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序列多项式,如果使用的反馈多项式为x^5+x^2+1,初始状态为10101,给出生成的序列,详细过程,给出计算的过程,生成的序列是顺序的吗
时间: 2024-11-27 19:17:58 浏览: 3
m序列多项式是一种特殊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 LFSR)产生的序列,其特点是拥有良好的随机性和自相关性特性,在密码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对于给定的反馈多项式 \(f(x) = x^5 + x^2 + 1\) 和初始状态 \(s_0 = 10101\),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生成的序列:
1. **反馈操作**:从序列的最右边开始,将当前值乘以反馈多项式的倒数(模2运算),然后丢弃最低有效位(即右移一位)。由于 \(f(x)\) 的逆元是 \(x^4 + x + 1\),我们用这个作为反馈。
2. **状态更新**:对于每个反馈后的值,与初始状态进行异或操作,得到新的序列元素。因为这里是二进制,所以异或操作可以用加法来表示,因为 \(0 \oplus 0 = 0\), \(0 \oplus 1 = 1\), \(1 \oplus 0 = 1\), \(1 \oplus 1 = 0\)。
下面是计算过程示例:
```
第1步:初始状态 s = 10101
s1 = (1 * (x^4 + x + 1)) XOR 10101
第2步:计算 s1 = 11010 (忽略最高位的1)
s2 = (11010 XOR 10101)
以此类推...
我们将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生成足够长的序列。
```
由于m序列的特性,它们实际上是伪随机的,并且不是真正的随机序列,而是由固定的数学规则生成。因此,生成的序列虽然看起来像是随机的,但实际上是周期性的。所以,如果你继续生成,最终会回到之前已经出现过的某个模式。
相关问题
发送方准备发送的数据为1101 1110 1011,采用CRC校验算法,生成多项式为 G(z) =x^4+x+1,来盛该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要求写竖式)
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检测方法。给定的数据序列是 `1101 1110 1011`,我们需要计算这个数据序列对应的CRC校验码。这里使用的是二进制操作,生成多项式 G(z) = x^4 + x + 1。
首先,将数据序列左移并逐位异或到生成多项式的系数上。由于是二进制,我们将从最高位开始处理:
```
________
|1101 1110 1011|
| ^|
CRC | |
|___________|
初始状态:0 (因为 CRC 初始值通常是全零)
```
步骤如下(从右向左计算,每一步表示异或操作):
1. 第一位(最低有效位):1 XOR 1 = 0
2. 次低位(第二位):0 XOR 0 = 0
3. 再次低位(第三位):1 XOR 0 = 1
4. 最高位(第四位):1 XOR 1 = 0
5. 四次高位:0 XOR 1 = 1
继续左移,每次加新位,并用新的最右边位与生成多项式的对应位置进行异或:
```
________
|1101 1110 1011|
| ^|
CRC | 0|
|___________|
________
|0000 1110 1011|
| ^|
CRC | 1|
|___________|
________
|0000 1001 1011|
| ^|
CRC | 1|
|___________|
________
|0000 0110 1011|
| ^|
CRC | 0|
|___________|
```
最后得到的 CRC 校验码就是 `0110`(如果需要,还可以转换成十六进制为 `6`),即附加到原始数据后的余数。
只使用一个八位寄存器,用verilog设计一个伪随机序列发生器,采用的生成多项式为1+x^3+X^7。要求具有一个RESET端和两个控制端来调整寄存器初值(程序中设定好四种非零初值可选),给出testbunch,手动改变控制端值能改变寄存器初值并继续运行
下面是使用Verilog描述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代码:
```verilog
module pseudo_random_generator(
input clk, rst_n, control_1, control_2,
output reg [7:0] rand_out
);
reg [7:0] shift_reg;
parameter [3:0] initial_values [4] = '{8'h01, 8'h7E, 8'hAA, 8'hFF};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begin
shift_reg <= initial_values[0];
rand_out <= shift_reg[0];
end else begin
if (control_1) begin
shift_reg <= initial_values[1];
rand_out <= shift_reg[0];
end else if (control_2) begin
shift_reg <= initial_values[2];
rand_out <= shift_reg[0];
end else begin
shift_reg <= {shift_reg[6:0], shift_reg[0] ^ shift_reg[3] ^ shift_reg[7]};
rand_out <= shift_reg[0];
end
end
end
endmodule
```
该模块接受一个时钟信号 `clk`,一个低电平有效的复位信号 `rst_n`,以及两个控制信号 `control_1` 和 `control_2`。在 `rst_n` 为低电平时,寄存器初值被设置为 `initial_values[0]`,并将 `rand_out` 的值设置为 `shift_reg[0]`。在 `rst_n` 为高电平时,如果 `control_1` 为高电平,则将寄存器初值设置为 `initial_values[1]`,如果 `control_2` 为高电平,则将寄存器初值设置为 `initial_values[2]`,否则执行伪随机序列生成算法,并将 `rand_out` 的值设置为当前寄存器的最低位。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测试用例来验证该模块的功能:
```verilog
module testbench;
reg clk, rst_n, control_1, control_2;
wire [7:0] rand_out;
pseudo_random_generator dut (
.clk(clk), .rst_n(rst_n), .control_1(control_1), .control_2(control_2),
.rand_out(rand_out)
);
initial begin
clk = 0;
forever #5 clk = ~clk;
end
initial begin
rst_n = 0;
#10 rst_n = 1;
end
initial begin
control_1 = 0;
control_2 = 0;
#50 control_1 = 1;
#100 control_1 = 0;
#50 control_2 = 1;
#100 control_2 = 0;
#50 control_1 = 1;
#100 control_1 = 0;
#50 control_2 = 1;
#100 control_2 = 0;
#200 $finish;
end
endmodule
```
该测试用例首先定义了时钟信号 `clk`、复位信号 `rst_n`、控制信号 `control_1` 和 `control_2`,并将它们连接到被测试的模块中。然后使用 `forever` 循环生成一个时钟信号,并在初始化阶段将复位信号 `rst_n` 设为低电平,10个时钟周期后再将其设为高电平。接下来,通过改变控制信号的值来设置不同的寄存器初值,并检查伪随机序列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最后等待一段时间后结束仿真。
在仿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控制信号的值来改变寄存器的初值,从而验证模块的可配置性和正确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