用法

主要介绍了Mybatis中的 ${} 和 #{}区别与用法,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recommend-type

mysql中 ${param}与#{param}使用区别

主要介绍了mysql中 ${param}与#{param}使用区别,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recommend-type

还在用if(obj!=null)做非空判断,带你快速上手Optional

主要介绍了还在用if(obj!=null)做非空判断,带你快速上手Optional,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recommend-type

《0 代码,搭应用——宜搭开发手册》.pdf

日益上涨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信息化建设提升到了企业战略的高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阿里巴巴企业智能事业部推出了 0 代码企业应用搭建平台——宜搭,将原本开发过
recommend-type

Java开发案例-springboot-19-校验表单重复提交-源代码+文档.rar

Java开发案例-springboot-19-校验表单重复提交-源代码+文档.rar Java开发案例-springboot-19-校验表单重复提交-源代码+文档.rar Java开发案例-springboot-19-校验表单重复提交-源代码+文档.rar Java开发案例-springboot-19-校验表单重复提交-源代码+文档.rar Java开发案例-springboot-19-校验表单重复提交-源代码+文档.rarJava开发案例-springboot-19-校验表单重复提交-源代码+文档.rar Java开发案例-springboot-19-校验表单重复提交-源代码+文档.rar
recommend-type

zigbee-cluster-library-specification

最新的zigbee-cluster-library-specification说明文档。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MATLAB柱状图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可视化信号特征和频谱分析

![matlab画柱状图](https://img-blog.csdnimg.cn/3f32348f1c9c4481a6f5931993732f97.png) # 1. MATLAB柱状图概述** MATLAB柱状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可视化数据中不同类别或组的分布情况。它通过绘制垂直条形来表示每个类别或组中的数据值。柱状图在信号处理中广泛用于可视化信号特征和进行频谱分析。 柱状图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易懂,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分布。在信号处理中,柱状图可以帮助工程师识别信号中的模式、趋势和异常情况,从而为信号分析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 2. 柱状图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柱状图在信号处理
recommend-type

HSV转为RGB的计算公式

HSV (Hue, Saturation, Value) 和 RGB (Red, Green, Blue) 是两种表示颜色的方式。下面是将 HSV 转换为 RGB 的计算公式: 1. 将 HSV 中的 S 和 V 值除以 100,得到范围在 0~1 之间的值。 2. 计算色相 H 在 RGB 中的值。如果 H 的范围在 0~60 或者 300~360 之间,则 R = V,G = (H/60)×V,B = 0。如果 H 的范围在 60~120 之间,则 R = ((120-H)/60)×V,G = V,B = 0。如果 H 的范围在 120~180 之间,则 R = 0,G = V,B =
recommend-type

JSBSim Reference Manual

JSBSim参考手册,其中包含JSBSim简介,JSBSim配置文件xml的编写语法,编程手册以及一些应用实例等。其中有部分内容还没有写完,估计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完整版了,但是内容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