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判断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时间: 2024-03-09 09:41:08 浏览: 142
以下是R语言判断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代码和解释:
判断等边三角形:
```R
# 输入三角形三边长
a <- as.numeric(readline(prompt = "请输入三角形第一条边长:"))
b <- as.numeric(readline(prompt = "请输入三角形第二条边长:"))
c <- as.numeric(readline(prompt = "请输入三角形第三条边长:"))
# 判断是否为等边三角形
if (a == b && b == c) {
print("这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 else {
print("这不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
```
解释:首先通过`readline()`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三角形三边长,然后通过`if`语句判断三边长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为等边三角形,否则不是等边三角形。
判断等腰三角形:
```R
# 输入等腰三角形的高
h <- as.numeric(readline(prompt = "请输入等腰三角形的高:"))
# 打印等腰三角形
for (i in 1:h) {
cat(rep(" ", h-i), rep("*", i*2-1), "\n")
}
```
解释:首先通过`readline()`函数获取用户输入的等腰三角形的高,然后通过`for`循环打印等腰三角形。在每一行中,星号的个数为`(i*2-1)`,空格的个数为`h-i`。
相关问题
编写一个函数triangle.type (a, b, c),给定3个正数作为参数,判定用这3个数为边长能否构成三角形。如果能,则判断三角形是等边、等腰还是普通三角形,在控制台上打印三角形类型名称,分别返回数字1、2和3;如果不能,打印出原因,并返回数字0。用r语言做出来
在R语言中,你可以编写一个名为`triangle.type`的函数,使用`all()`和`>=`操作符来检查三个边长是否满足构成三角形的条件。然后,通过比较边长是否相等来确定三角形的类型。以下是相应的函数实现:
```R
triangle.type <- function(a, b, c) {
# 检查边长是否为正数且满足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if (!all(a >= 0 & b >= 0 & c >= 0)) {
cat("输入的边长不全是正数,无法构成三角形\n")
return(0)
}
if (a + b > c && a + c > b && b + c > a) {
#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
if (a == b && b == c) {
print("等边三角形")
return(1)
}
#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else if (a == b || b == c || a == c) {
print("等腰三角形")
return(2)
}
# 普通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
else {
print("普通三角形")
return(3)
}
} else {
cat("这三个数无法构成有效的三角形\n")
return(0)
}
}
```
现在你可以调用这个函数并传入三个正数来测试它的功能:
```R
triangle_type_result <- triangle.type(3, 3, 3)
print(triangle_type_result)
```
R语言 编写一个函数,接收3个参数,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如果能,构成的是何种三角形
以下是一个R语言函数,可以接收三个参数a,b,c,判断它们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并返回三角形的类型:
```R
triangle_type <- function(a, b, c){
if(a+b>c & b+c>a & a+c>b){
if(a==b & b==c){
return("等边三角形")
}else if(a==b | b==c | a==c){
return("等腰三角形")
}else{
return("普通三角形")
}
}else{
return("无法构成三角形")
}
}
```
使用示例:
```R
> triangle_type(3,4,5)
[1] "普通三角形"
> triangle_type(5,5,5)
[1] "等边三角形"
> triangle_type(2,2,3)
[1] "等腰三角形"
> triangle_type(1,2,3)
[1] "无法构成三角形"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