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k近邻法的手工公式推导过程入手,阐述算法思想、理论推导、算法步骤,最后进行程序实现并分析结果
时间: 2024-03-23 17:42:36 浏览: 60
好的,下面我将从算法思想、理论推导、算法步骤以及程序实现四个方面来介绍K近邻法。
1. 算法思想
K近邻法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一个未知样本,找到与它距离最近的K个样本,这K个样本中出现最多的类别或者平均数即为该未知样本的类别或数值。
2. 理论推导
对于分类问题,K近邻法可以使用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或者闵可夫斯基距离等来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对于回归问题,K近邻法可以使用欧氏距离或曼哈顿距离来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在计算距离之后,K近邻法会选取距离最近的K个样本,并根据这K个样本的类别或数值来确定未知样本的类别或数值。
下面以分类问题为例,推导K近邻法的公式:
假设已知样本集合为S={(x1,y1),(x2,y2),...,(xn,yn)},其中样本的特征向量为xi=(xi1,xi2,...,xid),类别为yi∈{c1,c2,...,ck},未知样本为x0,距离度量为L。
计算未知样本x0与已知样本xi之间的距离:
d(L)(x0,xi) = L(x0,xi) = sqrt((x01-xi1)^2 + (x02-xi2)^2 + ... + (xd0-xid)^2)
选取距离最近的K个样本:
Nk(x0) = {xi | i∈{1,2,...,n}, d(L)(x0,xi) <= d(k)}
根据K个样本的类别来确定未知样本的类别:
y0 = argmax(cj∈{c1,c2,...,ck})(sum(yi=cj,i∈Nk(x0)))
其中,d(k)为距离度量中的K值,Nk(x0)为距离最近的K个样本,y0为未知样本的类别。
3. 算法步骤
K近邻法的步骤如下:
(1)计算未知样本与每个已知样本之间的距离。
(2)选取K个距离最近的已知样本。
(3)根据K个已知样本的类别来确定未知样本的类别。
4. 程序实现
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实现K近邻法的示例代码: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class KNN:
def __init__(self, k=3):
self.k = k
def fit(self, X, y):
self.X_train = X
self.y_train = y
def predict(self, X):
y_pred = []
for x in X:
distances = [np.sqrt(np.sum((x - x_train)**2)) for x_train in self.X_train]
k_indices = np.argsort(distances)[:self.k]
k_nearest_labels = [self.y_train[i] for i in k_indices]
most_common = Counter(k_nearest_labels).most_common(1)
y_pred.append(most_common[0][0])
return np.array(y_pred)
```
在这个实现中,我们使用了NumPy库来处理数据,并使用Counter类来统计样本中出现最多的类别。
5. 结果分析
K近邻法是一种基本的分类和回归算法,它的优点是简单易用,但缺点是计算量大,需要保存所有的样本。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K值的大小,以达到最好的预测效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