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 底层实现原理是什么?JDK8 做了哪些优化?
时间: 2023-09-04 13:03:53 浏览: 114
HashMap的实现原理
### 回答1:
HashMap 是一种哈希表实现的映射。它存储键值对,允许用户快速查找特定键对应的值。
HashMap 底层是通过数组和链表实现的。它将键哈希成一个整数,然后将键值对存储在数组中的对应位置。如果多个键值对映射到了同一个数组位置,它们就会按照链表的形式连接起来。
在 JDK8 中,HashMap 做了以下优化:
1. 当链表长度大于某个阈值(默认为 8)时,会自动转换为红黑树。这样可以使查询的时间复杂度从 O(n) 降低到 O(log n)。
2. 当哈希表中的实际大小(键值对数量)超过哈希表数组的大小时,会自动将哈希表数组的大小增加一倍。这样可以减少碰撞的次数,提高查询效率。
3. 引入了“红色哈希码”(fusing hash code)技术,可以通过一个状态位来标识一个节点是否被搬迁过。这样可以在查询时避免对节点的额外访问,提高查询效率。
### 回答2:
HashMap 底层实现原理是基于数组和链表 (JDK1.7及之前版本)或者数组和红黑树(JDK1.8及之后版本)的组合实现。
在JDK1.7及之前版本中,HashMap采用数组和链表的组合实现。当往HashMap中添加一个键值对时,首先根据键的hashCode值确定它在数组中的位置(下标),如果该位置没有元素,就直接将该键值对插入该位置;如果该位置已经有元素(即有冲突发生),则通过比较键的hashCode值以及equals方法来判断是否是相同的键,如果是相同的键,则覆盖该键的值;如果不是相同的键,则将新的键值对插入到链表的下一个位置。
在JDK1.8及之后版本中,当链表中的元素超过一定的阈值(默认为8),链表会转变为红黑树,通过红黑树的平均查询时间复杂度为O(logn)来提升查询性能。这是因为在链表中,查询效率随着链表长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红黑树的查询效率近似于O(logn)。
JDK8还做了以下优化:
1. 使用红黑树替代链表:当链表长度超过阈值时,将链表转为红黑树,提高查询效率。
2. 引入红黑树的目的是为了解决JDK1.7及之前版本中链表过长导致的查询性能退化问题。
3. 优化了扩容机制:在JDK1.7中,扩容时需要重新计算所有元素的位置,而在JDK1.8中,只需要重新计算新增元素的位置,减少了时间复杂度。
4. 使用了TreeBin类:作为红黑树的实现,继承自Node类,并实现了Map.Entry接口。
5. 添加了红黑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用于维护红黑树的平衡性。
总而言之,JDK8对HashMap做了优化,使用红黑树替代链表以提高查询性能,并优化了扩容机制,使得HashMap在处理大量数据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操作。
### 回答3:
HashMap底层实现原理是基于哈希表(Hash Table)的数据结构。HashMap通过将键对象进行哈希运算,得到对应的哈希值,并将该键值对存储在哈希值对应的桶(Bucket)中。在JDK8中,HashMap的底层实现由数组和链表结合而成的链表散列结构。
具体来说,HashMap底层实现原理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初始时会创建一个长度为16的数组,数组的每个元素是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2. 当往HashMap中put新的键值对时,首先会计算键的哈希值。
3. 根据哈希值得到对应的数组索引,如果该索引位置为空,则直接将键值对插入到该位置。
4. 如果该索引位置已经存在链表,会遍历链表,查找是否已经存在相同的键,如果存在,则更新对应的值;如果不存在,则将该键值对插入到链表的尾部。
5. 当链表长度达到一定阈值(默认为8)时,链表会转换为红黑树,以提高查找效率。
6. 当数组的使用率超过加载因子(默认为0.75)时,将触发数组扩容操作,将数组长度扩大一倍,并重新计算每个键值对在数组中的位置。
在JDK8中,HashMap进行了以下优化:
1. 引入了红黑树,使得在链表长度较长时,查找效率更高。
2. 在哈希碰撞(Hash Collision)较多时,链表转化为红黑树的阈值由原来的8改为了原来的6,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消耗。
3. 在插入新元素时,如果发生了哈希碰撞,在链表长度小于8时,新的节点会插入到链表的头部,而不是尾部,以提升查询性能。
4. 数组扩容时,采用了批量迁移的方式,减少了rehash的次数,提升了性能。
5. 在并发环境下,通过引入并发控制手段,提高了HashMap的并发性能。例如,使用了synchronized关键字和CAS操作。
总的来说,JDK8对HashMap底层实现进行了较多的优化,提高了性能和并发性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