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驱动利用timer实现每隔35ms打印一次LOG
时间: 2024-10-28 18:15:21 浏览: 18
在Linux内核中,为了实现每35毫秒定期打印一次日志(通常用于监控和调试),开发者会使用定时器(Timer)机制。这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1. **创建定时器**: 首先,通过`ktime_t`数据结构设置一个周期,例如35毫秒。然后使用`request_timer()`函数创建一个系统定时器,传递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处理周期到的时间点。
```c
struct timer_list timer;
init_timer(&timer);
timer.expires = ktime_set(0, 35 * HZ); // 35毫秒,HZ是Hz定时器频率,通常是1000
```
2. **关联回调函数**: 设定好超时时间后,需要设置一个回调函数`print_log`,当定时器到期时会被系统自动调用。这个函数负责实际的日志打印工作。
```c
void print_log(unsigned long data) {
printk(KERN_INFO "Logging event at %lu ms\n", jiffies_to_msecs(jiffies));
// 这里替换为具体的打印操作
}
timer.function = print_log; // 设置回调
timer.data = (unsigned long)NULL; // 数据传递给回调
```
3. **注册定时器**: 使用`add_timer()`函数将定时器添加到系统的定时器队列,使其开始计时。
```c
add_timer(&timer);
```
4. **管理定时器**: 如果有需要,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暂停、取消或调整定时器。例如,使用`cancel_timer()`来停止已有的定时器。
```c
void stop_timer() {
cancel_timer(&timer);
}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