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中用Fisher判别求判别效率的代码
时间: 2023-07-10 20:37:24 浏览: 138
在R语言中,可以使用Fisher判别分析的结果来计算判别效率。Fisher判别分析的判别效率可以用正确分类的样本数除以总样本数来计算。以下是使用Fisher判别分析求判别效率的代码示例。
```R
# 加载MASS包
library(MASS)
# 准备数据集
x1 <- rnorm(50, mean = 0, sd = 1)
x2 <- rnorm(50, mean = 1, sd = 1)
y <- rep(c("A", "B"), each = 25)
data <- data.frame(x1, x2, y)
# 进行Fisher判别分析
fit <- lda(y ~ x1 + x2, data = data)
# 预测结果
pred <- predict(fit, data)
# 计算判别效率
accuracy <- sum(pred$class == data$y) / nrow(data)
print(paste("判别效率为:", accuracy))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了`lda`函数来进行Fisher判别分析,使用`predict`函数来进行预测,并计算了判别效率。注意,在计算判别效率时,我们将预测结果中的`class`列与原始数据中的`y`列进行比较,得到了正确分类的样本数。
相关问题
R语言中用Ljung-Box检验ARCH效应的代码
在R语言中,可以使用 `Box.test()` 函数来进行 Ljung-Box 检验。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用于检验 ARCH 效应是否存在:
```r
library(tseries)
# 生成一个有 ARCH 效应的时间序列
set.seed(123)
x <- arima.sim(model = list(order = c(0, 1, 1), ar = 0.5, ma = 0.3), n = 200)
x <- x^2
# 检验 ARCH 效应是否存在
Box.test(x, lag = 10, type = "Ljung-Box")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首先使用 `arima.sim()` 函数生成了一个有 ARCH 效应的时间序列 `x`,然后使用 `Box.test()` 函数对其进行 Ljung-Box 检验。其中,`lag` 参数指定了检验的滞后阶数,`type` 参数指定了检验使用的统计量类型。如果 p 值小于显著性水平(通常是 0.05),则可以拒绝原假设,即存在 ARCH 效应。
R语言中用arch-lm检验ARCH效应的代码
在R语言中,可以使用 `archlm()` 函数来进行ARCH效应的检验。具体的步骤如下:
1. 导入数据集;
2. 安装并载入 `tseries` 包;
3. 使用 `archlm()` 函数进行ARCH效应检验;
4. 判断是否存在ARCH效应。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
```r
# 导入数据集
data <- read.csv("data.csv")
# 载入tseries包
library(tseries)
# 进行ARCH效应检验
arch <- archlm(Y ~ X, data = data)
# 判断是否存在ARCH效应
if (arch$lmtest$p.value < 0.05) {
cat("存在ARCH效应")
} else {
cat("不存在ARCH效应")
}
```
其中,`Y` 和 `X` 分别是因变量和自变量,`data` 是数据集。如果存在ARCH效应,则输出“存在ARCH效应”,否则输出“不存在ARCH效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