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设计一套基于C51单片机控制DC-AC半桥逆变电路 
时间: 2023-05-27 12:08:04 浏览: 36
1.硬件部分设计:
(1)电源电路设计:使用交流电源,输入电压为220VAC,输出电压为12VDC,使用稳压电路或者变压器进行稳压或变压。
(2)控制电路设计:使用C51单片机进行控制,选择通用型单片机,如STC89C52RC或AT89C52。
(3)逆变电路设计:使用半桥逆变电路,其中半桥逆变电路由两个IGBT管、两个二极管和两个电感器组成。
(4)保护电路设计:为保证电路的安全性,需要在逆变电路中加入保护电路,如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等。
2.软件部分设计:
(1)初始化程序:包括端口初始化、定时器初始化、ADC初始化等。
(2)PWM控制程序:通过PWM控制IGBT的开关,实现半桥逆变电路的控制。
(3)保护程序:包括过流保护程序、过温保护程序等,当电路出现异常时,及时进行保护。
(4)输出程序:将控制好的输出电压通过LCD显示器或者数码管显示出来。
3.测试:
(1)进行电路的硬件测试,包括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参数的测试。
(2)进行软件的测试,包括PWM控制程序、保护程序、输出程序等的测试。
(3)对电路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负载测试、过载测试、过温测试等。
4.优化:
(1)优化电路的效率,降低功率损耗。
(2)优化软件程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加入更多的保护机制,提高电路的安全性。
相关问题
C51单片机输出两路PWM信号控制DC-AC半桥逆变电路的程序,要求半桥输出正弦波
由于C51单片机没有内置DAC模块,无法直接输出模拟信号,因此需要使用PWM信号模拟正弦波。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 定义两个定时器,分别用于产生两路PWM信号。
2. 设置定时器的时钟源和计数值,以控制PWM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
3. 利用三角函数表,生成一个正弦波形的离散数据序列。
4. 在定时器中断服务函数中,依次输出正弦波形序列中的每一个数据点,分别作为两路PWM信号的占空比。
5. 将两路PWM信号分别输出到半桥逆变电路的两个开关管控制端,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实现正弦波输出。
以下是示例程序:
```c
#include <reg52.h> // C51单片机头文件
// 定义定时器1和2的计数值
#define T1_VALUE 65536 - 2000 // 产生50Hz频率的PWM信号
#define T2_VALUE 65536 - 1000 // 产生100Hz频率的PWM信号
// 定义正弦波形数据序列,共32个数据点
const unsigned char sine_wave[32] = {
128, 153, 177, 199, 218, 234, 245, 251,
253, 251, 245, 234, 218, 199, 177, 153,
128, 102, 78, 56, 37, 21, 10, 4,
2, 4, 10, 21, 37, 56, 78, 102
};
// 定义标志位,用于控制PWM信号的改变
unsigned char flag = 0;
// 定时器1中断服务函数
void timer1_isr() interrupt 3 {
if (flag == 0) {
// 输出PWM1信号
TH1 = T1_VALUE / 256;
TL1 = T1_VALUE % 256;
P1 = sine_wave[i];
flag = 1;
} else {
// 输出PWM2信号
TH1 = T2_VALUE / 256;
TL1 = T2_VALUE % 256;
P1 = sine_wave[j];
flag = 0;
}
}
// 主函数
void main() {
// 设置定时器1和2的工作模式和时钟源
TMOD = 0x11; // 定时器1和2都采用模式1,16位定时器,自动重载
TH1 = T1_VALUE / 256;
TL1 = T1_VALUE % 256;
TH2 = T2_VALUE / 256;
TL2 = T2_VALUE % 256;
TR1 = 1; // 启动定时器1
TR2 = 1; // 启动定时器2
// 开启中断
EA = 1;
ET1 = 1;
// 主循环
while (1) {
// 无需额外操作
}
}
```
需要注意的是,半桥逆变电路需要使用高频变压器来实现输出交流电压,因此PWM信号的频率应该在几十kHz以上,具体频率要根据变压器的参数进行调整。同时,PWM信号的占空比也需要根据变压器的参数和输出负载进行调整,以确保输出的正弦波形稳定且失真较小。
晶振为12MHz的C51单片机输出两路PWM,用于控制DC-AC半桥逆变电路程序
#include <reg51.h>
sbit PWM1 = P1^0; //PWM1输出引脚
sbit PWM2 = P1^1; //PWM2输出引脚
void main()
{
TMOD = 0x01; //定时器0工作在模式1(16位定时器模式)
TH0 = 0xFC; //定时器0初始值,用于产生PWM1的占空比,取值为(0xFFFF-(12MHz/2/50Hz/256))的高8位
TL0 = 0x67; //定时器0初始值,用于产生PWM1的占空比,取值为(0xFFFF-(12MHz/2/50Hz/256))的低8位
TH1 = 0xFC; //定时器1初始值,用于产生PWM2的占空比,取值为(0xFFFF-(12MHz/2/50Hz/256))的高8位
TL1 = 0x67; //定时器1初始值,用于产生PWM2的占空比,取值为(0xFFFF-(12MHz/2/50Hz/256))的低8位
TR0 = 1; //启动定时器0
TR1 = 1; //启动定时器1
while(1)
{
//控制PWM1的占空比
if(P1_0 == 1) //如果P1.0为高电平
{
TH0 = 0x03; //将定时器0的初始值设为(0xFFFF-(12MHz/2/50Hz/256)*0.1)的高8位,即10%的占空比
TL0 = 0xE8; //将定时器0的初始值设为(0xFFFF-(12MHz/2/50Hz/256)*0.1)的低8位
}
else //如果P1.0为低电平
{
TH0 = 0xFC; //将定时器0的初始值设为(0xFFFF-(12MHz/2/50Hz/256))的高8位,即50%的占空比
TL0 = 0x67; //将定时器0的初始值设为(0xFFFF-(12MHz/2/50Hz/256))的低8位
}
//控制PWM2的占空比
if(P1_1 == 1) //如果P1.1为高电平
{
TH1 = 0x03; //将定时器1的初始值设为(0xFFFF-(12MHz/2/50Hz/256)*0.1)的高8位,即10%的占空比
TL1 = 0xE8; //将定时器1的初始值设为(0xFFFF-(12MHz/2/50Hz/256)*0.1)的低8位
}
else //如果P1.1为低电平
{
TH1 = 0xFC; //将定时器1的初始值设为(0xFFFF-(12MHz/2/50Hz/256))的高8位,即50%的占空比
TL1 = 0x67; //将定时器1的初始值设为(0xFFFF-(12MHz/2/50Hz/256))的低8位
}
}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