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输入输出系统:广东工业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指南
发布时间: 2024-12-01 18:57:48 阅读量: 16 订阅数: 24
C2000,28335Matlab Simulink代码生成技术,处理器在环,里面有电力电子常用的GPIO,PWM,ADC,DMA,定时器中断等各种电力电子工程师常用的模块儿,只需要有想法剩下的全部自
![深入理解输入输出系统:广东工业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指南](https://sstar1314.github.io/images/Linux_network_internal_netdevice_register.png)
参考资源链接:[广东工业大学 操作系统四个实验(报告+代码)](https://wenku.csdn.net/doc/6412b6b0be7fbd1778d47a07?spm=1055.2635.3001.10343)
# 1. 操作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概述
## 简介
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沟通的桥梁,它负责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输入),或者将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输出)。这一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于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 发展历史
早期的输入输出系统比较简单,主要依赖于CPU来处理输入输出操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多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如直接内存访问(DMA)和中断驱动方式。这些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输入输出操作的效率。
## 当前应用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输入输出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到硬件抽象层、设备驱动程序、用户空间的接口等多个层次。例如,Linux内核中的设备驱动模型,允许操作系统以统一的方式管理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
# 2. 输入输出系统的理论基础
### 2.1 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概念
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负责数据传输和交换的子系统,它连接着计算机的内部组件和外部设备。理解输入输出系统,首先需要明确它的定义和功能,以及它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1.1 输入输出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输入输出系统,简称I/O系统,指的是计算机中负责接收外部输入或向外部输出数据的设备、接口和控制软件的总称。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 数据传输:实现数据从输入设备到CPU再到内存的传输,以及从内存通过CPU到输出设备的传输。
- 设备控制:根据CPU的指令,控制外部设备的启动、停止以及操作模式等。
- 状态监控:实时监控外部设备的状态,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CPU,以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 2.1.2 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输入输出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负责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展示处理后的信息。
- I/O接口:也称为I/O控制器,负责协调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 I/O设备:用于执行实际的输入或输出操作。
工作原理上,输入输出系统涉及多个层级的通信和转换。当数据从输入设备传入计算机时,I/O接口会接收原始数据,执行必要的格式转换,并通过总线将其传输到内存或直接到CPU。输出过程则是相反的,CPU处理的数据首先传到I/O接口,然后通过接口转换后送到输出设备。
### 2.2 输入输出系统的访问方式
为了提高输入输出效率,操作系统提供了多种访问方式,包括程序控制方式、直接内存访问(DMA)方式和中断驱动方式。
#### 2.2.1 程序控制方式
程序控制方式是最早的输入输出管理方式,CPU通过执行程序中的I/O指令来控制数据传输。这种方式下,CPU需要不断查询设备状态寄存器,直到数据准备好后,CPU才进行数据读取或写入操作。这种轮询的方式效率较低,且占用大量CPU资源。
```c
// 伪代码示例:程序控制方式
while (input_device_not_ready) {
// 持续轮询输入设备状态
}
read_data_from_input_device();
```
#### 2.2.2 直接内存访问(DMA)方式
直接内存访问(DMA)方式允许外部设备直接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而无需CPU的介入。在DMA方式中,一旦输入设备准备好数据,DMA控制器就会接管总线控制权,将数据直接传输到内存指定位置。这样,CPU可以并行执行其他任务,提高整体系统性能。
#### 2.2.3 中断驱动方式
中断驱动方式基于程序控制方式,但加入中断机制以提高效率。当输入设备有数据准备就绪时,它会产生一个中断信号,请求CPU暂停当前操作并处理输入数据。中断处理完成后,CPU继续之前的任务。这种方式减少了CPU的轮询等待,提高了执行效率。
### 2.3 输入输出系统的缓冲技术
缓冲技术是提高I/O效率的重要手段,它解决了数据传输速率不匹配和时序不一致的问题。
#### 2.3.1 缓冲的作用和类型
缓冲是暂时存储I/O操作数据的一种技术。通过缓冲,可以缓和CPU和I/O设备之间的速度差异,平衡数据流的负载。缓冲区可以是硬件实现,也可以是操作系统提供的内存空间。主要的缓冲类型有:
- 单缓冲:一次只有一组数据在缓冲区中。
- 双缓冲:同时存在两组数据,一组数据正在被处理时,另一组数据可以被加载。
- 循环缓冲:用于多个输入输出流的情况,提高缓冲区利用率。
#### 2.3.2 缓冲管理策略
缓冲管理策略包括缓冲区的分配、回收以及缓冲队列的管理。合理地管理缓冲区可以减少不必要的I/O延迟和系统开销。常见的管理策略有:
- 空闲缓冲队列:存放空闲的缓冲块,便于快速分配。
- 已用缓冲队列:存放正在使用的缓冲块,便于快速回收。
- 缓冲池:动态管理多个缓冲区,按需分配和回收。
在实际应用中,缓冲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尤其是在处理大批量数据或高并发场景时,缓冲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 3. 输入输出系统的编程实践
## 3.1 编程模型和接口
### 3.1.1 系统调用和库函数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的接口,它允许程序请求操作系统提供服务。库函数通常封装了系统调用,并提供更简单、更易用的接口。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编写健壮的I/O代码至关重要。
代码块展示了一个简单的系统调用和对应的库函数调用: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 库函数调用
write(STDOUT_FILENO, "Hello, world!\n", 13); // 等效的系统调用
return 0;
}
```
在上面的代码示例中,`printf`函数是一个库函数,它最终使用`write`系统调用来向标准输出打印字符串。`write`系统调用的参数包括文件描述符(`STDOUT_FILENO`),要写入的数据的指针(字符串的首地址),以及要写入的字节数(字符串长度)。
系统调用通常是同步执行的,而库函数可能包含更多的逻辑,例如错误检查和处理。使用库函数可以让程序员更容易编写和维护代码,但有时候直接使用系统调用可能更高效。
### 3.1.2 设备驱动程序接口
设备驱动程序接口(DDI)是硬件设备与操作系统交互的桥梁,它定义了如何通过设备驱动程序来控制硬件。DDI负责将来自操作系统的抽象请求翻译成硬件可以理解的具体操作。
设备驱动程序的接口可以是标准的,如Linux中的字符设备驱动程序通常需要实现`open`, `release`, `read`, `write`, `ioctl`等方法。开发者通过这些接口函数实现设备的打开和关闭、数据传输等操作。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接口函数示例:
```c
static int device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 设备打开逻辑
return 0;
}
static int device_release(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 设备关闭逻辑
return 0;
}
static ssize_t device_read(struct file *file, char __use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
// 读取设备数据逻辑
return 0;
}
static ssize_t device_write(struct file *file, const char __use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
// 写入设备数据逻辑
return count;
}
// ... 其他必要的函数和数据结构
```
这些函数是设备驱动程序的核心部分,它们定义了如何与特定的硬件设备通信。开发者必须熟悉这些函数的细节,并且需要处理各种边界情况和错误情况。
## 3.2 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
### 3.2.1 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
设备驱动程序通常包含一系列的函数,用于处理设备的初始化、数据传输和关闭等操作。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包括初始化函数、中断处理函数、读写函数等。
一个典型的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如下:
```c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fs.h>
#include <linux/cdev.h>
#include <linux/uaccess.h>
#define DEVICE_NAME "example"
static int device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static int device_release(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static ssize_t device_read(struct file *file, char __use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static ssize_t device_write(struct file *file, const char __use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 fops = {
.owner = THIS_MODULE,
.open = device_open,
.release = device_release,
.read = device_read,
.write = device_write,
};
// ... 其他必要的全局变量和函数
```
在这段代码中,`file_operations`结构体定义了驱动程序必须实现的基本操作。每个操作对应一个函数指针,内核在适当的时候调用这些函数。
### 3.2.2 设备注册和初始化
设备注册是驱动程序初始化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驱动程序开发者会为自己的设备请求设备号,并注册设备和相应的设备文件。
设备注册和初始化的示例代码如下:
```c
static int __init example_init(void) {
int ret;
// 注册字符设备
ret = register_chrdev(0, DEVICE_NAME, &fops);
if (ret < 0) {
printk(KERN_ERR "Example device registration failed\n");
return ret;
}
major_number = ret;
// 创建cdev结构体并添加到系统
cdev_init(&ex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