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len(self.replay_buffer.buffer) > batch_size: 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 self.replay_buffer.sample(batch_size) reward = reward[:, np.newaxis] done = done[:, np.newaxis]
时间: 2024-03-07 12:53:34 浏览: 67
这段代码是在 SAC 算法的代码实现中,用于从经验池中采样一批经验数据。具体来说,代码中的第一行判断经验池中是否有足够的经验数据,如果有,则进入采样过程。
第二行代码使用经验池中的 sample() 方法来随机采样 batch_size 个经验数据,其中 state 表示当前状态,action 表示当前动作,reward 表示当前奖励,next_state 表示下一个状态,done 表示是否完成。
第三行代码将 reward 转换为列向量,即将每个样本的 reward 值从一维转换为二维,以便后续计算 Q 值和目标值。
第四行代码将 done 转换为列向量,即将每个样本的 done 值从一维转换为二维,以便后续计算目标值。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将经验池中的数据转换为神经网络所需要的形式,以便进行 Q 函数和策略函数的训练。具体来说,它将经验数据转换为一个 batch,其中包含了当前状态、动作、奖励、下一个状态和是否完成等信息,并将奖励和是否完成转换为列向量的形式,以便后续计算目标值和损失函数。
相关问题
def step(self, 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timestamp, writer): """Save experience in replay memory, and use random sample from buffer to learn.""" # Save experience / reward self.memory.add(state, action, reward, next_state, done) # Learn, if enough samples are available in memory if len(self.memory) > self.BATCH_SIZE and timestamp % self.LEARN_EVERY == 0: for _ in range(self.LEARN_NUMBER): experiences = self.memory.sample() losses = self.learn(experiences, self.GAMMA) writer.add_scalar("Critic_loss", losses[0], timestamp) writer.add_scalar("Actor_loss", losses[1], timestamp) if self.curiosity: writer.add_scalar("ICM_loss", losses[2], timestamp)
这段代码是一个强化学习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将当前状态、动作、奖励、下一个状态和完成标志存储在回放缓冲区中;
2. 如果回放缓冲区中的样本数量超过了指定的批量大小,并且当前时间戳是学习间隔的倍数,则从缓冲区中随机采样一批样本,并进行学习;
3. 重复进行一定次数的学习,并记录每次学习的损失;
4. 如果启用了探究性学习,则记录内在奖励模型的损失。
这段代码实现了经验回放和随机抽样的策略,以及利用采样的数据进行学习的过程。它还记录了学习的损失,并在可视化工具中进行展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