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实现线程Server将录屏的数据经过H264编码后发送到本地RtpSocket,线程Client从RtpSocket获取录屏数据后解码H264,然后计算从Client发送数据到Server接收数据的时延

时间: 2023-06-10 16:07:23 浏览: 165
实现这个功能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录屏数据采集:使用Android提供的MediaProjection API,可以获取屏幕内容并转化为Surface,然后使用MediaCodec将Surface上的图像数据编码为H264格式的视频流。 2. 发送编码后的视频流:使用RtpSocket发送编码后的视频流,可以使用Java的RtpPacket类来封装H264数据,并通过RtpSocket发送到指定的目的地址和端口号。 3. 接收视频流并解码:在客户端上,使用Java的RtpPacket类接收RtpSocket传输的H264数据,并解包成H264格式的视频流。然后使用MediaCodec解码H264视频流,获取解码后的图像数据。 4. 计算时延:在客户端上,记录发送数据的时间戳和接收数据的时间戳,计算出时延。 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以下代码: Server端: ```java public class ScreenRecordServ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MediaProjection mediaProjection; private MediaCodec mediaCodec; private RtpSocket rtpSocket; private int width, height, bitRate, frameRate; public ScreenRecordServer(MediaProjection mediaProjection, RtpSocket rtpSocket, int width, int height, int bitRate, int frameRate) { this.mediaProjection = mediaProjection; this.rtpSocket = rtpSocket; this.width = width; this.height = height; this.bitRate = bitRate; this.frameRate = frameRat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mediaCodec = MediaCodec.createEncoderByType("video/avc"); MediaFormat mediaFormat = MediaFormat.createVideoFormat("video/avc", width, height); mediaFormat.setInteger(MediaFormat.KEY_BIT_RATE, bitRate); mediaFormat.setInteger(MediaFormat.KEY_FRAME_RATE, frameRate); mediaFormat.setInteger(MediaFormat.KEY_COLOR_FORMAT, MediaCodecInfo.CodecCapabilities.COLOR_FormatSurface); mediaFormat.setInteger(MediaFormat.KEY_I_FRAME_INTERVAL, 1); mediaCodec.configure(mediaFormat, null, null, MediaCodec.CONFIGURE_FLAG_ENCODE); Surface surface = mediaCodec.createInputSurface(); mediaProjection.createVirtualDisplay("ScreenRecordServer", width, height, Resources.getSystem().getDisplayMetrics().densityDpi, DisplayManager.VIRTUAL_DISPLAY_FLAG_PUBLIC, surface, null, null); mediaCodec.start(); ByteBuffer[] inputBuffers = mediaCodec.getInputBuffers(); ByteBuffer[] outputBuffers = mediaCodec.getOutputBuffers(); MediaCodec.BufferInfo bufferInfo = new MediaCodec.BufferInfo(); boolean isRunning = true; while (isRunning) { int inputBufferIndex = mediaCodec.dequeueInputBuffer(0); if (inputBufferIndex >= 0) { long presentationTimeUs = System.nanoTime() / 1000; ByteBuffer inputBuffer = inputBuffers[inputBufferIndex]; inputBuffer.clear(); int size = mediaProjection.getMediaProjection().getProjection().updateSurface(); if (size > 0) { inputBuffer.put(mediaProjection.getMediaProjection().getProjection().getBuffer()); mediaCodec.queueInputBuffer(inputBufferIndex, 0, size, presentationTimeUs, 0); } } int outputBufferIndex = mediaCodec.dequeueOutputBuffer(bufferInfo, 0); if (outputBufferIndex >= 0) { ByteBuffer outputBuffer = outputBuffers[outputBufferIndex]; byte[] packet = new byte[bufferInfo.size]; outputBuffer.get(packet); RtpPacket rtpPacket = new RtpPacket(packet, packet.length); rtpSocket.send(rtpPacket); mediaCodec.releaseOutputBuffer(outputBufferIndex, false); } } mediaCodec.stop(); mediaCodec.releas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Client端: ```java public class ScreenRecordClient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RtpSocket rtpSocket; private MediaCodec mediaCodec; private int width, height, bitRate, frameRate; private long startTime, endTime; public ScreenRecordClient(RtpSocket rtpSocket, int width, int height, int bitRate, int frameRate) { this.rtpSocket = rtpSocket; this.width = width; this.height = height; this.bitRate = bitRate; this.frameRate = frameRat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mediaCodec = MediaCodec.createDecoderByType("video/avc"); MediaFormat mediaFormat = MediaFormat.createVideoFormat("video/avc", width, height); mediaCodec.configure(mediaFormat, null, null, 0); mediaCodec.start(); ByteBuffer[] inputBuffers = mediaCodec.getInputBuffers(); ByteBuffer[] outputBuffers = mediaCodec.getOutputBuffers(); MediaCodec.BufferInfo bufferInfo = new MediaCodec.BufferInfo(); boolean isRunning = true; while (isRunning) { RtpPacket rtpPacket = rtpSocket.receive(); byte[] packet = rtpPacket.getPacket(); int offset = rtpPacket.getOffset(); int length = rtpPacket.getLength(); ByteBuffer inputBuffer = null; long presentationTimeUs = System.nanoTime() / 1000; int inputBufferIndex = mediaCodec.dequeueInputBuffer(0); if (inputBufferIndex >= 0) { inputBuffer = inputBuffers[inputBufferIndex]; inputBuffer.clear(); inputBuffer.put(packet, offset, length); mediaCodec.queueInputBuffer(inputBufferIndex, 0, length, presentationTimeUs, 0); } int outputBufferIndex = mediaCodec.dequeueOutputBuffer(bufferInfo, 0); if (outputBufferIndex >= 0) {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ByteBuffer outputBuffer = outputBuffers[outputBufferIndex]; byte[] frame = new byte[bufferInfo.size]; outputBuffer.get(frame); mediaCodec.releaseOutputBuffer(outputBufferIndex, true);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g.d("ScreenRecordClient", "delay: " + (endTime - startTime) + "ms"); } } mediaCodec.stop(); mediaCodec.releas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在主线程中启动Server和Client线程: ```java MediaProjectionManager mediaProjectionManager = (MediaProjectionManager) getSystemService(MEDIA_PROJECTION_SERVICE); MediaProjection mediaProjection = mediaProjectionManager.getMediaProjection(Activity.RESULT_OK, data); RtpSocket rtpSocket = new RtpSocket("localhost", 5555); new Thread(new ScreenRecordServer(mediaProjection, rtpSocket, 1280, 720, 4000000, 30)).start(); new Thread(new ScreenRecordClient(rtpSocket, 1280, 720, 4000000, 30)).start(); ``` 其中,1280x720为录屏分辨率,4000000为码率,30为帧率。在Client线程中,记录了发送数据的时间戳和接收数据的时间戳,并计算出了时延。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Android录屏功能的实现

4. 最后,将结果返回到 getMediaProjection() 上,获取捕捉数据。 示例代码: ```java import android.media.projection.MediaProjection; import android.media.projection.MediaProjectionManager; ...
recommend-type

android MediaRecorder实现录屏时带录音功能

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录屏并同时录制音频的功能通常涉及到`MediaRecorder`类的使用。`MediaRecorder`是Android系统提供的一个关键组件,用于捕获多媒体数据,如音频、视频等,并将其保存到文件中。本篇文章将深入...
recommend-type

Android开发实现录屏小功能

3. 开始录屏操作:使用MediaProjectionManager的startProjection()方法来开始录屏操作,并将录屏数据传递给ScreenRecordService服务来进行录制。 4. 处理录屏结果:在onActivityResult()方法中,我们可以检查录屏...
recommend-type

android设置adb自带screenrecord录屏命令

使用`screenrecord`命令录屏后,可以通过`adb pull`命令将录制的视频文件从设备中拉取到电脑上,以便进一步查看或分享。例如: ``` adb pull /storage/sdcard0/demorecord.mp4 . ``` 总之,`adb screenrecord`是一...
recommend-type

python实现录屏功能(亲测好用)

Python 实现录屏功能是一种实用的技术,尤其在教学、演示或者游戏录制场景中。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Python来创建一个简单的录屏程序,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安装一些必要的第三方库,包括Pillow、...
recommend-type

探索zinoucha-master中的0101000101奥秘

资源摘要信息:"zinoucha:101000101" 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几个知识点: 1. 文件标题 "zinoucha:101000101" 中的 "zinoucha" 可能是某种特定内容的标识符或是某个项目的名称。"101000101" 则可能是该项目或内容的特定代码、版本号、序列号或其他重要标识。鉴于标题的特殊性,"zinoucha" 可能是一个与数字序列相关联的术语或项目代号。 2. 描述中提供的 "日诺扎 101000101" 可能是标题的注释或者补充说明。"日诺扎" 的含义并不清晰,可能是人名、地名、特殊术语或是一种加密/编码信息。然而,由于描述与标题几乎一致,这可能表明 "日诺扎" 和 "101000101" 是紧密相关联的。如果 "日诺扎" 是一个密码或者编码,那么 "101000101" 可能是其二进制编码形式或经过某种特定算法转换的结果。 3. 标签部分为空,意味着没有提供额外的分类或关键词信息,这使得我们无法通过标签来获取更多关于该文件或项目的信息。 4. 文件名称列表中只有一个文件名 "zinoucha-master"。从这个文件名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些信息。首先,它表明了这个项目或文件属于一个更大的项目体系。在软件开发中,通常会将主分支或主线版本命名为 "master"。所以,"zinoucha-master" 可能指的是这个项目或文件的主版本或主分支。此外,由于文件名中同样包含了 "zinoucha",这进一步确认了 "zinoucha" 对该项目的重要性。 结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构建以下几个可能的假设场景: - 假设 "zinoucha" 是一个项目名称,那么 "101000101" 可能是该项目的某种特定标识,例如版本号或代码。"zinoucha-master" 作为主分支,意味着它包含了项目的最稳定版本,或者是开发的主干代码。 - 假设 "101000101" 是某种加密或编码,"zinoucha" 和 "日诺扎" 都可能是对其进行解码或解密的钥匙。在这种情况下,"zinoucha-master" 可能包含了用于解码或解密的主算法或主程序。 - 假设 "zinoucha" 和 "101000101" 代表了某种特定的数据格式或标准。"zinoucha-master" 作为文件名,可能意味着这是遵循该标准或格式的最核心文件或参考实现。 由于文件信息非常有限,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领域或背景。"zinoucha" 和 "日诺扎" 可能是任意领域的术语,而 "101000101" 作为二进制编码,可能在通信、加密、数据存储等多种IT应用场景中出现。为了获得更精确的知识点,我们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和具体的领域知识。
recommend-type

【Qt与OpenGL集成】:提升框选功能图形性能,OpenGL的高效应用案例

![【Qt与OpenGL集成】:提升框选功能图形性能,OpenGL的高效应用案例](https://img-blog.csdnimg.cn/562b8d2b04d343d7a61ef4b8c2f3e817.png)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Qt与OpenGL集成的实现细节及其在图形性能优化方面的重要性。文章首先介绍了Qt与OpenGL集成的基础知识,然后深入探讨了在Qt环境中实现OpenGL高效渲染的技术,如优化渲染管线、图形数据处理和渲染性能提升策略。接着,文章着重分析了框选功能的图形性能优化,包括图形学原理、高效算法实现以及交互设计。第四章通过高级案例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框选技术,并探讨了构
recommend-type

ffmpeg 指定屏幕输出

ffmpeg 是一个强大的多媒体处理工具,可以用来处理视频、音频和字幕等。要使用 ffmpeg 指定屏幕输出,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h ffmpeg -f x11grab -s <width>x<height> -r <fps> -i :<display>.<screen>+<x_offset>,<y_offset> output_file ``` 其中: - `-f x11grab` 指定使用 X11 屏幕抓取输入。 - `-s <width>x<height>` 指定抓取屏幕的分辨率,例如 `1920x1080`。 - `-r <fps>` 指定帧率,例如 `25`。 - `-i
recommend-type

个人网站技术深度解析:Haskell构建、黑暗主题、并行化等

资源摘要信息:"个人网站构建与开发" ### 网站构建与部署工具 1. **Nix-shell** - Nix-shell 是 Nix 包管理器的一个功能,允许用户在一个隔离的环境中安装和运行特定版本的软件。这在需要特定库版本或者不同开发环境的场景下非常有用。 - 使用示例:`nix-shell --attr env release.nix` 指定了一个 Nix 环境配置文件 `release.nix`,从而启动一个专门的 shell 环境来构建项目。 2. **Nix-env** - Nix-env 是 Nix 包管理器中的一个命令,用于环境管理和软件包安装。它可以用来安装、更新、删除和切换软件包的环境。 - 使用示例:`nix-env -if release.nix` 表示根据 `release.nix` 文件中定义的环境和依赖,安装或更新环境。 3. **Haskell** - Haskell 是一种纯函数式编程语言,以其强大的类型系统和懒惰求值机制而著称。它支持高级抽象,并且广泛应用于领域如研究、教育和金融行业。 - 标签信息表明该项目可能使用了 Haskell 语言进行开发。 ### 网站功能与技术实现 1. **黑暗主题(Dark Theme)** - 黑暗主题是一种界面设计,使用较暗的颜色作为背景,以减少对用户眼睛的压力,特别在夜间或低光环境下使用。 - 实现黑暗主题通常涉及CSS中深色背景和浅色文字的设计。 2. **使用openCV生成缩略图** - openCV 是一个开源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软件库,它提供了许多常用的图像处理功能。 - 使用 openCV 可以更快地生成缩略图,通过调用库中的图像处理功能,比如缩放和颜色转换。 3. **通用提要生成(Syndication Feed)** - 通用提要是 RSS、Atom 等格式的集合,用于发布网站内容更新,以便用户可以通过订阅的方式获取最新动态。 - 实现提要生成通常需要根据网站内容的更新来动态生成相应的 XML 文件。 4. **IndieWeb 互动** - IndieWeb 是一个鼓励人们使用自己的个人网站来发布内容,而不是使用第三方平台的运动。 - 网络提及(Webmentions)是 IndieWeb 的一部分,它允许网站之间相互提及,类似于社交媒体中的评论和提及功能。 5. **垃圾箱包装/网格系统** - 垃圾箱包装可能指的是一个用于暂存草稿或未发布内容的功能,类似于垃圾箱回收站。 - 网格系统是一种布局方式,常用于网页设计中,以更灵活的方式组织内容。 6. **画廊/相册/媒体类型/布局** - 这些关键词可能指向网站上的图片展示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相册、网络杂志、不同的媒体展示类型和布局设计。 7. **标签/类别/搜索引擎** - 这表明网站具有内容分类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标签和类别来筛选内容,并且可能内置了简易的搜索引擎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相关内容。 8. **并行化(Parallelization)** - 并行化在网站开发中通常涉及将任务分散到多个处理单元或线程中执行,以提高效率和性能。 - 这可能意味着网站的某些功能被设计成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请求,比如后台任务、数据处理等。 9. **草稿版本+实时服务器** - 草稿版本功能允许用户保存草稿并能在需要时编辑和发布。 - 实时服务器可能是指网站采用了实时数据同步的技术,如 WebSockets,使用户能够看到内容的实时更新。 ### 总结 上述信息展示了一个人在个人网站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和功能实现,包括了环境配置、主题设计、内容管理和用户体验优化。从使用Nix-shell进行环境隔离和依赖管理到实现一个具有高级功能和良好用户体验的个人网站,每个技术点都是现代Web开发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recommend-type

Qt框选功能的国际化实践:支持多语言界面的核心技术解析

![Qt框选功能的国际化实践:支持多语言界面的核心技术解析](https://opengraph.githubassets.com/1e33120fcc70e1a474ab01c7262f9ee89247dfbff9cf5cb5b767da34e5b70381/LCBTS/Qt-read-file) # 摘要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Qt框架下多语言界面设计与国际化的实现原理和技术细节。首先介绍了Qt国际化框架的基础知识和多语言界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文本处理、资源文件管理、核心API的应用等。随后,文章详细阐述了设计可翻译用户界面、动态语言切换和界面更新以及测试和调试多语言界面的实践技巧。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