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理解以下代码:##计算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样本数 ##x_train.shape[0]表示训练数据集x_train的样本数量。其中,x_train是一个二维数组,第一维表示样本的数量,第二维表示每个样本的特征数量。因此,x_train.shape[0]就是获取x_train数组的第一维大小,即样本数量。 train_num,test_num = x_train.shape[0],x_test.shape[0] ##存储结果 second_level_train_set = np.zeros((train.num,)) second_level_test_set = np.zeros((test_num,)) test_nfolds_sets = np.zeros((test_num,n_folds)) ##K折交叉验证 kf = KFold(n_splits = n_folds) ##依次使用K折数据集训练数据 for i,(train_index,test_index)in enumerate(kf.split(x_train)): ##切分K折数据 x_tra,y_tra = x_train[train_index],y_train[train_index] x_tes,y_tes = x_train[test_index],y_train[test_index] ##训练数据 clf.fit(x_tra,y_tra) ##对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预测 second_level_train_set[test_index] = clf.predict(x_tst) test_nfolds_sets[:,i] = clf.predict(x_test) ##计算返回的均值 second_level_test_set[:] = test_nfolds_sets.mean(axis = 1) return second_level_train_test_set,second_level_test_set
时间: 2023-07-20 08:21:29 浏览: 127
屏幕截图-在keras中利用np.random.shuffle()打乱数据集实例
这段代码实现的是Stacking中的第一步,即对基础模型进行K折交叉验证并生成元特征。具体来说,代码中首先计算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样本数,然后初始化了三个用于存储结果的数组。接下来,使用K折交叉验证对基础模型进行训练,并对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保存到相应的数组中。最后,计算了测试集预测结果的均值,并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元特征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值得注意的是,代码中使用了一个循环来依次使用K折数据集训练数据,并将每一次的预测结果保存到对应的位置上。这里的clf指代的是一个基础模型,它在训练和预测时需要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相关。另外,mean()函数用于计算测试集预测结果的均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