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机和乙机怎么通过串口建立联系

时间: 2024-05-26 21:14:36 浏览: 34
甲机和乙机通过串口建立联系需要以下步骤: 1. 首先需要确定每台机器的串口接口类型和串口号。 2. 确认甲机和乙机的串口通信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3. 在甲机和乙机中分别编写串口通信的程序代码。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串口库来实现串口通信。 4. 将甲机的串口接口与乙机的串口接口通过串口线连接起来。 5. 启动甲机和乙机的串口通信程序,就可以通过串口进行通信了。 需要注意的是,串口通信过程中需要保证甲机和乙机的串口通信参数一致,否则无法正常通信。另外,在编写串口通信程序时,需要考虑到数据的传输方式和数据格式等问题。
相关问题

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_单片机

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的LED闪烁是一种单片机应用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甲机通过串口与乙机建立通信,通过发送特定的指令来控制乙机上的LED灯闪烁。 首先,甲机需要具备串口通信的能力,一般通过串口模块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连接。乙机则需要搭载相应的单片机,如Arduino等,以便能够接受串口指令并实现对LED灯的控制。 在通信建立后,甲机可以发送控制指令给乙机。指令可以是特定的字符或数字,用来表示不同的闪烁模式和频率。乙机在收到指令后,通过程序解析指令,根据指令的内容来控制LED的闪烁。 乙机可以使用单片机的IO口来连接LED灯。根据指令中的参数,乙机可以设定LED的亮灭时间和闪烁频率。例如,指令中的参数可以表示持续时间和高低电平状态的切换频率,乙机通过将IO口输出高低电平来实现LED的闪烁。 通过这种方式,甲机通过串口与乙机进行通信,可以通过发送不同的指令来控制乙机上LED灯的闪烁模式和频率。这种应用场景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远程控制灯光、信号指示等。

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 用C语言怎么写

好的,以下是通过 C 语言实现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流水灯的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windows.h> #define COM_PORT "COM4" // 串口号 #define BAUD_RATE 9600 // 波特率 int main() { HANDLE hComm; // 串口句柄 DCB dcb; // 设备控制块 // 打开串口 hComm = CreateFile(COM_PORT,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NULL, OPEN_EXISTING, 0, NULL); if (hComm == INVALID_HANDLE_VALUE) { printf("无法打开串口 %s\n", COM_PORT); return -1; } // 获取设备控制块 if (!GetCommState(hComm, &dcb)) { printf("无法获取设备控制块\n"); CloseHandle(hComm); return -1; } // 配置串口 dcb.BaudRate = BAUD_RATE; dcb.ByteSize = 8; dcb.Parity = NOPARITY; dcb.StopBits = ONESTOPBIT; if (!SetCommState(hComm, &dcb)) { printf("无法配置串口\n"); CloseHandle(hComm); return -1; } // 控制流水灯 BYTE ledData = 0x01; // 流水灯数据,初始为 00000001 while (1) { DWORD bytesWritten; WriteFile(hComm, &ledData, 1, &bytesWritten, NULL); // 发送数据到乙机 Sleep(100); // 延迟 100ms // 移动流水灯 ledData <<= 1; if (ledData == 0) { ledData = 0x01; } } // 关闭串口 CloseHandle(hComm); return 0; } ``` 在该代码中,我们使用了 Windows API 的函数来进行串口通信。首先打开串口,然后设置设备控制块,最后通过 `WriteFile` 函数向乙机发送流水灯数据。在循环中,我们每隔 100ms 移动一次流水灯的位置,并且使用 `Sleep` 函数来进行延迟。注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代码中的 `COM_PORT` 和 `BAUD_RATE` 参数。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基于springboot大学生智能消费记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基于springboot大学生智能消费记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recommend-type

基于Mnist数据集生成用于(多)目标检测的小型数据集.zip

1 目标检测的定义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的任务是找出图像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物体),确定它们的类别和位置,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各类物体有不同的外观、形状和姿态,加上成像时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目标检测任务可分为两个关键的子任务,目标定位和目标分类。首先检测图像中目标的位置(目标定位),然后给出每个目标的具体类别(目标分类)。输出结果是一个边界框(称为Bounding-box,一般形式为(x1,y1,x2,y2),表示框的左上角坐标和右下角坐标),一个置信度分数(Confidence Score),表示边界框中是否包含检测对象的概率和各个类别的概率(首先得到类别概率,经过Softmax可得到类别标签)。 1.1 Two stage方法 目前主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类:Two stage和One stage。Two stage方法将目标检测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Region Proposal 生成阶段,主要用于生成潜在的目标候选框(Bounding-box proposals)。这个阶段通常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从输入图像中提取特征,然后通过一些技巧(如选择性搜索)来生成候选框。第二个阶段是分类和位置精修阶段,将第一个阶段生成的候选框输入到另一个 CNN 中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对候选框的位置进行微调。Two stage 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度较高,缺点是速度相对较慢。 常见Tow stage目标检测算法有:R-CNN系列、SPPNet等。 1.2 One stage方法 One stage方法直接利用模型提取特征值,并利用这些特征值进行目标的分类和定位,不需要生成Region Proposal。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快,因为省略了Region Proposal生成的过程。One stage方法的缺点是准确度相对较低,因为它没有对潜在的目标进行预先筛选。 常见的One stage目标检测算法有:YOLO系列、SSD系列和RetinaNet等。 2 常见名词解释 2.1 NMS(Non-Maximum Suppression) 目标检测模型一般会给出目标的多个预测边界框,对成百上千的预测边界框都进行调整肯定是不可行的,需要对这些结果先进行一个大体的挑选。NMS称为非极大值抑制,作用是从众多预测边界框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结果,这样可以加快算法效率,其主要流程如下: 设定一个置信度分数阈值,将置信度分数小于阈值的直接过滤掉 将剩下框的置信度分数从大到小排序,选中值最大的框 遍历其余的框,如果和当前框的重叠面积(IOU)大于设定的阈值(一般为0.7),就将框删除(超过设定阈值,认为两个框的里面的物体属于同一个类别) 从未处理的框中继续选一个置信度分数最大的,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框处理完毕 2.2 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 定义了两个边界框的重叠度,当预测边界框和真实边界框差异很小时,或重叠度很大时,表示模型产生的预测边界框很准确。边界框A、B的IOU计算公式为: 2.3 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即均值平均精度,是评估目标检测模型效果的最重要指标,这个值介于0到1之间,且越大越好。mAP是AP(Average Precision)的平均值,那么首先需要了解AP的概念。想要了解AP的概念,还要首先了解目标检测中Precision和Recall的概念。 首先我们设置置信度阈值(Confidence Threshold)和IoU阈值(一般设置为0.5,也会衡量0.75以及0.9的mAP值): 当一个预测边界框被认为是True Positive(TP)时,需要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Confidence Score > Confidence Threshold 预测类别匹配真实值(Ground truth)的类别 预测边界框的IoU大于设定的IoU阈值 不满足条件2或条件3,则认为是False Positive(FP)。当对应同一个真值有多个预测结果时,只有最高置信度分数的预测结果被认为是True Positive,其余被认为是False Positive。 Precision和Recall的概念如下图所示: Precision表示TP与预测边界框数量的比值 Recall表示TP与真实边界框数量的比值 改变不同的置信度阈值,可以获得多组Precision和Recall,Recall放X轴,Precision放Y轴,可以画出一个Precision-Recall曲线,简称P-R
recommend-type

8051Proteus仿真c源码步进电机C版本

8051Proteus仿真c源码步进电机C版本提取方式是百度网盘分享地址
recommend-type

国内人气最高的Java人工智能算法框架 它可以Maven一键丝滑引入我们的Java项目,无需任何额外的环境配置与依赖,做到开箱即

国内人气最高的Java人工智能算法框架(java版pytorch)。它可以Maven一键丝滑引入我们的Java项目,无需任何额外的环境配置与依赖,做到开箱即用。再者,它既有一些我们已经封装好的图像目标检测及人工智能客服的模块,也提供各种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强化学习,启发式学习,矩阵运算,求导函数,求偏导函数等底层算法工具。
recommend-type

QGraphicsView+QGraphicsScene+Item,实现加载背景图片(放大、缩小,右键移动)绘制线、矩形、多边形

继承QGraphicsItem,实现加载背景图,可鼠标滚轮放大、缩小、右键拖动; 创建CustomItemBase,实现绘制图像的父类+工厂模式, 实现绘制标记点、矩形、线、多边形、曲线,并且可对图像进行单击选中,移动、删除; 矩形、线、多边形,还可以进行选中,拖拽大小。
recommend-type

计算机人脸表情动画技术发展综述

"这篇论文是关于计算机人脸表情动画技术的综述,主要探讨了近几十年来该领域的进展,包括基于几何学和基于图像的两种主要方法。作者姚俊峰和陈琪分别来自厦门大学软件学院,他们的研究方向涉及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等。论文深入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计算机人脸表情动画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关键分支,其目标是创建逼真的面部表情动态效果。这一技术在电影、游戏、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因此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基于几何学的方法主要依赖于对人体面部肌肉运动的精确建模。这种技术通常需要详细的人脸解剖学知识,通过数学模型来模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进而驱动3D人脸模型的表情变化。优点在于可以实现高度精确的表情控制,但缺点是建模过程复杂,对初始数据的需求高,且难以适应个体间的面部差异。 另一方面,基于图像的方法则侧重于利用实际的面部图像或视频来生成动画。这种方法通常包括面部特征检测、表情识别和实时追踪等步骤。通过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可以从输入的图像中提取面部特征点,然后将这些点的变化映射到3D模型上,以实现表情的动态生成。这种方法更灵活,能较好地处理个体差异,但可能受光照、角度和遮挡等因素影响,导致动画质量不稳定。 论文中还可能详细介绍了各种代表性的算法和技术,如线性形状模型(LBS)、主动形状模型(ASM)、主动外观模型(AAM)以及最近的深度学习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在表情识别和生成上的应用。同时,作者可能也讨论了如何解决实时性和逼真度之间的平衡问题,以及如何提升面部表情的自然过渡和细节表现。 未来,人脸表情动画技术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更加智能的自动化建模工具,更高精度的面部捕捉技术,以及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表情生成中的进一步应用。此外,跨学科的合作,如神经科学、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有望推动这一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实时处理中的数据流管理:高效流动与网络延迟优化

![实时处理中的数据流管理:高效流动与网络延迟优化](https://developer.qcloudimg.com/http-save/yehe-admin/70e650adbeb09a7fd67bf8deda877189.png) # 1. 数据流管理的理论基础 数据流管理是现代IT系统中处理大量实时数据的核心环节。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数据流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在企业级应用中发挥作用。我们首先会介绍数据流的定义、它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传递信息。接下来,本章会分析数据流管理的不同层面,包括数据的捕获、存储、处理和分析。此外,我们也会讨论数据流的特性,比如它的速度
recommend-type

如何确认skopt库是否已成功安装?

skopt库,全称为Scikit-Optimize,是一个用于贝叶斯优化的库。要确认skopt库是否已成功安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打开命令行工具,例如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CMD或PowerShell,在Unix-like系统中可以使用Terminal。 2. 输入命令 `python -m skopt` 并执行。如果安装成功,该命令将会显示skopt库的版本信息以及一些帮助信息。如果出现 `ModuleNotFoundError` 错误,则表示库未正确安装。 3. 你也可以在Python环境中导入skopt库来测试,运行如下代码: ```python i
recommend-type

关系数据库的关键字搜索技术综述:模型、架构与未来趋势

本文档深入探讨了"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搜索研究综述"这一主题,重点关注于关系数据库领域的关键技术。首先,作者从数据建模的角度出发,概述了关键字搜索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应用,包括如何设计和构建有效的数据模型,以便更好地支持关键字作为查询条件进行高效检索。这些模型可能涉及索引优化、数据分区和规范化等,以提升查询性能和查询结果的相关性。 在体系结构方面,文章对比了不同的系统架构,如全文搜索引擎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融合,以及基于云计算或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关键字搜索解决方案。这些架构的选择和设计对于系统的扩展性、响应时间和查询复杂度有重大影响。 关键算法部分是研究的核心,文章详细分析了诸如倒排索引、布尔逻辑运算、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词频-逆文档频率)等算法在关键字搜索中的作用。同时,也讨论了近似匹配、模糊查询以及动态调整权重等技术,这些都是为了提高搜索的准确性和用户体验。 然而,论文并未忽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比如查询效率低下、对自然语言理解的局限、数据隐私保护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改进算法以提升搜索速度,增强对用户查询意图的理解,以及开发更安全的隐私保护策略。 此外,本文还提及了关键词搜索的关键术语,如"top-k查询",这是一种返回最相关结果前k个的查询方式,常用于信息检索和推荐系统中。而"数据库模式"则涵盖了数据结构和组织方式,是实现关键字搜索的基础。 这篇综述论文旨在为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搜索技术的现状,识别挑战,并推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通过阅读这篇论文,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设计更智能、更高效的数据库搜索系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