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03rct6怎么用usb串口烧录程序
时间: 2023-09-16 08:12:42 浏览: 581
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使用USB串口烧录STM32F103RCT6的程序:
1.将您的STM32F103RCT6连接到计算机上的USB端口。
2.下载并安装ST公司提供的STM32CubeProgrammer软件。
3.打开STM32CubeProgrammer,并选择目标设备为STM32F103RCT6。
4.在“连接”选项卡中,选择USB端口并连接设备。
5.在“编程”选项卡中,选择您想要烧录的程序。
6.单击“编程”按钮,开始将程序烧录到STM32F103RCT6中。
7.等待烧录过程完成,然后断开STM32F103RCT6与计算机之间的USB连接即可。
希望这能帮助您解决问题!
相关问题
stm32f103rct6串口烧录
### STM32F103RCT6 串口烧录教程
对于STM32F103RCT6来说,通过UART接口进行固件更新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为了成功地执行这一操作,需确保硬件连接正确并设置好相应的软件环境。
#### 硬件准备
- **连接NB-IoT模块与STM32**: 将NB-IoT模块的TX引脚连接至STM32的RX引脚;同样地,将NB-IoT模块的RX引脚连接到STM32的TX引脚上[^1]。
#### 软件配置
- **初始化串口通信参数**:调整STM32上的USART波特率、数据位数、停止位以及校验方式等参数来匹配NB-IoT模块的要求。例如,在大多数情况下,默认波特率为9600 bps,8个数据位,无奇偶校验,单个停止位。
#### 发送AT命令测试连通性
一旦完成了上述准备工作,则可以通过向NB-IoT模块发送简单的`AT`指令来进行初步的功能验证。如果一切正常的话,应该能收到OK响应作为反馈。
#### 准备用于IAP升级的项目结构
考虑到可能涉及到在线编程的需求,建议构建一个包含两个主要部分的应用程序框架——一个是负责加载新版本代码的Bootloader(位于boot文件夹),另一个则是待安装的目标应用程序本身(存放在app目录下)。此外,还可以额外提供一款图形界面工具(如winapp下的PC端应用)以便于用户更方便地管理整个过程[^2]。
#### 执行固件上传流程
当所有前期工作都已完成之后,就可以着手实施真正的固件传输环节了:
```c
// 示例C语言片段展示如何启动一次完整的IAP更新周期
void start_iap_update(void){
// 此处省略了具体的实现细节...
/* Step A: 利用串行链路接收来自主机的新镜像 */
receive_firmware_image_over_uart();
/* Step B: 对接收到的数据包执行必要的完整性检查 */
verify_checksum_of_received_data();
/* Step C: 如果检验合格则继续下一步骤; 否则终止当前事务 */
if (checksum_is_valid()){
write_new_code_to_flash_memory();
/* 更新完成后重启设备使更改生效 */
reset_device_and_launch_updated_app();
}else{
abort_transaction_due_to_invalid_checksum();
}
}
```
STM32F103RCT6使用ch340烧录
您好!对于使用 CH340 烧录 STM32F103RCT6,您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首先,确保您已经安装了 CH340 驱动程序。您可以从 CH340 官方网站或其他可靠来源下载并安装驱动程序。
2. 连接 STM32F103RCT6 开发板和计算机。使用 USB 连接线将开发板的 USB 接口连接到计算机的 USB 接口。
3. 打开开发环境(如 Keil、IAR 或 STM32CubeIDE)并创建一个新项目。
4. 在项目中选择正确的目标芯片型号(即 STM32F103RCT6)。
5. 在项目设置中选择正确的编译器和调试器配置。
6. 编写您的应用程序代码,并将其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
7. 打开烧录工具(如 ST-LINK、J-Link 或者 ST-Link Utility)。
8. 在烧录工具中选择正确的芯片型号和连接方式(如果使用 CH340,可能需要选择虚拟串口)。
9. 将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烧录工具中。
10. 点击烧录按钮开始烧录过程。
11. 等待烧录完成,并确保没有出现任何错误或警告消息。
12. 断开开发板与计算机的连接,重新上电开发板。
以上是一般的烧录步骤,具体操作可能会根据您使用的开发环境和烧录工具有所不同。请参考相关的文档和教程以获得更详细的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更多问题,请随时提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