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格式: 从标准输入读入数据。 第一行输入一个整数n,从第2行开始到第n+1行中,每一行一个表达式字符串 ,表示24 点游戏,数据格式不一定合法。 输出格式: 输出到标准输出。 包含n行,对于每一个游戏,如果其结果为24则输出字符串 Yes,如果表达式逻辑正确但是结果错误则输出字符串 No,否则输出字符串ERROR,并终止程序。
时间: 2023-06-27 20:07:31 浏览: 173
以下是一个 Python3 的实现,使用了 eval() 函数计算表达式的值:
```python
n = int(input())
for i in range(n):
exp = input().strip()
try:
res = eval(exp.replace('x', '*')) # 将 x 替换为 *
if res == 24:
print('Yes')
else:
print('No')
except:
print('ERROR')
```
解释一下代码:
首先输入一个整数 n 表示测试数据的数量,然后用 for 循环依次处理每个测试数据。每次循环中,我们先读入一个字符串表示表达式,然后使用 eval() 函数计算表达式的值。
注意,由于 Python 中乘法符号是 *,而不是 x,因此我们需要将所有 x 替换为 *,这可以使用 replace() 函数实现。具体来说,我们使用 exp.replace('x', '*') 将 exp 中的 x 替换为 *,然后再将结果传递给 eval() 函数计算表达式的值。
如果表达式的值为 24,就输出 Yes,否则输出 No。如果计算表达式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说明表达式格式不正确,直接输出 ERROR。
相关问题
计算一个n×n矩阵两个对角线之和。 输入格式: 第一行输入一个整数n(0<n≤10),第二行至第n+1行,每行输入n个整数,每行第一个数前没有空格,每行的每个数之间各有一个空格。 输出格式: 两条对角线元素和
好的,这是一个简单的矩阵题目。根据题目描述,我们可以先读入矩阵的大小n,然后读入n行,每行n个整数,表示矩阵的元素。接着,我们可以分别计算矩阵的主对角线和副对角线的元素之和,最后输出即可。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可以供你参考:
```python
n = int(input())
matrix = []
for i in range(n):
row = list(map(int, input().split()))
matrix.append(row)
sum1 = sum(matrix[i][i] for i in range(n)) # 计算主对角线之和
sum2 = sum(matrix[i][n - i - 1] for i in range(n)) # 计算副对角线之和
print(sum1, sum2) # 输出结果
```
希望能够帮到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问我哦!
请按照如下要求,写一段C++代码 有n 堆纸牌,编号从1至n,每堆纸牌有若干张,每次操作可以在任一堆上取若干张纸牌,然后移动到相邻的纸牌堆中去。 目标局面有两种,第一种是第i(1≤i≤n )堆纸牌恰好i张纸牌(即纸牌数量依次递增),第二种是第一种是第i(1≤i≤n )堆纸牌恰好n+1-i张纸牌(即纸牌数量依次递减), 求将初始局面移动到任意一个目标局面的最小操作次数,如果目标局面不可能达成,输出-1. 输入格式 从标准输入读入数据。 第一行输入一个正整数n(n<1000) 第二行输入n个非负整数ai;(ai≤106),表示初始局面下每堆牌的张数.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移动到任意一个目标局面的最小操作次数,如果目标局面不可能达成,输出 -1.
以下是实现上述要求的C++代码: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t minMovesToTarget(std::vector<int>& cards) {
int n = cards.size();
std::vector<int> target1(n), target2(n);
for (int i = 0; i < n; i++) {
target1[i] = i + 1;
target2[i] = n - i;
}
int movesToTarget1 = 0;
int movesToTarget2 = 0;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cards[i] < target1[i] || cards[i] > target2[i]) {
return -1; // 目标局面不可能达成
}
movesToTarget1 += cards[i] - target1[i];
movesToTarget2 += cards[i] - target2[i];
}
return std::min(movesToTarget1, movesToTarget2);
}
int main() {
int n;
std::cin >> n;
std::vector<int> cards(n);
for (int i = 0; i < n; i++) {
std::cin >> cards[i];
}
int minMoves = minMovesToTarget(cards);
std::cout << minMoves << std::endl;
return 0;
}
```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一个`minMovesToTarget`函数,该函数接受一个`std::vector<int>`类型的参数,表示初始局面下每堆纸牌的张数。函数中,我们定义了两个目标局面`target1`和`target2`,并计算移动到这两个目标局面的最小操作次数`movesToTarget1`和`movesToTarget2`。
然后,在`main`函数中,我们首先读取输入的堆数`n`,然后读取每堆纸牌的张数,存储在`cards`向量中。接下来,调用`minMovesToTarget`函数计算最小操作次数,并将结果输出。
请注意,这段代码只实现了计算最小操作次数的功能,具体的移动步骤并没有记录。如果需要记录移动步骤,请进一步修改代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