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_up_1 = np.array([0, 130, 80]) total_down_1 = np.array([179, 255, 255]) total_mask_1 = cv2.inRange(hsv_roi, total_up_1, total_down_1)
时间: 2023-06-25 08:02:49 浏览: 60
这段代码使用 OpenCV 库中的 cv2.inRange() 函数创建了一个掩码(mask),用于提取图像中特定颜色范围的像素。具体来说,它使用了一个 HSV 颜色空间的范围(total_up_1 和 total_down_1)来定义目标颜色的范围,并将这个范围内的像素设为白色,其余像素设为黑色。这个掩码可以用于随后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操作,例如在图像中找到目标物体的位置和大小等。
相关问题
详细解释total_up_1 = np.array([0, 130, 80]) total_down_1 = np.array([179, 255, 255]) total_mask_1 = cv2.inRange(hsv_roi, total_up_1, total_down_1)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基于HSV颜色空间,通过设定颜色的上下阈值来创建一个掩膜(mask)。
- np.array([0, 130, 80]) 表示一个包含3个元素的数组,分别是色相(H)、饱和度(S)和亮度(V)的阈值上限。
- np.array([179, 255, 255]) 表示一个包含3个元素的数组,分别是色相(H)、饱和度(S)和亮度(V)的阈值下限。
- cv2.inRange() 函数用于根据设定的上下阈值,创建一个掩膜。
hsv_roi 是输入图像,它是在前面对原始图像进行 cv2.cvtColor() 函数调用后得到的 HSV 彩色图像。total_up_1 和 total_down_1 是设定的颜色阈值,用于确定需要提取的颜色范围。
函数 cv2.inRange() 根据上下颜色阈值,创建一个掩膜,其中像素值为 0 的地方表示不属于设定的颜色范围,像素值为 255 的地方表示属于设定的颜色范围。这个掩膜可以用于去除图像中不需要的颜色区域,或者仅保留特定颜色区域。在这个例子中,生成的掩膜图像 total_mask_1 将只包含HSV颜色空间中满足上述阈值条件的像素点。
解释# HSV范围1 total_up_1 = np.array([0, 130, 80]) total_down_1 = np.array([179, 255, 255]) total_mask_1 = cv2.inRange(hsv_roi, total_up_1, total_down_1)
这段代码是使用 OpenCV 库中的 cv2.inRange() 函数创建了一个掩膜(mask),用于过滤掉一张图像中不在特定颜色范围内的像素。这里的颜色范围是基于 HSV(色相、饱和度、亮度)颜色空间的。HSV 颜色空间将颜色表示为三个维度的值:色相、饱和度和亮度。
在这里,total_up_1 和 total_down_1 是两个包含了 HSV 范围的 numpy 数组,它们定义了所需的颜色范围。具体来说,total_up_1 包含了最高的 H(色相)值、中等的 S(饱和度)值和低的 V(亮度)值,而 total_down_1 包含了最低的 H 值、最高的 S 值和最高的 V 值。这个颜色范围包括了从 0 到 130 的所有 H 值,从 80 到 255 的所有 S 值和从 0 到 179 的所有 V 值。
cv2.inRange() 函数将使用这个颜色范围来创建一个掩膜(total_mask_1),其中所有像素的值都是 0 或 255。具体来说,如果某个像素的 HSV 值落在所需的颜色范围内,那么它在掩膜中的值就是 255,否则就是 0。这个掩膜可以与原始图像进行按位与操作来过滤掉不需要的像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