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m. pozar <微波工程(microwave engineering)>第七章

时间: 2023-09-28 17:01:52 浏览: 137
David M. Pozar的《微波工程》(Microwave Engineering)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微波谐振器(microwave resonators)的概念和原理。 该章节首先介绍了谐振器的基础知识,包括谐振器的定义、应用、分类以及工作原理。谐振器是一种用来产生和维持谐振波动的设备,它在微波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滤波器、振荡器、射频功率放大器等。 接着,该章节详细讨论了传统和常见的微波谐振器类型,包括空气谐振器、共振腔、微带线谐振器和负电容谐振器等。对每种类型的谐振器,都有相应的设计原则和参数计算方法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理解和设计谐振器。 此外,该章节还介绍了谐振器的损耗和品质因数(Q factor),以及如何评估谐振器的性能。谐振器中的损耗是指能量在谐振器中的耗散,而品质因数则是一个衡量谐振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与谐振器的带宽和损耗有关。 最后,本章还涉及了微波谐振器的耦合问题和谐振器的应用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谐振器的设计和使用。 总的来说,第七章是一本全面介绍微波谐振器的章节,它涵盖了谐振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性能评估等内容,对于学习和实践微波工程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关问题

微波工程pozar中文版

### 回答1: 《微波工程》是由大名鼎鼎的原著者David M. Pozar所撰写的一本关于微波工程的教材。该书的中文版主要介绍了关于微波电路和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技术和分析方法。 《微波工程》一书共分为十五章,包括了微波电路的基础知识、传输线理论、微波网络参数、微波传输线和波导、微波谐振腔和超材料等内容。该书详细阐述了微波技术的理论基础,涵盖了广泛的话题,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微波领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微波工程》中文版的特点是将复杂的微波概念和数学推导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解释,以便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微波工程,而不需要具备过高的数学背景知识。 此外,该书的中文版还附带了大量的实例和习题,有助于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和理解能力。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习题来进行实践和自我测试,加深对微波工程的理解。 总之,《微波工程》是一本介绍微波工程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的经典教材,适合微波工程专业的学生、从业人员以及对微波领域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微波工程的核心概念和实际应用,是学习和研究微波工程的重要参考书籍。 ### 回答2: 《微波工程》(Pozar)是一本经典的微波领域教材,旨在教授读者微波电路和设备的设计、分析和应用,这本书在学术界和工程实践中广受认可。 《微波工程》一书由Paul R. Pozar撰写,并且已经出版了多个版本。这本书非常适合微波工程师、学生和研究者阅读,既可以作为教学教材,也可以作为参考书。 在《微波工程》一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微波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传输线理论、微波网络和耦合结构。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天线、微波射频电路和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这本书的编写风格简洁明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出了大量的实际应用示例和问题。通过这些示例和问题,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微波工程的关键概念和技术,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总的来说,《微波工程》是一本权威且实用的微波领域教材,它涵盖了微波工程的各个方面,并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微波工程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 回答3: 《微波工程》(Pozar) 是一本经典的微波工程教材,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教授 David M. Pozar。这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 comprehensively 讲解了微波工程的各个方面。 《微波工程》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介绍微波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传输线、微带线、红外线和光纤的基础知识。接着详细讲解了微波网络理论、阻抗匹配和功率传输的技巧。第三部分涵盖了微波无源器件的特性和设计,如滤波器、功率分配器、混频器等。第四部分解释了各种微波有源器件,如放大器、振荡器和混频器。 在第五部分,书中介绍了微波电路分析和设计的计算工具和技巧,包括二端口网络参数和传输矩阵、S参数、功率波流方法以及常见的微波电路设计软件。最后一部分则是讨论了天线的理论和设计,包括各种类型的天线、阵列和分析方法。 《微波工程》以其深入浅出的风格和结构清晰的内容而闻名。这本书不仅适合作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微波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微波工程师的参考手册。读者可以通过学习《微波工程》,全面掌握微波电路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技巧,并且了解微波领域的最新发展。 总的来说,《微波工程》是一本权威且实用的微波工程类书籍,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微波电路和应用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天线发展史 标明参考文献

### 回答1: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文献,关于天线发展史的内容: 1. J. D. Kraus, "A history of the antenna,"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 88, no. 10, pp. 1566-1584, Oct. 2000. 2. Y. Rahmat-Samii, "Antenna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day,"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 100, no. 7, pp. 2277-2305, July 2012. 3. R. C. Hansen,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periodic antenna,"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 100, no. 7, pp. 2306-2320, July 2012. 4. W. L. Stutzman and G. A. Thiele, Antenna Theory and Design, 3rd ed.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13. 5. T. A. Milligan, Modern Antenna Design, 2nd ed.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05. 6. C. A. Balanis, Antenna Theory: Analysis and Design, 4th ed.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16. 7. D. M. Pozar, Microwave Engineering, 4th ed.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2012. 这些文献涵盖了天线从史前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天线技术的起源、演变、关键发现和里程碑式的进展。 ### 回答2: 天线作为一种接收和发射无线电信号的装置,具有重要的通信功能,对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天线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以下是天线发展史的简要介绍。 19世纪末,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发明了第一个无线电发报机,该发报机使用了最早的天线,这种天线被称为“第一代天线”。第一代天线是由金属线圈构成,用于传输电流和电信号的无线电波。 随着无线电通信的不断发展,20世纪初,英国工程师李白赫德提出了螺旋线天线,这种天线形状类似于螺旋形,被称为“第二代天线”。螺旋线天线具有较高的增益和方向性,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领域。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程师哈尔·鲁宾逊发明了射频线性阵列天线,这被称为“第三代天线”。射频线性阵列天线由多个天线组成,能够精确调整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方向,极大地提高了通信质量。 20世纪50年代,受到声波和水波的启发,美国工程师尤金·阿兰德发明了反射天线,这被称为“第四代天线”。反射天线采用反射器和接收器结构,能够增加天线的增益和方向性。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天线也得到了迅速的演进。现代天线已经实现了更小型、轻量化和多功能化的设计,如饰品天线、柔性天线等,使得无线通信更加便捷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Badri A. N., Davidson D. B., Carlo E. L. C., et al. (1986). The History of Antennas. 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Magazine, 28(6), 59-77. 2. Balanis, C. A. (2005). Antenna Theory: Analysis and Design. John Wiley & Sons. 3. Constantine A. B., Ling F. H., et al. (1994). Handbook of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McGraw-Hill.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起点小说解锁.js

起点小说解锁.js
recommend-type

299-煤炭大数据智能分析解决方案.pptx

299-煤炭大数据智能分析解决方案.pptx
recommend-type

299-教育行业信息化与数据平台建设分享.pptx

299-教育行业信息化与数据平台建设分享.pptx
recommend-type

基于Springboot+Vue酒店客房入住管理系统-毕业源码案例设计.zip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拥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并在现实中进行了充分运用,尤其是基于计算机运行的软件更是受到各界的关注。加上现在人们已经步入信息时代,所以对于信息的宣传和管理就很关键。系统化是必要的,设计网上系统不仅会节约人力和管理成本,还会安全保存庞大的数据量,对于信息的维护和检索也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非常的便利。 网上系统是在MySQL中建立数据表保存信息,运用SpringBoot框架和Java语言编写。并按照软件设计开发流程进行设计实现。系统具备友好性且功能完善。 网上系统在让售信息规范化的同时,也能及时通过数据输入的有效性规则检测出错误数据,让数据的录入达到准确性的目的,进而提升数据的可靠性,让系统数据的错误率降至最低。 关键词:vue;MySQL;SpringBoot框架 【引流】 Java、Python、Node.js、Spring Boot、Django、Express、MySQL、PostgreSQL、MongoDB、React、Angular、Vue、Bootstrap、Material-UI、Redis、Docker、Kubernetes
recommend-type

时间复杂度的一些相关资源

时间复杂度是计算机科学中用来评估算法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了算法执行时间随输入数据规模增长而变化的趋势。当我们比较不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时,实际上是在比较它们在不同输入规模下的执行效率。 时间复杂度通常用大O符号来表示,它描述了算法执行时间上限的增长率。例如,O(n)表示算法执行时间与输入数据规模n呈线性关系,而O(n^2)则表示算法执行时间与n的平方成正比。当n增大时,O(n^2)算法的执行时间会比O(n)算法增长得更快。 在比较时间复杂度时,我们主要关注复杂度的增长趋势,而不是具体的执行时间。这是因为不同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等因素都会影响算法的实际执行时间,而时间复杂度则提供了一个与具体实现无关的评估标准。 一般来说,时间复杂度越低,算法的执行效率就越高。因此,在设计和选择算法时,我们通常希望找到时间复杂度尽可能低的方案。例如,在排序算法中,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而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在平均情况下为O(nlogn),因此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快速排序通常比冒泡排序更高效。 总之,时间复杂度是评估算法效率的重要工具,它帮助我们了解算法在不同输入规模下的性
recommend-type

RTL8188FU-Linux-v5.7.4.2-36687.20200602.tar(20765).gz

REALTEK 8188FTV 8188eus 8188etv linux驱动程序稳定版本, 支持AP,STA 以及AP+STA 共存模式。 稳定支持linux4.0以上内核。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YOLOv1目标检测算法:实时目标检测的先驱,开启计算机视觉新篇章

![:YOLOv1目标检测算法:实时目标检测的先驱,开启计算机视觉新篇章](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69b98e1a619b1bb3c59cf98f4e397cd2.png) # 1. 目标检测算法概述 目标检测算法是一种计算机视觉技术,用于识别和定位图像或视频中的对象。它在各种应用中至关重要,例如自动驾驶、视频监控和医疗诊断。 目标检测算法通常分为两类:两阶段算法和单阶段算法。两阶段算法,如 R-CNN 和 Fast R-CNN,首先生成候选区域,然后对每个区域进行分类和边界框回归。单阶段算法,如 YOLO 和 SSD,一次性执行检
recommend-type

ActionContext.getContext().get()代码含义

ActionContext.getContext().get() 是从当前请求的上下文对象中获取指定的属性值的代码。在ActionContext.getContext()方法的返回值上,调用get()方法可以获取当前请求中指定属性的值。 具体来说,ActionContext是Struts2框架中的一个类,它封装了当前请求的上下文信息。在这个上下文对象中,可以存储一些请求相关的属性值,比如请求参数、会话信息、请求头、应用程序上下文等等。调用ActionContext.getContext()方法可以获取当前请求的上下文对象,而调用get()方法可以获取指定属性的值。 例如,可以使用 Acti
recommend-type

c++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含源代码) (2).pdf

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同时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掌握了如何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超市商品和销售员的关系进行有效管理,使系统功能更全面、实用,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和便利性。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展现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纪律,没有缺勤情况,演示过程流畅且作品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设计报告完整详细,展现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解决能力。在答辩环节中,学生能够自信地回答问题,展示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认为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表现出色,值得称赞。 整个课程设计过程包括平时成绩、报告成绩和演示与答辩成绩三个部分,其中平时表现占比20%,报告成绩占比40%,演示与答辩成绩占比40%。通过这三个部分的综合评定,最终为学生总成绩提供参考。总评分以百分制计算,全面评估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各项表现,最终为学生提供综合评价和反馈意见。 通过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学生不仅提升了对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在进行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理论知识的提升,同时也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系统功能和用户需求的全面考量,学生设计了一个实用、高效的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管理和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校园超市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是一项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通过此次设计,学生不仅深化了对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一过程将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胜任更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