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给定的散列表存储空间为H[1-m],每个单元可存放一个记录,H[i]的初始值为零,选取散列函数为H(R.key),其中key为记录R的关键字,解决冲突的方法为线性控测法,编写一个函数将某记录R填入到散列表H中。
时间: 2024-02-12 16:09:04 浏览: 105
好的,以下是使用线性探测法将记录R插入散列表H中的函数实现(假设记录R的关键字是整数类型):
```
void insert(int H[], int m, int key, int value) {
int i = key % m; // 使用散列函数计算初始位置
while (H[i] != 0) { // 如果该位置已经被占用
i = (i + 1) % m; // 利用线性探测法找到下一个可用位置
}
H[i] = value; // 将记录填入散列表中
}
```
在上述代码中,`H[]`是存储散列表的数组,`m`是散列表的大小,`key`是记录的关键字,`value`是记录的值。首先使用散列函数计算记录的初始位置,如果该位置已经被占用,就通过线性探测法找到下一个可用位置,最后将记录填入散列表中。
请注意,线性探测法可能会导致散列表出现聚集现象(即某些位置被占用的比其他位置更频繁),从而影响散列性能。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更为高效的解决冲突方法,如链地址法、双重散列等。
相关问题
设给定的散列表存储空间为H[1-m],每个单元可存放一个记录,H[i]的初始值为零,选取散列函数为H(R.key),其中key为记录R的关键字,解决冲突的方法为线性控测法,用c++编写一个函数将某记录R填入到散列表H中。
以下是使用C++实现将记录R填入散列表H的函数,其中使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
```cpp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 = 100; // 散列表存储空间大小
int H[m] = {0}; // 散列表
struct Record {
int key;
// 其他数据项
};
int hash(int key) {
return key % m; // 散列函数使用余数法
}
void insert(Record R) {
int i = hash(R.key); // 计算R的散列地址
while (H[i] != 0) { // 发生冲突
i = (i + 1) % m; // 使用线性探测法查找下一个空单元
}
H[i] = R.key; // 将记录R填入散列表中
}
int main() {
Record R = {123}; // 待插入的记录R
insert(R); // 将R插入散列表
for (int i = 0; i < m; i++) {
cout << H[i] << " "; // 输出散列表中的所有记录
}
return 0;
}
```
这个函数首先定义了一个散列表H,以及一个记录类型Record,其中记录包含一个关键字key用于计算散列地址。
然后,它实现了一个散列函数hash,使用余数法计算关键字的散列地址。
接下来,它定义了一个insert函数,将记录R填入散列表中。该函数首先计算R的散列地址i,如果i单元已经被占用,则使用线性探测法查找下一个空单元。最后,将记录R的关键字填入散列表的空单元中。
最后,主函数演示了将记录R插入散列表H的过程,并输出了散列表中的所有记录。
给定一个最小堆h,使用数组存储它
最小堆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其中每个节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使用数组来存储最小堆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它可以更有效地表示和操作堆。
在使用数组来存储最小堆时,我们可以将堆的根节点存储在数组的第一个位置(索引为0),然后依次将其子节点存储在数组的后续位置。如果一个节点的索引为i,则其左子节点的索引为2i+1,右子节点的索引为2i+2。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数组来表示整个最小堆的结构。
对于给定的最小堆h,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将其存储在数组中:
1. 将堆的根节点存储在数组的第一个位置(索引为0)。
2. 依次将每个节点的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存储在数组的后续位置。
3. 继续将每个节点的子节点存储在数组的后续位置,直到所有节点都被存储在数组中。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使用数组来表示最小堆的结构,并且可以更方便地对堆进行操作,例如插入新节点、删除根节点等操作。此外,由于数组的存储方式是连续的,因此在实际编程中也更容易实现对最小堆的操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