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斯背景背景建模的算法原理
时间: 2023-06-19 16:07:28 浏览: 155
高斯背景建模是一种常用的背景建模算法,用于从视频序列中提取出背景图像,以便于进行目标检测、跟踪、运动分析等。其基本原理是在每个像素位置上建立一个高斯分布模型,用于表示该位置的背景像素值分布。这个模型包括均值和方差两个参数,分别表示该位置的背景像素的平均值和方差。
在背景建模过程中,每次新来一个视频帧时,算法会将该帧的像素值与之前建立的高斯模型进行比较,以决定该像素是否应该被视为背景像素。如果该像素值与高斯模型的均值差距较大,则认为该像素值不属于背景,并将其标记为前景像素。否则,该像素值被视为背景像素,并更新该位置的高斯模型参数。
具体来说,对于每个像素位置,我们维护一个高斯分布模型:
$B(x,y) = \{\mu(x,y), \sigma^{2}(x,y)\}$
其中,$B(x,y)$ 表示在位置 $(x,y)$ 上的背景模型,$\mu(x,y)$ 表示该位置的背景像素平均值,$\sigma^{2}(x,y)$ 表示该位置的背景像素方差。
对于每个新的视频帧 $I(x,y)$,我们计算其与背景模型的差距:
$D(x,y) = |I(x,y) - \mu(x,y)|$
然后,我们将 $D(x,y)$ 与一个阈值 $T$ 进行比较,以决定该像素是否应该被视为背景像素。如果 $D(x,y) < T$,则认为该像素是背景像素,否则视为前景像素。
对于被标记为背景像素的像素,我们需要更新其背景模型。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公式来更新 $\mu(x,y)$ 和 $\sigma^{2}(x,y)$:
$\mu(x,y) \gets (1-\alpha)\mu(x,y) + \alpha I(x,y)$
$\sigma^{2}(x,y) \gets (1-\alpha)\sigma^{2}(x,y) + \alpha (I(x,y)-\mu(x,y))^2$
其中,$\alpha$ 是一个衰减系数,用于控制新样本的权重。通常情况下,$\alpha$ 取一个较小的值,以平滑背景模型的变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