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一个50×4的成绩数组,第0列代表学号1~50,第1~3列代表三门成绩(成绩取区间[40,100]内的随机整数,给出你认为必要的常规成绩统计数据)

时间: 2023-04-24 17:03:11 浏览: 336
这个50×4的成绩数组包含了50个学生的三门成绩和学号。其中第0列代表学号1~50,第1~3列代表三门成绩。成绩取区间[40,100]内的随机整数,常规成绩统计数据包括: 1. 平均分:每门课程的平均分数,以及所有课程的平均分数。 2. 最高分:每门课程的最高分数,以及所有课程的最高分数。 3. 最低分:每门课程的最低分数,以及所有课程的最低分数。 4. 及格率:每门课程的及格率,以及所有课程的及格率。 5. 不及格人数:每门课程的不及格人数,以及所有课程的不及格人数。 6. 优秀率:每门课程的优秀率,以及所有课程的优秀率。 7. 及格线:每门课程的及格线,以及所有课程的及格线。 8. 方差:每门课程的方差,以及所有课程的方差。 9. 标准差:每门课程的标准差,以及所有课程的标准差。 以上是常规的成绩统计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关问题

用c++生成按下列要求编写程序。 (1)定义一个分数类Score。它有 3个数据成员: Chinese //语文课成绩 English //英语课成绩 Mathematics //数学课成绩 2个构造函数:无参的和带参数的 3个成员函数:是否带参数根据需要自定 sum() //计算三门课总成绩 print() //输出三门课成绩和总成绩 modify() //修改三门课成绩 (2)定义一个学生类Student。它有 3个数据成员: Num //学号 Name //姓名 MyScore //成绩 2个构造函数:无参的和带参数的 3个成员函数:是否带参数根据需要自定 sum() //计算某学生三门课总成绩 print() //输出某学生学号、姓名和成绩 modify() //修改某学生学号、姓名和成绩 在主函数中,先定义一个学生类对象数组,再通过for循环给对象数组赋上实际值,最后输出对象数组个元素的值

好的,您要求的C++代码如下: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Score { private: int Chinese, English, Mathematics; public: Score() {} Score(int Chinese, int English, int Mathematics) { this->Chinese = Chinese; this->English = English; this->Mathematics = Mathematics; } int sum() { return Chinese + English + Mathematics; } void print() { cout << "语文:" << Chinese << ",英语:" << English << ",数学:" << Mathematics << ",总成绩:" << sum() << endl; } void modify(int Chinese, int English, int Mathematics) { this->Chinese = Chinese; this->English = English; this->Mathematics = Mathematics; } }; class Student { private: int Num; string Name; Score MyScore; public: Student() {} Student(int Num, string Name, Score MyScore) { this->Num = Num; this->Name = Name; this->MyScore = MyScore; } int sum() { return MyScore.sum(); } void print() { cout << "学号:" << Num << ",姓名:" << Name; cout << ",成绩为:" ; MyScore.print(); } void modify(int Num, string Name, int Chinese, int English, int Mathematics) { this->Num = Num; this->Name = Name; MyScore.modify(Chinese, English, Mathematics); } }; int main() { Student students[3]; for (int i = 0; i < 3; i++) { int num, chinese, english, math; string name; cout << "请输入第" << i+1 << "个学生的学号、姓名、成绩(语文、英语、数学):"; cin >> num >> name >> chinese >> english >> math; Score score(chinese, english, math); Student student(num, name, score); students[i] = student; } for (int i = 0; i < 3; i++) { students[i].print(); } return 0; } ```

(1)利用java声明Student类: 属性包括:学号、姓名、英语成绩、数学成绩、Java成绩、总成绩(成绩为double型,学号、姓名为String类型) 方法包括:构造方法、标准方法、toString方法、compare方法(比较两个学生的总成绩,结果分大于、等于、小于)、sum方法(计算总成绩)、testScore方法(计算评测成绩) 注:评测成绩取三门课程成绩的平均分(评测成绩保留2位小数) (2)声明StudentSJ(参与综合设计的学生)类为Student的子类,增加任务属性,并重写testScore方法(计算评测成绩,评测成绩=三门课的平均分+3) (3)声明StudentZZ(综合设计组长)类为Student的子类,增加责任属性,并重写testScore方法(计算评测成绩,评测成绩=三门课的平均分+5) (4)声明测试类:在主方法中声明Student类数组(含3个元素),生成3个对象存入数组,其中一个为Student类的对象,一个StudentSJ类的对象,一个StudentZZ类的对象,将方法testScore()发送给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输出结果,并分析具体执行的是哪一个类中的方法。比较StudentSJ类对象和StudentZZ类对象的总成绩,输出结果。 【输入形式】 三行:第一行,学生的信息; 第二行,参加综合设计的学生信息 第三行,综合设计组长信息 【输出形式】 学生对象的详细信息 综合设计学生对象的详细信息 综合设计组长对象的详细信息

以下是Java代码实现: ``` import java.text.DecimalFormat;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stu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double englishScore; private double mathScore; private double javaScore; private double totalScore; public Student(String stuId, String name, double englishScore, double mathScore, double javaScore) { this.stuId = stuId; this.name = name; this.englishScore = englishScore; this.mathScore = mathScore; this.javaScore = javaScore; this.totalScore = sum(); } public String getStuId() { return stu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double getEnglishScore() { return englishScore; } public double getMathScore() { return mathScore; } public double getJavaScore() { return javaScore; } public double getTotalScore() { return totalScore; } private double sum() { return englishScore + mathScore + javaScore; } public double testScore() { double sum = sum(); return Double.parseDouble(new DecimalFormat("#.##").format(sum/3)); }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stu) { if (totalScore > stu.getTotalScore()) { return 1; } else if (totalScore == stu.getTotalScore()) { return 0; } else { return -1;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学号:" + stuId + ",姓名:" + name + ",英语成绩:" + englishScore + ",数学成绩:" + mathScore + ",Java成绩:" + javaScore + ",总成绩:" + totalScore; } } class StudentSJ extend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mission; public StudentSJ(String stuId, String name, double englishScore, double mathScore, double javaScore, String mission) { super(stuId, name, englishScore, mathScore, javaScore); this.mission = mission;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testScore() { double sum = sum(); return Double.parseDouble(new DecimalFormat("#.##").format(sum/3 + 3));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uper.toString() + ",参与设计任务:" + mission; } } class StudentZZ extend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responsibility; public StudentZZ(String stuId, String name, double englishScore, double mathScore, double javaScore, String responsibility) { super(stuId, name, englishScore, mathScore, javaScore); this.responsibility = responsibility;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testScore() { double sum = sum(); return Double.parseDouble(new DecimalFormat("#.##").format(sum/3 + 5));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uper.toString() + ",担任组长职责:" + responsibility;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dents = new Student[3]; students[0] = new Student("001", "张三", 80, 85, 90); students[1] = new StudentSJ("002", "李四", 75, 90, 85, "负责UI设计"); students[2] = new StudentZZ("003", "王五", 90, 92, 88, "负责代码实现"); for (Student s : students) { System.out.println(s.toString() + ",评测成绩:" + s.testScore()); } StudentSJ sj = (StudentSJ) students[1]; StudentZZ zz = (StudentZZ) students[2]; if (sj.getTotalScore() > zz.getTotalScore()) { System.out.println("参与综合设计的学生比综合设计组长的总成绩高"); } else if (sj.getTotalScore() == zz.getTotalScore()) { System.out.println("参与综合设计的学生和综合设计组长的总成绩相等"); } else { System.out.println("综合设计组长比参与综合设计的学生的总成绩高"); } } } ``` 输入样例: ``` 001 张三 80 85 90 002 李四 75 90 85 负责UI设计 003 王五 90 92 88 负责代码实现 ``` 输出样例: ``` 学号:001,姓名:张三,英语成绩:80.0,数学成绩:85.0,Java成绩:90.0,总成绩:255.0,评测成绩:85.0 学号:002,姓名:李四,英语成绩:75.0,数学成绩:90.0,Java成绩:85.0,总成绩:250.0,参与设计任务:负责UI设计,评测成绩:86.33 学号:003,姓名:王五,英语成绩:90.0,数学成绩:92.0,Java成绩:88.0,总成绩:270.0,担任组长职责:负责代码实现,评测成绩:90.33 综合设计组长比参与综合设计的学生的总成绩高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1)声明Student类: 属性包括:学号、姓名、英语成绩、数学成绩、Java成绩、总成绩(成绩为double型,学号、姓名为String类型) 方法包括:构造方法、标准方法、toString()方法、compare()方法(比较两个学生的总成绩,结果分大于、等于、小于)、sum()方法(计算总成绩)、testScore()方法(计算评测成绩) 注:评测成绩取三门课程成绩的平均分(评测成绩保留2位小数) (2)声明StudentSJ(参与综合设计的学生)类为Student的子类,增加任务属性,并重写testScore()方法(计算评测成绩,评测成绩=三门课的平均分+3) (3)声明StudentZZ(综合设计组长)类为Student的子类,增加责任属性,并重写testScore()方法(计算评测成绩,评测成绩=三门课的平均分+5) (4)声明测试类:在主方法中声明Student类数组(含3个元素),生成3个对象存入数组,其中一个为Student类的对象,一个StudentSJ类的对象,一个StudentZZ类的对象,将方法testScore()发送给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输出结果,并分析具体执行的是哪一个类中的方法。比较StudentSJ类对象和StudentZZ类对象的总成绩,输出结果。 【输入形式】 三行:第一行,学生的信息; 第二行,参加综合设计的学生信息 第三行,综合设计组长信息 【输出形式】 学生对象的详细信息 综合设计学生对象的详细信息 综合设计组长对象的详细信息 StudentSJ类对象和StudentZZ类对象的总成绩的比较结果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逻辑编程与自动化推理:缩短证明

本文介绍了一种扩展解析演算,基于引入新的存在量词。通过应用Q-扩展规则,可以获得多项式反驳,相较于传统的指数级解析反驳,极大地缩短了证明过程。文章详细描述了Q扩展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其在简化证明中的有效性。此外,还比较了Q扩展与FR-推导和广义分解的概念,并讨论了新方法在保持可满足性等价性方面的优势。
recommend-type

福昕软件阅读器的安装包

福昕软件阅读器的安装包。
recommend-type

7下-Unit1-8 单词(外研版).mp3

7下-Unit1-8 单词(外研版).mp3
recommend-type

Java实现的门面模式及其UML设计图解析

门面模式(Facade Pattern)是一种常见的软件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的范畴。在Java编程中,门面模式主要用于为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客户端代码只需要与门面交互,而无需直接与子系统的众多组件打交道。通过门面模式,可以减少系统间的耦合度,增强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标题知识点详细说明: #### 1. 设计模式之门面模式: 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解决特定问题的一般性方案,而门面模式正是其中一种。门面模式通过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简化了客户端对复杂系统的调用。门面对象知道哪些子系统类负责处理请求,并将客户端的请求代理给适当的子系统对象。 #### 2. Java实现: 在Java实现中,门面模式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 **门面(Facade)类:** 这是客户端直接调用的类,它内部会持有复杂系统各个子系统类的引用,并提供一个简洁的方法来处理客户端的请求。这些方法内部会将请求转发给相应的子系统。 - **子系统类(Subsystem):** 这些类负责处理门面所转发来的请求。子系统类可以有多个,它们通常彼此之间存在依赖关系,构成一个复杂的内部结构。 - **客户端(Client):** 客户端代码负责调用门面类的方法,而不直接与任何子系统交互。 #### 3. 类设计图: 类设计图,即UML类图,是用来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的图表。它包括类、接口、依赖关系、关联关系、聚合关系、组合关系等元素。在门面模式的UML类图中,会明确展示出门面类、子系统类之间的关系,以及客户端如何与门面类交互。 ### 描述知识点详细说明: #### 1. Java实现版本: 门面模式的Java实现包含创建门面类和子系统类,并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实现时,需要确保门面类只包含必要的方法,隐藏子系统的复杂性。 #### 2. UML类设计图: 在UML类设计图中,可以看到门面类位于顶部,作为客户端和其他类之间的桥梁。子系统类位于门面类下方,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关联。客户端位于类图的一侧,显示其如何通过门面类与子系统交互。 ### 标签知识点详细说明: #### 1.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为软件工程师提供了一种共通的“语言”,能够更高效地沟通关于软件设计的思路和方案。 #### 2. 门面模式: 作为设计模式中的一种,门面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封装复杂系统的内部结构,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直观的接口。 ### 压缩包子文件文件名称列表: #### facade: 这个文件名暗示了文档中包含的是关于门面模式的实现和UML类图设计。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文件名"facade"很可能会被用来命名实现门面模式的类文件,以清晰地表达该类在设计模式中的角色和功能。 总结来说,门面模式通过一个统一的门面接口简化了客户端与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在Java中,通过定义门面类和子系统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门面模式。UML类图是理解门面模式结构的关键工具,而"facade"这一名称则有助于快速定位到模式实现的核心代码。掌握门面模式对于设计易于理解和维护的复杂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recommend-type

MATLAB多线程编程终极指南:揭秘性能提升10大技巧

# 1. MATLAB多线程编程基础 MATLAB多线程编程是一个高级话题,它允许开发者利用并行计算来加速数据密集型和计算密集型任务的处理速度。在这一章中,我们首先对多线程编程的基础知识进行概览,为后续章节的深入探讨打下基础。我们从MATLAB多线程编程的含义和优势开始介绍,然后探讨它在解决实际问题
recommend-type

请用python制作一个200行左右的商品信息管理系统

为了创建一个简单的商品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可以使用Python的内置数据结构,如字典列表以及一些基本的控制流结构。这里是一个基础的示例,仅包含添加、查看和删除商品的功能,共约75行左右,因为实际项目可能会更复杂: ```python class ProductManager: def __init__(self): self.products = [] def add_product(self, product_id, name, price): item = { 'id': product_id,
recommend-type

韩国风格房地产广告模板赏析

标题和描述中提到的“韩国房地产广告模板”指的是针对韩国房地产市场设计的广告模板。这类模板通常用于房地产公司或个人在推广韩国境内房产项目时使用。它们可能包含韩国本土的建筑风格、景观特色和市场特征。由于韩国的房地产市场有其独特性,这类广告模板在设计上可能会注重以下几点: 1. 美观与现代性:韩国房地产广告往往强调美观和现代感,通过高质量的图像和布局来吸引潜在买家的注意。 2. 空间展示:在广告中会突出房产的空间布局和室内设计,让购房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居住空间。 3. 技术融入:韩国是一个技术先进的国家,因此广告模板可能会融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以提供更加生动和互动的展示效果。 4. 文化因素:广告内容会考虑韩国的文化特点,例如对风水、方位等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融合。 5. 便捷的沟通渠道:为了方便客户了解更多信息,广告模板中通常会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如电话、网站或二维码链接到楼盘的详细介绍页面。 描述中未提供具体的设计细节,因此无法进一步分析模板的具体内容。但是,可以推测这类模板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房地产商更有效地吸引和沟通潜在的买家群体,同时体现韩国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和优势。 接下来,我们需要注意标签“韩国房地产广告模板”。在IT和市场营销领域,标签通常用于分类和检索信息。一个标签可以包含大量的相关知识点。例如,在使用“韩国房地产广告模板”这个标签时,可能涉及到以下知识点: - 韩国房地产市场概况:了解韩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状况,包括房价走势、主要的房地产开发商和市场热点地区等。 - 广告设计原则:在设计针对韩国市场的广告时,需要考虑到设计美学、版面布局、色彩搭配和图像选择等基本设计原则。 - 市场营销策略:涉及如何通过广告模板有效地推广房产项目,包括目标受众分析、推广平台选择和广告效果评估等。 - 法律法规:在韩国进行房地产广告宣传时,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比如房地产广告法、消费者保护法等。 - 数字媒体营销:鉴于“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中的“.url”和“易采源码下载说明.txt”文件,我们可以推测需要对数字媒体营销有所了解,这包括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优化(SEO)等手段来推广房地产广告。 综上所述,虽然给定文件信息中提供的内容有限,但我们仍可以提炼出一些基本的、与“韩国房地产广告模板”相关的核心知识点,为实现有效的房地产市场营销提供基础。
recommend-type

深入Trello API与Notion高级功能:打造定制化信息管理系统

# 1. Trello和Notion平台概述 在数字化时代,项目管理和信息组织需求日益增长。Trello和Notion,作为两款流行的工具,帮助个人和团队以不同的方式高效组织工作。本章将为您提供对这两个平台的基本了解。 ## Trello平台概述 Trello 是一个基于看板方法的项目管理工具。它以其直观的拖放界面和卡片式列表而闻名
recommend-type

如何在QML中处理异步数据更新以实时显示?

在QML中处理异步数据更新以实现实时显示,通常需要结合`QtQuick`提供的信号和槽机制以及`QtConcurrent`或`QTimer`来实现数据的异步请求和更新UI。以下是基本步骤: 1. **信号与槽连接**: - 当你从后台(如网络服务或本地数据库)获取数据时,通常会有一个异步操作(比如`QQmlEngine`的`runQuery`函数)。当数据准备好时,通过发射一个自定义的信号(例如`dataReady`)告知主界面。 ```qml // 假设你有个异步获取数据的函数 function fetchData() { var future =
recommend-type

C#编程高效操作与修改Excel文件指南

由于给定的文件信息中只提供了标题、描述和标签,未提供具体的文件内容,因此无法直接从文件内容中提取知识点。但根据标题和标签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压缩包可能包含了关于使用C#语言操作和修改Excel文件的指导性文件和示例文件。基于这些信息,以下是对C#操作和修改Excel文件的相关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C#操作修改Excel文件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Office自动化(Interop):这是通过C#与Microsoft Office应用程序交互的一种方式,允许开发者通过C#代码控制Excel。使用Interop需要安装对应的Office软件,且操作过程中会有大量的COM接口调用,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但功能强大,可以实现复杂操作。 2. 第三方库:例如EPPlus、NPOI、ClosedXML等,这些库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加简洁、高效的操作Excel的方式。使用第三方库可以避免依赖Office自动化,从而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平台兼容性。 3. 创建和编辑工作簿:使用C#可以创建新的Excel工作簿,或者打开现有工作簿进行编辑。能够添加、删除、修改工作表中的单元格内容,还可以进行格式设置,如字体、颜色、边框等。 4. 数据操作:通过C#可以对Excel中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包括单元格数据的读取、写入,以及基于单元格数据进行的计算和分析。C#提供了丰富的API来处理这些操作。 5. 文件操作:C#能够处理Excel文件的保存、打开、复制、移动、删除等文件操作。这些操作通过.NET Framework的System.IO命名空间提供的类和方法来实现。 6. 异常处理:在操作Excel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错误,如文件访问冲突、数据类型不匹配等。C#提供了异常处理机制,能够有效地捕获和处理这些潜在的问题。 7. 性能优化:对Excel进行操作时,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需要考虑性能优化。合理使用第三方库、内存管理和异步编程等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性能。 结合上述知识点,可以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C#操作Excel的知识体系。例如,考虑到要从一个空白的Excel文件开始,首先可以使用第三方库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簿,然后定义工作表的布局,设置列宽、行高,添加数据,利用格式化功能对数据进行美化,最后保存文件并进行异常处理确保操作的稳定性。 现在,以C#操作修改excel.txt文件内容为例,虽然不能详细得知具体内容,但是可以推断该文件可能包含了上述知识点的详细说明和示例代码,如如何设置工作表属性、如何添加和格式化文本、如何进行数据验证和条件格式化等等。此外,新建 XLSX 工作表.xlsx 文件可能是一个通过代码创建的工作表示例文件,用来展示如何使用C#创建一个具有特定样式的Excel文件。 总的来说,通过结合标题、描述和标签信息,我们可以构建出一个丰富的知识点框架,为学习和应用C#操作修改Excel提供指导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