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断处理程序和中断服务例程ISR之间的关系。
时间: 2024-06-03 19:12:17 浏览: 219
中断处理程序和中断服务例程(ISR)通常是指同一个概念。中断处理程序是一段代码,它在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中断信号时被执行。这个中断信号通常是由硬件设备(如键盘、鼠标、网络适配器等)发送给计算机系统的。中断处理程序的主要任务是响应中断信号,保存当前的执行状态,并开始执行与中断信号相关的代码。这些代码通常被称为中断服务例程(ISR),它们是中断处理程序的一部分,用于处理与中断信号相关的任务,如处理硬件设备的输入、输出等。
因此,中断处理程序和ISR是密切相关的概念,它们通常被看作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方面。中断处理程序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响应中断信号、保存当前状态等多个任务,而ISR则是中断处理程序中与中断信号相关的代码块,用于处理具体的任务。
相关问题
dspF28335简述定时器中断响应过程
DSPF28335的定时器中断响应过程如下:
1. 定时器计数器达到设定值,触发中断请求。
2. 中断控制器接收到定时器中断请求后,将当前执行的指令暂停,并将中断标志位置为1。
3. 此时CPU会从当前的代码路径中跳转到中断向量表(IVT)中存储的中断服务例程(ISR)地址处执行。
4. 在中断服务例程中,首先需要保存当前CPU的状态寄存器值(以便在中断服务例程执行完毕后恢复现场),然后执行中断处理代码。
5. 中断服务例程执行完毕后,需要将CPU的状态寄存器恢复到中断前的状态,以便从中断返回原程序路径的执行。
6. 最后,中断服务例程返回到原程序的执行位置,CPU继续执行原程序的代码路径。
总结起来,DSPF28335的定时器中断响应过程是由定时器中断请求触发,经过中断控制器的响应,并通过中断服务例程实现相应的中断处理,最终返回到原程序的执行位置。
简述stm32使用中断的机理
在STM32微控制器中,中断是一种关键机制,用于响应硬件事件并在主程序之外运行一些快速响应的任务。中断机理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中断请求**: 当某个外设完成特定任务,比如定时器溢出、串口接收数据或ADC转换结果,会通过对应的中断请求信号线(如EXTI或DMA)发起中断请求。
2. **中断使能**: 在系统启动或应用中,需要使用`NVIC_EnableIRQ()`函数开启相应的中断源,使其能够被处理器捕获。
3. **中断服务请求(ISR)**: 主CPU接收到中断请求后,会暂停当前执行的任务,保存现场(如果使用了堆栈),然后跳转到对应中断向量表的地址,即中断服务例程(ISRs)开始执行。
4. **处理中断**: ISR通常是简短的,专门处理外设发生的事件,比如读取新数据、更新计数器等。在这里,开发者编写代码来处理中断事件。
5. **中断返回**: ISR完成后,系统会自动从ISR返回到被打断的位置继续执行,通过恢复现场信息(包括堆栈指针和程序状态字)回到中断发生前的状态。
6. **中断结束**: 在ISR内部,可以通过`EXTI_ClearITPendingBit()`这样的函数清除中断标志位,表示这个中断已经被处理,不会再次触发。
7. **异常和抢占**: STM32也支持更高级的中断管理,比如抢占式优先级中断,可以根据中断的优先级中断正在执行的任务,以便立即处理高优先级中断。
总之,中断机制允许设备与CPU之间异步通信,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效率。但是,合理的设计和使用中断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过度使用导致性能下降甚至系统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