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遥感与GIS进行地表覆盖分类
发布时间: 2023-12-17 03:58:47 阅读量: 39 订阅数: 31
# 1. 遥感和GIS简介
## 1.1 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是利用传感器感知地面物体的电磁波辐射,并获取、记录、处理、分析和解译有关地物的信息的科学技术。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飞机或地面传感器来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包括光谱、温度、高度等数据。
## 1.2 GIS技术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系统。通过GIS技术,可以将地图、空间数据、位置相关的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起来,用于空间分析、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等领域。
## 1.3 遥感与GIS在地表覆盖分类中的应用
遥感和GIS技术在地表覆盖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遥感技术提供了大量地表覆盖的影像数据,而GIS技术则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可视化,从而实现地表覆盖的分类和监测。
以上是第一章的概述,后续章节将深入介绍遥感与GIS在地表覆盖分类中的具体方法和实践应用。
# 2. 地表覆盖分类方法
### 2.1 监督分类方法
监督分类方法是一种基于已知类别的样本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首先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样本,通过人工解译或专家知识对这些样本进行分类,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遥感数据进行分类。监督分类方法在地表覆盖分类中广泛应用,常用的算法包括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
在监督分类方法中,决策树是一种常用的算法。它通过递归的方式将遥感影像的像素点分成不同的类别,每次选择一个最佳的属性进行分类。决策树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可解释性强,但容易过拟合。支持向量机是一种二分类模型,其目的是找到一个最优的超平面将高维空间中的样本进行分离。支持向量机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但对大规模数据处理较慢。随机森林是一种基于决策树的集成学习算法,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综合其结果进行分类,能够有效降低过拟合风险。
### 2.2 非监督分类方法
非监督分类方法是一种无需事先标记样本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遥感影像中相似的像素点聚类到一起,形成不同的类别。常用的非监督分类方法包括 K-means算法、高斯混合模型等。
K-means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其思路是首先确定要聚类的类别数k,然后随机选择k个中心点,然后根据每个样本点与中心点的距离将样本点划分到最近的簇中,再更新中心点的位置,迭代直至收敛。高斯混合模型是一种概率模型,它假设每个类别的数据都符合高斯分布。通过最大期望算法,可以估计出每个类别的参数,从而进行分类。
### 2.3 物联网和深度学习在地表覆盖分类中的应用
除了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近年来物联网和深度学习技术也在地表覆盖分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物联网技术与遥感数据采集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地表覆盖的实时监测和分类。通过传感器等设备采集地表数据,结合遥感技术进行数据融合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农田、城市等不同地表类型的分类。
深度学习技术在地表覆盖分类中具有较好的表现。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可以实现更准确的分类结果。常用的深度学习网络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这些网络可以从遥感影像中提取更高级别的特征,从而实现更精细的地表覆盖分类。
以上是地表覆盖分类中常用的方法以及物联网和深度学习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接下来的第三章将介绍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3.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遥感数据是进行地表覆盖分类的重要数据源,而对其进行有效获取和处理是保证分类准确性的关键步骤。本章将详细介绍遥感数据的获取途径、预处理方法以及遥感影像的特征提取技术。
#### 3.1 遥感数据的获取途径
遥感数据的获取主要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三种途径。
- **卫星遥感数据获取**:通过卫星拍摄地球表面图像,获取全球范围的遥感数据,如Landsat、MODIS等卫星数据。
- **航空遥感数据获取**:通过航空平台搭载遥感传感器,对特定区域进行高分辨率的图像获取,如航空摄影、LiDAR等数据。
- **地面遥感数据获取**:通过地面安装的遥感传感器,针对特定实地目标进行数据采集,如激光扫描仪、多光谱相机等设备。
#### 3.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影像融合等步骤。
- **辐射定标**:将原始遥感数据转换为地表反射率,消除地物间的辐射差异。
- **大气校正**:校正影像受大气影响,减少大气散射和吸收对反射率的影响。
- **几何校正**:消除影像中的几何变换差异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