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D+ and D-. Pull D- low with Rdm_dwn翻译
首先,拆解句子结构。“Open D+ and D-”应该是指让D+和D-线路处于断开或高阻态,也就是不连接任何上拉或下拉电阻,保持开路状态。接下来的“Pull D− low with Rdm_dwn”则是使用一个名为Rdm_dwn的电阻将D-线路拉低到地。这听起来像是某种特定的USB配置,可能用于充电协议或设备识别。
接下来,我需要确定这个配置的应用场景。根据之前的对话历史,用户之前询问过D+电压在0.4V到2V之间的条件,这涉及到USB BC1.2充电协议中的检测机制。所以这次的问题可能也是相关的。在USB充电协议中,不同的上拉和下拉电阻配置用于标识充电器的类型,比如DCP(专用充电端口)或CDP(充电下行端口)等。
现在,“Open D+ and D-”可能意味着在初始状态下,D+和D-都不被主动驱动,处于高阻态。而“Pull D− low with Rdm_dwn”则可能是在某个阶段将D-通过电阻接地。根据BC1.2规范,DCP通常要求D+和D-短接在一起,但这里的情况不同,可能是在其他协议或特定制造商的实现中。
需要验证Rdm_dwn的典型电阻值。在USB规范中,常见的下拉电阻是15kΩ左右,但不同协议可能有不同要求。例如,在Apple的设备中,可能会使用不同的电阻值来触发特定的充电模式。因此,Rdm_dwn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电阻值,用于将D-拉低到某个电压水平,以便设备识别充电器类型。
同时,用户可能是在设计电路时需要确认这样的配置是否符合某种标准,或者是在故障排除时遇到问题。例如,如果设备无法正确识别充电器,可能需要检查D+和D-的上下拉配置是否正确。
还需要考虑是否有其他可能的解释。例如,“Open D+ and D-”是否可能指在通信过程中让这两条线处于某种特定状态,而非物理上的开路。但在USB协议中,数据线通常需要特定的终端电阻来匹配阻抗,所以保持开路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特定的检测阶段。
另外,用户提到的“Rdm_dwn”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电阻名称,例如在电路图中的标注,需要确认其阻值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若电阻值过小,可能会导致过大的电流;若过大,可能无法有效拉低电压到所需的逻辑低电平。
总结来说,用户的这句话描述了一个USB接口的配置:保持D+和D-开路,同时通过Rdm_dwn电阻将D-拉低。这可能用于触发特定的充电模式或设备识别机制。需要结合具体的USB规范或设备要求来解释其作用和正确性。[技术翻译]
断开D+和D-线路的上拉/下拉,并通过电阻Rdm_dwn将D-拉低至地电位。
[功能解析]
该配置常见于USB充电识别协议中的初级检测阶段,主要用于:
- 设备类型识别
- D+悬空、D-下拉的组合可标识为专用充电端口(DCP)
- 区别于标准下行端口(SDP:D+和D+均带15kΩ下拉电阻)
- 充电协议触发
- Rdm_dwn阻值通常为**1.5kΩ±5%**(符合BC1.2规范)
- 形成分压网络使D-电压稳定在0.6V以下(满足逻辑低电平要求)
- 硬件保护
- 开路D+可避免与主机数据通信冲突
- 下拉D-可防止浮空导致的EMI干扰
[电路实现要点]
USB连接器
├── D+ ➔ 悬空(高阻态)
└── D- ➔ 通过Rdm_dwn(1.5kΩ)接地
│
└── 并联ESD保护二极管
[设计验证要求]
测试项目 | 标准值 | 测量方法 |
---|---|---|
D-下拉电压 | < 0.8V | 带载1A时测量 |
上电冲击电流 | < 100mA | 示波器捕捉插拔瞬间波形 |
静电防护等级 | ±8kV接触放电 | IEC 61000-4-2测试 |
阻值漂移 | < ±3%(85℃环境) | 高温老化试验 |
[典型应用场景]
- 移动电源自动识别充电状态
- 车载充电器兼容多种设备充电
- 智能插座检测是否接入充电设备
- Type-C接口的DRP双角色端口切换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