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theta, J_history] = gradientDescent(X, y, theta, alpha, num_iters) m = length(y); J_history = zeros(num_iters, 1); for iter = 1:num_iters predictions = X * theta; updates = X' * (predictions - y); theta = theta - alpha * (1/m) * updates; J_history(iter) = computeCost(X, y, theta); end end在matlab中是什么意思,详细意思
时间: 2023-06-25 13:08:01 浏览: 103
这段Matlab代码是实现线性回归中的梯度下降算法,其中:
- X是一个m×n的矩阵,m表示样本数量,n表示特征数量。每行代表一个样本,每列代表一个特征。
- y是一个m×1的向量,每个元素代表一个样本的真实标签。
- theta是一个(n+1)×1的向量,其中n表示特征数量,加1是因为还有一维常数项。theta的初值可以是随机值。
- alpha是学习率,控制每次迭代的步长。
- num_iters是迭代次数,也就是梯度下降算法要重复执行多少次。
- J_history是一个num_iters×1的向量,用于记录每次迭代后的代价函数值。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 初始化J_history向量,将所有元素初始化为0。
2. 进入循环,重复执行num_iters次。每次迭代分为以下几步:
- 计算预测值predictions,即X * theta,其中*表示矩阵乘法。
- 计算误差updates,即(predictions - y)。误差越小,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 计算theta的更新量,即X' * updates。其中'表示矩阵转置,更新量是误差和特征之间的乘积。
- 根据学习率和更新量更新theta,即theta = theta - alpha * (1/m) * updates。其中1/m是为了将更新量归一化,避免学习率过大或过小。
- 记录本次迭代后的代价函数值,即J_history(iter) = computeCost(X, y, theta),其中computeCost是计算代价函数的函数。
3. 循环结束后,函数返回最终的theta和J_history向量。其中theta是模型的参数,J_history记录了每次迭代后的代价函数值,用于判断模型是否收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