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fun(int n ) { int k; for(k=2;k<=n/2;k++) if (n%k==0) return 0; return 1; } void main() {int a=20,b=50,i, s=0; for(i=a;i<=b;i++) if (fun(i)==1)s++; printf("%d\n"s); }
时间: 2023-12-09 15:02:38 浏览: 77
这段代码的功能是计算从a到b之间的所有素数的个数,并输出结果。其中,函数fun(n)用于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如果是素数返回1,否则返回0。在main函数中,通过循环遍历a到b之间的所有数,如果某个数是素数,则累加器s加1。最后输出累加器s的值,即素数的个数。
但是,这段代码存在一些语法错误和逻辑问题,例如:
1. 函数fun的参数类型没有指定,应该将其改为int fun(int n)。
2. 函数main中printf语句中缺少了格式控制符,应该将其改为printf("%d\n", s);。
3. 函数fun中的for循环条件应该为k<=n/2,而不是k<=n/2。
4. 函数fun中的return 0应该放在for循环外面,表示n不是素数。
5. 累加器s没有初始化,应该将其初始化为0。
修正后的代码如下:
```
int fun(int n) {
int k;
for (k = 2; k <= n/2; k++) {
if (n % k == 0) {
return 0;
}
}
return 1;
}
int main() {
int a = 20, b = 50, i, s = 0;
for (i = a; i <= b; i++) {
if (fun(i) == 1) {
s++;
}
}
printf("%d\n", s);
return 0;
}
```
相关问题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un(int x, int y)int n=1,k; for(k=0;k<y;k++) n=n^{ \ast }x; return n ;} int main() { int i,s=0; for(i=1;i< =4;i++) s+=fun(2,i); cout<<s; return 0;}的输出结果为
输出结果为 15。
程序中的 `fun` 函数是用来计算一个数的幂次方的,其中 `n` 初值为 1,循环 `y` 次,每次将 `n` 乘以 `x`,最终得到 `x` 的 `y` 次幂。
在 `main` 函数中,循环 4 次,每次将 2 的幂次方加起来,即 $2^1 + 2^2 + 2^3 + 2^4 = 2 + 4 + 8 + 16 = 30$。因此程序的输出结果为 15。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io.h> void fun(int n); int main(void) { int n; scanf("%d", &n); printf("%d=", n); if(n<0){ printf("-"); } n = fabs(n); fun(n); return 0; } void fun(int n) { int k, limit, r; limit = sqrt(n); for (k = 2; k <= limit; k++){ r = n%k; while (r == 0){ printf("%d", k); n = n/k; if (n > 1){ printf("*"); } r = n % k; } } if ( n != 1 ){ printf("%d\n", n); } }解释代码
这段代码是实现将一个整数分解为质因数的功能。首先在主函数中读入一个整数n,然后输出n的质因数分解式。如果n小于0,先输出一个负号并将n取绝对值。然后调用函数fun(n)实现分解。
函数fun(n)中,定义了变量k、limit和r,其中k表示当前枚举的因子,limit表示枚举的最大因子,r表示n除以k的余数。首先计算limit为n的平方根,然后从2开始循环枚举因子k。在循环中,计算n除以k的余数r,如果r等于0,说明k是n的因子,将k输出,并将n除以k,直到n无法再被k整除为止。最后,如果n不等于1,说明n还有一个大于limit的质因子,将其输出即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