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 int a=12,x;, 以下与其他三组输出结果不同的一组语句是 __-|||-A. a++; printf ()-|||-B. x=++a;pri ntf( %d\n x-|||-C. ++a;prin tf ()-|||-D. x=a++; printf () I
时间: 2024-06-24 19:02:16 浏览: 161
在C语言中,变量的初始化和自增操作的顺序会影响输出结果。让我们分析每种情况:
A. `a++; printf()`:先执行`a++`,将`a`的值加1(变成13),然后`printf()`会打印当前`a`的值(13)。
B. `x=++a; printf("%d\n", x)`:先执行`++a`,将`a`加1(变成13),然后赋值给`x`,所以`x`也等于13。`printf`会打印`x`(13)。
C. `++a; printf()`:同样先执行`++a`,`a`加1(变成13),但这次`printf()`会直接打印`a`的当前值(13)。
D. `x=a++; printf("%d\n", x)`:先将`a`的当前值(12)赋给`x`,然后执行`a++`,`a`加1(变成13)。所以`x`为12,`printf`会打印`x`(12),但之后`a`变为13。
因此,输出结果不同的是选项D,因为它先使用了`a`的原始值(12)而不是增加后的值(13)来初始化`x`。其他选项都会输出变量的最终值13。
相关问题
一、请为以下程序段设计测试用例集,要求分别满足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覆盖、条件组合覆盖。 public int do_work(int A,int B){ int x=0; if((A>4) && (B<9)) { x = A-B;} if( A==5 && B>28 ) { x= A+B;} return x; } 实现步骤: 1.绘制程序流程图 2.绘制控制流图
1. 程序流程图如下:
```
start -> if (A > 4) and (B < 9) -> x = A - B -> if (A == 5) and (B > 28) -> x = A + B -> return x -> end
```
2. 控制流图如下:
```
start -> condition 1 -> statement 1 -> condition 2 -> statement 2 -> return x -> end
```
其中,Condition 1 表示 `(A > 4) and (B < 9)`,Statement 1 表示 `x = A - B`,Condition 2 表示 `A == 5 and B > 28`,Statement 2 表示 `x = A + B`。
3. 设计测试用例集:
- 语句覆盖:只需要覆盖每条语句至少一次即可,可以设计以下两组测试用例:
- 测试用例1:A=6, B=8,期望输出 -2。
- 测试用例2:A=5, B=29,期望输出 34。
- 判定覆盖:需要覆盖每个条件的 true 和 false 分支至少一次,可以设计以下三组测试用例:
- 测试用例1:A=3, B=8,期望输出 0。
- 测试用例2:A=6, B=8,期望输出 -2。
- 测试用例3:A=5, B=29,期望输出 34。
- 条件覆盖:需要覆盖每个条件的 true 和 false 分支至少一次,并覆盖到所有可能存在的组合情况,可以设计以下四组测试用例:
- 测试用例1:A=3, B=8,期望输出 0。
- 测试用例2:A=6, B=8,期望输出 -2。
- 测试用例3:A=5, B=29,期望输出 34。
- 测试用例4:A=6, B=29,期望输出 0。
- 条件/判定覆盖:需要同时满足条件覆盖和判定覆盖的要求,可以设计以下四组测试用例:
- 测试用例1:A=3, B=8,期望输出 0。
- 测试用例2:A=6, B=8,期望输出 -2。
- 测试用例3:A=5, B=29,期望输出 34。
- 测试用例4:A=6, B=29,期望输出 0。
- 条件组合覆盖:需要覆盖到所有可能存在的条件组合,可以设计以下四组测试用例:
- 测试用例1:A=3, B=8,期望输出 0。
- 测试用例2:A=6, B=8,期望输出 -2。
- 测试用例3:A=5, B=29,期望输出 34。
- 测试用例4:A=3, B=29,期望输出 0。
已知分段函数,当x<1时,y=x;当1<=x<=10时,y=2x-1;当10< x <=100时,y=3x-11;当x>100时,y=x*x-24。 设计函数int fun(int x),根据分段函数计算y值。 函数返回值范围不会超过int型变量。 输入为一个整数x,即自变量x。输出为函数值y的结果
### 回答1:
int fun(int x){
int y;
if(x<1){
y=x;
}
else if(x>=1 && x<=10){
y=2*x-1;
}
else if(x>10 && x<=100){
y=3*x-11;
}
else{
y=x*x-24;
}
return y;
}
### 回答2:
本题是一道分段函数的题目,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函数int fun(int x),输入x,通过分段函数计算出y的值,并将其返回。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分段函数指的是在不同的定义域内,函数值会发生变化的函数。这道题目中,定义域被分为四段:x<1,1<=x<=10,10<x<=100,x>100。根据不同的定义域,可以得出不同的函数表达式。
当x<1时,根据题目 y = x;
当1<=x<=10时,根据题目 y = 2x - 1;
当10<x<=100时,根据题目 y = 3x - 11;
当x>100时,根据题目 y = x*x - 24。
根据上述函数表达式,我们可以在函数int fun(int x)中用if语句对不同的定义域进行判断,并根据不同的定义域计算出y的值。
具体的实现方法如下:
int fun(int x)
{
int y;
if (x < 1)
y = x;
else if (x <= 10)
y = 2 * x - 1;
else if (x <= 100)
y = 3 * x - 11;
else
y = x * x - 24;
return y;
}
上述代码中,我们先定义了一个整型变量y,用来存储最后的结果。然后用if语句对不同的定义域进行判断,并根据不同的定义域计算出y的值。最后,将y的值返回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中要求函数返回值范围不会超过int型变量。因此,在计算y的值时,需要注意结果是否会超出int型变量的范围。在本题中,y的表达式中,出现了x*x的项,因此,需要确保在计算过程中,不会超出int型变量的范围。
以上就是本题的解题思路和具体实现方法。
### 回答3: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分段函数的理解和实现,具体可以用if语句实现。
首先,根据题目给出的分段函数定义,可以利用if语句来实现不同的情况:
当x<1时,y=x,则可以写成 if (x < 1) y = x;
当1<=x<=10时,y=2x-1,则可以写成 if (x >= 1 && x <= 10) y = 2 * x - 1;
当10< x <=100时,y=3x-11,则可以写成 if (x > 10 && x <= 100) y = 3 * x - 11;
当x>100时,y=x*x-24,则可以写成 if (x > 100) y = x * x - 24;
最后,把以上四个if语句组合起来即可实现函数fun(),如下:
int fun(int x){
int y = 0;
if (x < 1) y = x;
else if (x >= 1 && x <= 10) y = 2 * x - 1;
else if (x > 10 && x <= 100) y = 3 * x - 11;
else if (x > 100) y = x * x - 24;
return y;
}
在函数中,先初始化y为0,然后根据x的不同取值,按照题目中给出的分段函数的定义来计算y,最后返回计算得到的y值。
值得注意的是,题目中已经提示“函数返回值范围不会超过int型变量”,因此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这样,设计的函数fun()就可以按照分段函数的定义计算y值,并返回结果,达到题目要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