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阵级数字波束形成技术中,如何通过自适应信号处理实现对多主副瓣干扰的有效抑制,并保持高精度的单脉冲测角?
时间: 2024-11-14 21:28:20 浏览: 15
在大型相扫雷达系统中,应用子阵级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对抗多主副瓣干扰并保持高精度测角,关键在于利用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首先,需要了解子阵级数字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即在模数混合的阵列天线结构中,通过模拟移向在每个子阵内形成非自适应波束,从而减少数字接收机的数量。子阵的波束方向可以通过特定公式计算,而全阵列波束则通过加权输出相加得到。
参考资源链接:[子阵级数字波束形成:抗多主副瓣干扰与测角技术](https://wenku.csdn.net/doc/3wrhzq8dcv?spm=1055.2569.3001.10343)
对于自适应信号处理,可以采用最小均方误差(LMS)算法或者更高级的自适应算法,如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来调整子阵级权重,从而实现干扰抑制。具体实施时,信号处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阵元级的非自适应模拟波束形成,为后续的数字处理提供基础。
2. 子阵输出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进行自适应行和列波束合成。这里的自适应处理能够调整权值以适应环境变化,从而抑制最多三个干扰源。
3. 形成全阵列的俯仰或方位和差波束,进一步提高测角精度。
4. 完成目标的二维单脉冲测角,保证测角的精确性。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子阵级的自由度来抑制干扰,提升抗干扰能力,同时优化系统资源利用,降低成本和复杂度。为了深入理解和掌握该技术,推荐参考《子阵级数字波束形成:抗多主副瓣干扰与测角技术》一书,它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理论基础、实现过程以及仿真实验,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参考资源链接:[子阵级数字波束形成:抗多主副瓣干扰与测角技术](https://wenku.csdn.net/doc/3wrhzq8dcv?spm=1055.2569.3001.1034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