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的晶振频率
时间: 2023-11-13 14:45:59 浏览: 113
STM32的晶振频率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官方默认和大部分场合下,STM32F1使用8MHz的外部晶振作为时钟源。最大的主频时钟是72MHz。理论上,可以选择4M、8M、12M等不同频率的晶振作为时钟源。对于常用的8M晶振,配置为8倍频即可达到72MHz的主频。如果使用12M晶振,则需要配置为6倍频才能达到72MHz的主频。
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官方推荐的频率晶振,因为过高频率的晶振会对外部电路产生辐射,而低频率晶振需要MCU内部倍频器的支持。12MHz晶振是使用较为广泛的频率,例如8051 MCU和NXP系列MCU都默认使用12M晶振。如果产品种类多,使用了不同品牌的MCU,为了减少物料使用种类,可以统一使用12M晶振。
对于STM32F1,如果要使用12M晶振,需要对库文件作部分修改。打开"stm32f10x.h",将119行中8M晶振主频的定义 #define HSE_VALUE ((uint32_t)8000000) 修改为12M晶振的频率。另外,在"system_stm32f10x.c"文件中,还需要修改PLL参数来配置72MHz的主频。
相关问题
STM32F4输出晶振频率
根据引用\[1\]中的内容,STM32F4单片机使用外部晶振,并且在stm32f4xx.h文件中可以设置晶振频率参数。默认情况下,该参数被设置为25M。如果我们需要将晶振频率设置为8M,我们可以通过定义一个预编译宏来实现。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工程的编译参数页面中设置这个宏:在C/C++ Preprocessor Symbols中的Define框中添加HSE_VALUE=8000000。这样就可以将晶振频率设置为8M。
另外,根据引用\[2\]中的内容,还可以通过修改system_stm32f4xx.c文件中的PLL_M参数来设置晶振频率。在该文件中,可以找到#define PLL_M 25这条语句,将参数值25改为8即可。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需要将STM32F4的输出晶振频率设置为8M,可以通过定义预编译宏HSE_VALUE=8000000或修改system_stm32f4xx.c文件中的PLL_M参数为8来实现。
#### 引用[.reference_title]
- *1* [stm32使用外部晶振时匹配晶振频率](https://blog.csdn.net/cs_sword2000/article/details/127173144)[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1^insert_down28v1,239^v3^insert_chatgpt"}} ] [.reference_item]
- *2* [STM32F4修改晶振频率](https://blog.csdn.net/hsjdw/article/details/60574071)[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1^insert_down28v1,239^v3^insert_chatgpt"}} ] [.reference_item]
[ .reference_list ]
stm32晶振电路原理
STM32晶振电路主要包含晶振、负载电容和电阻三部分。晶振是产生高频信号的元件,一般为陶瓷晶振或石英晶振。负载电容用于调整晶振的频率,一般来说,负载电容应该为晶振额定负载电容的两倍。电阻用于限制晶振的启动电流,一般为33欧姆左右。
具体的电路原理如下:
晶振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到STM32的两个晶振输入引脚(OSC_IN和OSC_OUT)。
两个负载电容分别连接到晶振的两个引脚,并且连接到STM32芯片的地线。
电阻连接在晶振输入引脚和地线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晶振电路的布线要求尽量短,以减少干扰。同时,晶振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例如选择陶瓷晶振还是石英晶振,以及选择合适的频率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