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切换国内镜像源码
时间: 2023-11-18 16:42:02 浏览: 91
要切换 Docker 的镜像源,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打开 Docker 配置文件 `/etc/docker/daemon.json`,如果没有该文件则新建一个。
2. 将以下内容添加到配置文件中:
```
{
"registry-mirrors": ["镜像源地址"]
}
```
注意将 `镜像源地址` 替换为你要使用的镜像源的地址,例如阿里云的镜像源地址为 `https://<your-code>.mirror.aliyuncs.com`。
3. 保存配置文件并退出。
4. 重启 Docker 服务: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
如果你使用的是 Ubuntu 14.04 或更早版本的操作系统,则需要使用以下命令重启 Docker 服务:
```
sudo service docker restart
```
5. 检查 Docker 镜像源是否已经切换成功:
```
docker info
```
在输出信息中查找 `Registry Mirrors`,如果其中包含了你设置的镜像源地址,则说明切换成功。
相关问题
Docker项目部署 源码
### 如何从源码部署Docker项目
为了从源码部署Docker项目,通常涉及几个关键步骤。这些步骤包括创建必要的构建文件、编写Dockerfile来定义环境以及利用`docker-compose.yml`管理多容器应用。
#### 创建必要文件
当准备基于源码启动一个新的Docker化应用程序时,在VSCode环境中可以通过快捷键F1调用命令面板并搜索`Docker: Add Docker Files to Workspace`来自动生成所需的Docker配置文件,如`Dockerfile`, `docker-compose.yml`, 和`.dockerignore`等[^2]。此过程简化了初始设置流程,并提供了合理的默认值作为起点。
#### 编写Dockerfile
对于任何想要打包成镜像的应用程序来说,都需要有一个描述其运行环境的Dockerfile。该文件指定了基础映像、安装依赖项的方式、工作目录的位置以及其他重要的配置选项。下面是一个简单的Python Flask Web服务的例子:
```dockerfile
FROM python:3.9-slim-buster
WORKDIR /app
COPY requirements.txt .
RUN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COPY . .
CMD ["python", "app.py"]
```
这段脚本说明了如何复制当前项目的依赖列表到容器内指定位置,并执行pip工具去安装它们;最后再把整个工程拷贝过去以便于后续操作。
#### 使用docker-compose.yml编排多个服务
如果项目不仅仅由单个组件构成而是包含了数据库或者其他微服务,则可以借助`docker-compose.yml`来进行更复杂的场景搭建。这里给出了一种可能的形式用于组合Web服务器与Redis缓存实例:
```yaml
version: '3'
services:
web:
build: .
ports:
- "5000:5000"
redis:
image: "redis:alpine"
```
上述YAML文档展示了两个独立的服务——一个是通过本地路径下的Dockerfile构建出来的web server,另一个则是直接拉取官方提供的精简版Redis镜像。两者之间能够相互通信而无需额外配置网络桥接等内容。
#### 构建和推送至远程仓库
完成以上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着手实际构建环节了。先确保所有更改都已提交给版本控制系统(比如Git),接着按照如下指令依次执行即可实现自动化发布流程:
```bash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your-repo.git
cd your-project-directory/
docker login # 登录到自己的私有或公共注册中心账户
docker build -t username/repository-name:tagname .
docker push username/repository-name:tagname
```
这组命令会克隆远端存储库中的最新代码副本下来,切换进入对应的工作区后登录Docker Hub或其他支持的地方,随后依据先前制定好的规则制作出可供分发使用的二进制包形式的产品,最终上传分享出去供他人下载使用。
golang docker打包镜像过大
### 如何减小 Golang Docker 镜像大小
为了有效减少 Golang 应用程序的 Docker 镜像体积,可以采用多阶段构建的方式。这种方法允许在一个临时容器中编译应用程序,在最终镜像中仅保留必要的可执行文件。
#### 使用多阶段构建
通过多阶段构建,可以在 `Dockerfile` 中定义多个 FROM 指令来分隔不同的构建环境。通常的做法是在第一个阶段使用完整的 Go 开发环境进行编译,而在第二个阶段切换至更精简的基础镜像(如 alpine 或 scratch),只复制编译好的二进制文件[^1]。
```dockerfile
# 构建阶段
FROM golang:alpine AS builder
WORKDIR /app
COPY . .
RUN go build -o main .
# 发布阶段
FROM scratch
COPY --from=builder /app/main /
CMD ["./main"]
```
此方法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依赖库和其他开发工具占用的空间,还提高了安全性,因为发布的镜像不再包含源码或其他敏感信息[^2]。
#### 去除调试信息
默认情况下,Go 编译器会为生成的二进制文件添加调试符号表,这增加了文件尺寸。可以通过设置 `-ldflags="-s -w"` 参数去除这些无用的数据:
```bash
go build -ldflags="-s -w" -o main .
```
该选项能够显著削减最终输出文件的大小,对于生产环境中部署的应用尤为有用[^3]。
#### 利用静态链接
当目标操作系统支持时,考虑让 Go 编译器静态链接所有标准库和第三方包。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进一步缩小镜像规模并增强跨平台兼容性。只需在构建命令里加上 `-tags netgo` 和相应的 LDFLAGS 即可实现这一点:
```bash
CGO_ENABLED=0 GOOS=linux go build -a -installsuffix cgo -ldflags '-extldflags "-static"' -o main .
```
上述配置确保了即使基础层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到应用本身的工作状态[^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55.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833.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5053.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zip](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5053.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01.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26111658.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