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举出两种不需要发送arp请求分组的情况(即不需要请求将某个目的ip地址解析
时间: 2023-09-15 14:03:09 浏览: 285
1. 目的主机在发送ARP请求之前已经发送数据包:当源主机要向目的主机发送数据包时,它会先发送一个ARP请求来获取目的主机的MAC地址。然而,如果在源主机发送ARP请求之前,目的主机已经向源主机发送了一个数据包,则此时源主机已经知道了目的主机的MAC地址。因此,源主机在接收到目的主机的数据包后,就无需再发送ARP请求了。
2. 网络设备具有目的地址的缓存记录:在一些网络设备中,如网关路由器,会维护一个ARP缓存表来存储IP地址和对应的MAC地址。当一个数据包到达网关路由器时,路由器会检查它的ARP缓存表以查找目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该记录存在,则无需发送ARP请求,可以直接使用缓存中的MAC地址进行数据包转发。
总之,当目的主机已经发送数据包,或者网络设备具有目的地址的缓存记录时,就不需要发送ARP请求分组来解析目的IP地址。这样可以节省网络中的资源利用率,并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相关问题
TCP在进行流量控制时是以分组的丢失作为产生拥塞的标志。有没有不是因拥塞而引起的分组丢失的情况?如有,请举出三种情况。
TCP在进行流量控制时,除了因为拥塞而引起的分组丢失,还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导致分组丢失:
1.传输介质故障:如光缆损坏、网卡故障等情况,会导致分组无法正常发送和接收,进而产生丢失。
2.路由故障:当网络中出现路由器故障或者链路失败等情况,分组可能响应不及时,重复发送,或者丢失。
3.缓存队列溢出:当网络中有某个节点的缓存队列满了,会导致新的分组无法进入队列,从而产生丢失。
请举出两种数据挖掘算法的分析过程
好的,我来举两个例子:
1. 决策树算法
- 收集数据并进行预处理
- 选择合适的划分属性
- 根据划分属性将数据集分为不同的子集
- 对每个子集应用相同的方法来选择划分属性,直到所有子集都属于同一类别或达到预设的停止条件
- 构建决策树
- 对新数据进行分类
2. K-Means聚类算法
- 收集数据并进行预处理
- 随机选择K个初始聚类中心
- 将每个样本点分配到离它最近的聚类中心
- 根据分配结果重新计算聚类中心的位置
- 重复步骤3和4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设的停止条件
- 输出聚类结果
这些算法只是数据挖掘中的两个例子,数据挖掘领域有很多其他的算法和方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