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lua写一段冒泡排序方法代码
时间: 2023-05-20 13:06:27 浏览: 119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段冒泡排序的 Lua 代码:
function bubbleSort(arr)
local n = #arr
for i = 1, n - 1 do
for j = 1, n - i do
if arr[j] > arr[j + 1] then
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end
end
end
return arr
end
-- 测试
local arr = {3, 1, 4, 1, 5, 9, 2, 6, 5, 3, 5}
print(table.concat(bubbleSort(arr), ", "))
输出结果为:1, 1, 2, 3, 3, 4, 5, 5, 5, 6, 9
相关问题
用lua写一个冒泡排序
### 回答1: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法,可以用以下代码实现:
-- 冒泡排序
function bubbleSort(arr)
local len = #arr
for i = 1, len do
for j = 1, len - 1 do
if arr[j] > arr[j + 1] then
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end
end
end
end
### 回答2: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不断比较相邻的元素并交换,直到整个数组按照升序排列为止。下面是用Lua编写的冒泡排序的代码:
```lua
function bubbleSort(array)
local n = #array
for i = 1, n - 1 do
for j = 1, n - i do
if array[j] > array[j + 1] then
array[j], array[j + 1] = array[j + 1], array[j]
end
end
end
return array
end
local array = {9, 5, 2, 7, 1, 8}
local sortedArray = bubbleSort(array)
for i = 1, #sortedArray do
print(sortedArray[i])
end
```
上述代码中,bubbleSort函数接受一个数组作为参数,并对数组进行冒泡排序。函数中使用两个嵌套的循环来比较和交换相邻元素,外层循环控制比较的轮数,内层循环遍历需要比较的元素。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则进行交换。经过n-1轮的比较和交换,最终得到按升序排列的数组。
在主程序中,我们定义一个数组array,并调用bubbleSort函数对其进行排序。最后,使用循环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以上是用Lua编写冒泡排序的一个简单示例。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不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排序。
### 回答3: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但效率较低的排序算法,它通过多次遍历列表,比较相邻元素的大小并进行交换,将较大(或较小)的元素逐渐“冒泡”到列表的一端。
下面是使用Lua编写的冒泡排序算法:
```lua
function bubbleSort(arr)
local len = #arr
for i = 1, len - 1 do
for j = 1, len - i do
if arr[j] > arr[j + 1] then
arr[j], arr[j + 1] = arr[j + 1], arr[j]
end
end
end
end
```
这段代码中,`bubbleSort` 函数接受一个数组作为参数,并使用双重循环实现了冒泡排序算法。外层循环 `i` 控制遍历的轮数,内层循环 `j` 比较相邻元素的大小并交换。
你可以在调用 `bubbleSort` 函数时传入一个待排序的数组,例如:
```lua
local arr = {4, 2, 6, 1, 3}
bubbleSort(arr)
for i = 1, #arr do
print(arr[i])
end
```
运行以上代码,输出结果将为:1、2、3、4、6,代表数组已经按照升序排列。注意,这里的排序是升序排序,如果需要倒序排序,只需修改条件判断的符号即可。
冒泡排序算法简单易懂,但对于较大规模的数组会比较耗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不是首选算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