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右侧编辑器中的Begin-End之间补充代码,计算一个销售额序列中的最大销售增幅并返回。具体要求如下: 如对于销售额序列 A ,假设序列 A 的长度为 n( n >= 2 ) ,最大销售额增幅是指满足 0<=x<=y<n 的A[y] - A[x]的最大值;#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函数maxIncrease:计算销售额增幅 // 参数:s-销售额数组,n-销售额数组长度,n>1 // 返回值:销售额最大增幅 int maxIncrease(int s[], int n); int main() { int n, a[30], i,j,maxa; // 定义变量及数组,n-销售额个数,a-销售额数组 cin >> n; // 输入销售额数量,n>1 // 输入n个销售额,分别存入a[0]到a[n-1] for(i = 0; i < n; i++) cin >> a[i]; /********** Begin *********/ /********** End **********/ cout << "最大销售增幅为:" << i << endl; return 0; }
时间: 2023-07-19 17:09:44 浏览: 127
在 Begin 和 End 之间补充代码,可以使用两层循环遍历所有可能的销售额增幅,并记录最大值即可。代码如下:
```c++
int maxIncrease(int s[], int n) {
int max_increase = 0;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i + 1; j < n; j++) {
int increase = s[j] - s[i];
max_increase = max(max_increase, increase);
}
}
return max_increase;
}
```
其中,i 表示起始销售额下标,j 表示终止销售额下标,增幅计算公式为 s[j] - s[i]。使用 `max` 函数来更新最大值。
相关问题
一球从M米高度自由下落,每次落地后返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 它在第N次落地时反弹多高?共经过多少米?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相关知识(略) 编程要求 根据提示,在右侧编辑器Begin-End处补充代码,并按照要求完成本关任务。 输入 从键盘输入M和N的值。
这个问题描述的是一个经典的物理问题,涉及到运动学和几何序列的概念。球每次落地后的高度构成了一个等比数列,其中第一项是M米,公比是1/2。对于第N次落地时球反弹的高度,我们可以使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计算。球经过的总距离则是所有落地和反弹过程中的垂直距离之和。
对于第N次落地,球反弹的高度 H_n 可以表示为:
H_n = M * (1/2)^n
球总的垂直移动距离 T 可以分为两部分:直接落下的总距离(减去最后一次反弹的距离)加上所有反弹过程中上升的距离。初始下降距离为 M 米,第一次反弹后上升 M/2 米,以此类推,直到第N次反弹。所以,总的上升距离 U 是前N-1项的等比数列之和。
T = M + M/2 + ... + M*(1/2)^(N-1) + (1/2)^N - (1/2)^N
现在我们来编写代码实现这个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python
# 输入M和N
M = float(input("请输入球初始高度(M): "))
N = int(input("请输入落地次数(N): "))
# 第N次落地时反弹高度
height_N = M * (1/2)**N
# 计算总上升距离(前N-1项的等比数列之和)
total_rise = sum([M * (1/2)**i for i in range(0, N)])
# 总路程为初始下降加上升
total_distance = M + total_rise - height_N
# 保留两位小数
height_N_rounded = round(height_N, 2)
total_distance_rounded = round(total_distance, 2)
print(f"第{N}次落地时球反弹的高度为:{height_N_rounded}米")
print(f"球总共经过的距离为:{total_distance_rounded}米")
```
一球从M米高度自由下落,每次落地后返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 它在第N次落地时反弹多高?共经过多少米?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相关知识(略) 编程要求 根据提示,在右侧编辑器Begin-End处补充代码,并按照要求完成本关任务。 输入 从键盘输入M和N的值。 使用c语言
这个问题描述的是一个物理问题,涉及到了几何级数的概念以及动态计算。当一个物体每次弹跳回原高度的一半时,实际上它每次的行程构成了一个几何序列。我们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第N次落地时反弹的高度。初始高度是M米,每次弹跳回的高度是前一次的一半,所以可以用公式 `height = M / pow(2, n)` 来表示,其中n是弹跳次数。
然后,为了得到总路程,我们要把所有上升和下降的高度加起来。因为每一次弹跳都是一去一回,除了最后一次落地后的直接停止,其他所有跳跃的路程都是两倍的反弹高度。所以,总路程可以表达为 `total_distance = (M + height) * n`,再加上最后一次落地的全程(即最后的反弹高度)。
下面是C语言代码实现这个过程: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double calculate_height(double M, int n) {
return M / pow(2, n);
}
double calculate_total_distance(double M, int n) {
double height = calculate_height(M, n);
return (M + height) * n + height;
}
int main() {
double M, N;
printf("请输入物体初始高度M和弹跳次数N:");
scanf("%lf %d", &M, &N);
//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double height_result = round(calculate_height(M, N) * 100) / 100;
double total_distance_result = round(calculate_total_distance(M, N) * 100) / 100;
printf("第%d次落地时反弹高度约为%.2f米\n", N, height_result);
printf("总共经过约%.2f米\n", total_distance_result);
return 0;
}
```
运行此程序,根据输入的M和N值,它会计算并输出结果。请注意,由于浮点数运算可能存在精度误差,`round` 函数用于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然后再除以100进行保留两位小数的操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