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一下Johnson算法
时间: 2023-03-23 07:00:28 浏览: 193
Johnson算法是一种求解图中最短路径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含有负权边的图。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图进行变换,将所有边的权值变为非负数,然后使用Dijkstra算法求解最短路径。具体来说,Johnson算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添加一个虚拟节点S,并将S与图中所有节点相连,权值为0。
2. 对新图进行一次Bellman-Ford算法,求出S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距离。如果发现存在负环路,则说明图中不存在最短路径。
3. 通过对图中每个边的权值进行修改,使其变为非负数。具体来说,对于一条从节点u到节点v的边,将其权值修改为原始权值加上节点u到节点v的最短距离之差。即:w(u,v) = w(u,v) + h(u) - h(v),其中h(u)为从S到u的最短距离。
4. 对修改后的图,对每个节点运行Dijkstra算法,求出S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距离。由于所有边的权值均为非负数,因此Dijkstra算法能够正确地求解最短路径。
5. 对于最终求得的最短路径,需要将其还原为原始图中的路径。具体来说,对于一条从节点u到节点v的路径,将其权值修改为原始权值减去节点u到节点v的最短距离之差。即:w'(u,v) = w(u,v) - h(u) + h(v)。
Johnso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V^2logV + VE),其中V为节点数,E为边数。由于需要进行Bellman-Ford算法和Dijkstra算法,因此时间复杂度较高。但是相比于直接对含有负权边的图运行Dijkstra算法,Johnso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要小得多。
相关问题
Edmonds-Johnson算法
Edmonds-Johnson算法,也称为“强连通分量分解算法”,是一种用于寻找有向图中强连通分量的算法。它的时间复杂度为 $O(V^2)$ 或者 $O(VE)$,其中 $V$ 为节点数,$E$ 为边数。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对原图进行拓扑排序,然后对拓扑序列中的每个节点,将与该节点相连的所有节点标记为同一强连通分量。最终,所有标记相同的节点即为一个强连通分量。
具体实现时,可以使用深度优先搜索(DFS)来遍历图,并记录每个节点被遍历的次序和能够到达的最小次序(low)。对于每个节点,如果它的最小次序等于自身次序,则该节点为一个强连通分量的根节点,从该节点开始的所有遍历都属于同一强连通分量。
总的来说,Edmonds-Johnson算法是一种有效的寻找强连通分量的算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被其他更加高效的算法所取代。
johnson trotter算法表示c语言
Johnson-Trotter算法通常用于解决八皇后问题,这是一个经典的计算机科学问题,目的是在一个8x8的棋盘上放置八个皇后,使得任意两个皇后都不会在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条对角线上。这个算法并不是直接用C语言实现的,而是描述了一个策略,它将搜索过程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每一步都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移动皇后。
在C语言中,你可以编写一个递归函数或者迭代的方式来模拟这个算法。首先,你需要定义一个二维数组来代表棋盘,然后维护一些变量来记录当前的皇后位置以及它们所在的行、列和对角线。当找到一个合法的位置后,你会更新这些变量,并尝试在相邻的行或列上放置下一个皇后,直到所有皇后都被放置好。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伪代码框架:
```c
void johnson_trotter(int board[8][8], int row) {
// 初始化皇后位置等变量
// ...
if (row == 8) {
// 所有皇后都放置完毕,打印解决方案
print_board(board);
} else {
for (int col = 0; col < 8; ++col) {
// 检查当前位置是否安全
if (is_safe(board, row, col)) {
// 安全,放置皇后并继续下一行
place_queen(board, row, col);
johnson_trotter(board, row + 1); // 递归调用
remove_queen(board, row, col); // 回溯,移除皇后
}
}
}
}
// 辅助函数:检查位置、放置皇后和回溯
bool is_safe(), place_queen(), remove_queen();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