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f103利用TIN1定时器编写100msCAN通信数据收发的程序

时间: 2024-02-18 11:05:34 浏览: 70
好的,我会尽力回答你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编写CAN通信数据收发的程序需要一些基础知识,比如CAN协议的使用、STM32f103的寄存器配置等。如果你对这些不熟悉,建议先学习一下相关知识再开始编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参考代码,可以实现基于TIN1定时器的100msCAN通信数据收发: ```c #include "stm32f10x.h" #include "stm32f10x_can.h" // 定义CAN通信的ID和数据 #define CAN_TX_ID 0x01 #define CAN_RX_ID 0x02 #define CAN_DATA "Hello, CAN!" // 定义CAN初始化函数 void CAN_Configuration(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CAN_InitTypeDef CAN_InitStructure; // 配置CAN引脚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FIO, ENABL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CAN1, ENABL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1;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2;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U;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 配置CAN参数 CAN_InitStructure.CAN_TTCM = DISABLE; CAN_InitStructure.CAN_ABOM = DISABLE; CAN_InitStructure.CAN_AWUM = DISABLE; CAN_InitStructure.CAN_NART = ENABLE; CAN_InitStructure.CAN_RFLM = DISABLE; CAN_InitStructure.CAN_TXFP = ENABLE; CAN_InitStructure.CAN_Mode = CAN_Mode_Normal; CAN_InitStructure.CAN_SJW = CAN_SJW_1tq; CAN_InitStructure.CAN_BS1 = CAN_BS1_8tq; CAN_InitStructure.CAN_BS2 = CAN_BS2_3tq; CAN_InitStructure.CAN_Prescaler = 6; CAN_Init(CAN1, &CAN_InitStructure); // 配置CAN过滤器 CAN_FilterInitTypeDef CAN_FilterInitStructure; CAN_FilterInitStructure.CAN_FilterNumber = 0; CAN_FilterInitStructure.CAN_FilterMode = CAN_FilterMode_IdMask; CAN_FilterInitStructure.CAN_FilterScale = CAN_FilterScale_32bit; CAN_FilterInitStructure.CAN_FilterIdHigh = (CAN_TX_ID << 5); CAN_FilterInitStructure.CAN_FilterIdLow = 0x0000; CAN_FilterInitStructure.CAN_FilterMaskIdHigh = (CAN_RX_ID << 5); CAN_FilterInitStructure.CAN_FilterMaskIdLow = 0x0000; CAN_FilterInitStructure.CAN_FilterFIFOAssignment = 0; CAN_FilterInitStructure.CAN_FilterActivation = ENABLE; CAN_FilterInit(&CAN_FilterInitStructure); // 启动CAN CAN_ITConfig(CAN1, CAN_IT_FMP0, ENABLE); CAN_ITConfig(CAN1, CAN_IT_TME, ENABLE); CAN_ITConfig(CAN1, CAN_IT_EWG, ENABLE); CAN_ITConfig(CAN1, CAN_IT_EPV, ENABLE); CAN_ITConfig(CAN1, CAN_IT_BOF, ENABLE); CAN_ITConfig(CAN1, CAN_IT_LEC, ENABLE); CAN_ITConfig(CAN1, CAN_IT_ERR, ENABLE); } // 定义CAN发送函数 void CAN_Send_Message(void) { CanTxMsg TxMessage; TxMessage.StdId = CAN_TX_ID; TxMessage.IDE = CAN_ID_STD; TxMessage.RTR = CAN_RTR_DATA; TxMessage.DLC = strlen(CAN_DATA); strcpy((char *)TxMessage.Data, CAN_DATA); if (CAN_Transmit(CAN1, &TxMessage) == CAN_NO_MB) { // 发送缓存已满 } } // 定义CAN接收函数 void CAN_Receive_Message(void) { CanRxMsg RxMessage; if (CAN_MessagePending(CAN1, CAN_FIFO0) != 0) { CAN_Receive(CAN1, CAN_FIFO0, &RxMessage); if (RxMessage.StdId == CAN_RX_ID && RxMessage.IDE == CAN_ID_STD && RxMessage.DLC == strlen(CAN_DATA)) { if (strcmp((char *)RxMessage.Data, CAN_DATA) == 0) { // 收到正确的数据 } } } } // 定义TIN1定时器初始化函数 void TIM1_Configuration(void)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InitStruct;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TIM1, ENABLE); TIM_TimeBaseInitStruct.TIM_Prescaler = 7200 - 1; TIM_TimeBaseInitStruct.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Struct.TIM_Period = 1000 - 1; TIM_TimeBaseInitStruct.TIM_ClockDivision = TIM_CKD_DIV1; TIM_TimeBaseInitStruct.TIM_RepetitionCounter = 0; TIM_TimeBaseInit(TIM1, &TIM_TimeBaseInitStruct); NVIC_InitStruct.NVIC_IRQChannel = TIM1_UP_IRQn; NVIC_InitStruct.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0; NVIC_InitStruct.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0; NVIC_InitStruct.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1, TIM_IT_Update); TIM_ITConfig(TIM1, TIM_IT_Update, ENABLE); TIM_Cmd(TIM1, ENABLE); } // 定义TIN1定时器中断处理函数 void TIM1_UP_IRQHandler(void) { if (TIM_GetITStatus(TIM1, TIM_IT_Update) != RESET) { CAN_Send_Message(); CAN_Receive_Message();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1, TIM_IT_Update); } } // 主函数 int main(void) { CAN_Configuration(); TIM1_Configuration(); while (1) { // 主循环 } } ``` 以上代码仅供参考,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修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CAN总线及应用-MSCAN08和MSCAN12为示例

学习这部分内容能帮助理解如何利用MSCAN08进行CAN通信,包括报文滤波和接收。 - **MSCAN12模块**:与MSCAN08相似,但可能具备更高级的功能,如自环测试实例,这有助于开发者验证模块的正确性。 **3. CAN基本概念** ...
recommend-type

freescale-MC9S12P128中文手册.doc

1. 提供高达128KB的程序闪存空间,包含32位数据和7位ECC,能纠正单字节和双字节错误。 2. 4KB数据闪存,16位数据加6位ECC,同样具备纠错功能。 片内静态存储器: 1. 提供高达6KB的通用RAM,用于数据处理和临时存储...
recommend-type

Memory bist测试方法.docx

内存BIST的测试算法主要包括Checkboard算法、MSCAN算法、走步(Walking 1/0)和跳步(OALPAT)算法以及March算法。 - Checkboard算法:将存储单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写0,另一部分写1,然后读取所有单元以检测错误...
recommend-type

CAN总线及应用-以MSCAN08和MSCAN12为示例

- **测试实例**:实际操作中,通过编写测试程序验证模块功能和CAN通信的正确性,如MSCAN12的自环测试。 总结,CAN总线技术以其高效的错误检测、高可靠性及灵活性在嵌入式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理解CAN通信协议,...
recommend-type

mc9s12xs128 详细中文资料

数据方向寄存器:MC9S12XS128 微控制器单元的每个端口都具有数据寄存器和数据方向寄存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置数据方向和驱动能力。 上拉和下拉控制寄存器:MC9S12XS128 微控制器单元的每个端口都具有上拉和下拉...
recommend-type

Droste:探索Scala中的递归方案

标题和描述中都提到的“droste”和“递归方案”暗示了这个话题与递归函数式编程相关。此外,“droste”似乎是指一种递归模式或方案,而“迭代是人类,递归是神圣的”则是一种比喻,强调递归在编程中的优雅和力量。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分几个部分来阐述。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递归。在计算机科学中,递归是一种常见的编程技术,它允许函数调用自身来解决问题。递归方法可以将复杂问题分解成更小、更易于管理的子问题。在递归函数中,通常都会有一个基本情况(base case),用来结束递归调用的无限循环,以及递归情况(recursive case),它会以缩小问题规模的方式调用自身。 递归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数学中的递归定义,比如自然数的定义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0是自然数,任何自然数n的后继者(记为n+1)也是自然数。在编程中,递归被广泛应用于数据结构(如二叉树遍历),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以及函数式编程语言(如Haskell、Scala)中,它提供了强大的抽象能力。 从标签来看,“scala”,“functional-programming”,和“recursion-schemes”表明了所讨论的焦点是在Scala语言下函数式编程与递归方案。Scala是一种多范式的编程语言,结合了面向对象和函数式编程的特点,非常适合实现递归方案。递归方案(recursion schemes)是函数式编程中的一个高级概念,它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方法来处理递归数据结构。 递归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原始递归方案(原始-迭代者)和高级递归方案(例如,折叠(fold)/展开(unfold)、catamorphism/anamorphism)。 1. 原始递归方案(primitive recursion schemes): - 原始递归方案是一种模式,用于定义和操作递归数据结构(如列表、树、图等)。在原始递归方案中,数据结构通常用代数数据类型来表示,并配合以不变性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fixed point)。 - 在Scala中,原始递归方案通常通过定义递归类型类(如F-Algebras)以及递归函数(如foldLeft、foldRight)来实现。 2. 高级递归方案: - 高级递归方案进一步抽象了递归操作,如折叠和展开,它们是处理递归数据结构的强大工具。折叠允许我们以一种“下降”方式来遍历和转换递归数据结构,而展开则是“上升”方式。 - Catamorphism是将数据结构中的值“聚合成”单一值的过程,它是一种折叠操作,而anamorphism则是从单一值生成数据结构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展开操作。 - 在Scala中,高级递归方案通常与类型类(如Functor、Foldable、Traverse)和高阶函数紧密相关。 再回到“droste”这个词,它很可能是一个递归方案的实现或者是该领域内的一个项目名。根据文件名称“droste-master”,可以推测这可能是一个仓库,其中包含了与递归方案相关的Scala代码库或项目。 总的来说,递归方案和“droste”项目都属于高级函数式编程实践,它们为处理复杂的递归数据结构提供了一种系统化和模块化的手段。在使用Scala这类函数式语言时,递归方案能帮助开发者写出更简洁、可维护的代码,同时能够更安全、有效地处理递归结构的深层嵌套数据。
recommend-type

Simulink DLL性能优化:实时系统中的高级应用技巧

# 摘要 本文全面探讨了Simulink DLL性能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提高实时系统中DLL的性能表现。首先概述了性能优化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实时系统对DLL性能的具体要求以及性能评估的方法。随后,详细介绍了优化策略,包括理论模型和系统层面的优化。接着,文章深入到编码实践技巧,讲解了高效代码编写原则、DLL接口优化和
recommend-type

rust语言将文本内容转换为音频

Rust是一种系统级编程语言,它以其内存安全性和高性能而闻名。虽然Rust本身并不是专门用于音频处理的语言,但它可以与其他库配合来实现文本转音频的功能。通常这种任务需要借助外部库,比如`ncurses-rs`(控制台界面库)结合`wave`、`audio-kit-rs`等音频处理库,或者使用更专业的第三方库如`flac`、`opus`等进行编码。 以下是使用Rust进行文本转音频的一个简化示例流程: 1. 安装必要的音频处理库:首先确保已经安装了`cargo install flac wave`等音频编码库。 2. 导入库并创建音频上下文:导入`flac`库,创建一个可以写入FLAC音频
recommend-type

安卓蓝牙技术实现照明远程控制

标题《基于安卓蓝牙的远程控制照明系统》指向了一项技术实现,即利用安卓平台上的蓝牙通信能力来操控照明系统。这一技术实现强调了几个关键点:移动平台开发、蓝牙通信协议以及照明控制的智能化。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阐述相关知识点。 **安卓平台开发** 安卓(Android)是Google开发的一种基于Linux内核的开源操作系统,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安卓平台的开发涉及多个层面,从底层的Linux内核驱动到用户界面的应用程序开发,都需要安卓开发者熟练掌握。 1. **安卓应用框架**:安卓应用的开发基于一套完整的API框架,包含多个模块,如Activity(界面组件)、Service(后台服务)、Content Provider(数据共享)和Broadcast Receiver(广播接收器)等。在远程控制照明系统中,这些组件会共同工作来实现用户界面、蓝牙通信和状态更新等功能。 2. **安卓生命周期**:安卓应用有着严格的生命周期管理,从创建到销毁的每个状态都需要妥善管理,确保应用的稳定运行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 **权限管理**:由于安卓应用对硬件的控制需要相应的权限,开发此类远程控制照明系统时,开发者必须在应用中声明蓝牙通信相关的权限。 **蓝牙通信协议**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电子设备的连接。在安卓平台上开发蓝牙应用,需要了解和使用安卓提供的蓝牙API。 1. **蓝牙API**:安卓系统通过蓝牙API提供了与蓝牙硬件交互的能力,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API进行设备发现、配对、连接以及数据传输。 2. **蓝牙协议栈**:蓝牙协议栈定义了蓝牙设备如何进行通信,安卓系统内建了相应的协议栈来处理蓝牙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 3. **蓝牙配对与连接**:在实现远程控制照明系统时,必须处理蓝牙设备间的配对和连接过程,这包括了PIN码验证、安全认证等环节,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照明系统的智能化** 照明系统的智能化是指照明设备可以被远程控制,并且可以与智能设备进行交互。在本项目中,照明系统的智能化体现在能够响应安卓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 1. **远程控制协议**:照明系统需要支持一种远程控制协议,安卓应用通过蓝牙通信发送特定指令至照明系统。这些指令可能包括开/关灯、调整亮度、改变颜色等。 2. **硬件接口**:照明系统中的硬件部分需要具备接收和处理蓝牙信号的能力,这通常通过特定的蓝牙模块和微控制器来实现。 3. **网络通信**:如果照明系统不直接与安卓设备通信,还可以通过Wi-Fi或其它无线技术进行间接通信。此时,照明系统内部需要有相应的网络模块和协议栈。 **相关技术实现示例** 在具体技术实现方面,假设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名为"LightControl"的安卓应用,该应用能够让用户通过蓝牙与家中的智能照明灯泡进行交互。以下是几个关键步骤: 1.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提供必要的按钮和指示灯,用于显示当前设备状态和发送控制指令。 2. **蓝牙操作实现**:编写代码实现搜索蓝牙设备、配对、建立连接及数据传输的功能。安卓应用需扫描周围蓝牙设备,待用户选择相应照明灯泡后,进行配对和连接,之后便可以发送控制指令。 3. **指令解码与执行**:照明设备端需要有对应的程序来监听蓝牙信号,当接收到特定格式的指令时,执行相应的控制逻辑,如开启/关闭电源、调节亮度等。 4. **安全性考虑**:确保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加密和设备认证,防止未授权的访问或控制。 在技术细节上,开发者需要对安卓开发环境、蓝牙通信流程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在硬件端具备相应的编程能力,以保证应用与硬件的有效对接和通信。 通过上述内容的详细阐述,可以看出安卓蓝牙远程控制照明系统的实现是建立在移动平台开发、蓝牙通信协议和智能化硬件控制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技术运用。开发者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编程知识,还应包括对蓝牙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对移动设备通信机制的全面认识。
recommend-type

【Simulink DLL集成】:零基础快速上手,构建高效模型策略

# 摘要 本文综合介绍了Simulink模型与DLL(动态链接库)的集成过程,详细阐述了从模型构建基础到DLL集成的高级策略。首先概述了Simulink模型构建的基本概念、参数化和仿真调试方法。接着,深入探讨了DLL的基础知识、在Simulink中的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