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单片机外围电路:揭秘时钟、复位、中断和IO接口,轻松掌握
发布时间: 2024-07-04 12:48:01 阅读量: 90 订阅数: 40
STM32的IO口的8种配置
![STM32单片机外围电路:揭秘时钟、复位、中断和IO接口,轻松掌握](https://img-blog.csdnimg.cn/20210509221803706.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FxXzQ2MTU2MzI4,size_16,color_FFFFFF,t_70)
# 1. STM32单片机外围电路概述**
STM32单片机外围电路是芯片内部集成的各种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扩展,包括时钟、复位、中断、IO接口等。这些外围电路与单片机内核紧密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
外围电路的设计对于单片机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合理的时钟配置可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高效的中断处理机制可以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灵活的IO接口可以与各种外设进行交互。因此,深入理解STM32单片机外围电路的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
# 2. 时钟电路**
**2.1 时钟系统架构**
STM32单片机的时钟系统是一个复杂且灵活的架构,可提供多种时钟源和配置选项。时钟系统由以下主要组件组成:
**2.1.1 内部时钟源**
* **HSI(高速内部时钟):**一个高速时钟源,频率范围为 2 至 64 MHz。
* **MSI(中速内部时钟):**一个中速时钟源,频率范围为 100 kHz 至 4 MHz。
* **LSI(低速内部时钟):**一个低速时钟源,频率为 32 kHz。
* **LSE(低速外部时钟):**一个外部时钟源,频率为 32.768 kHz。
**2.1.2 外部时钟源**
* **HSE(高速外部时钟):**一个高速外部时钟源,频率范围为 4 至 26 MHz。
* **PLL(锁相环):**一个频率合成器,可将内部或外部时钟源倍频或分频。
**2.2 时钟配置**
时钟配置涉及选择时钟源、配置时钟树和设置时钟分频和倍频。
**2.2.1 时钟树配置**
时钟树是一个分层结构,其中每个时钟源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时钟输出。时钟树配置包括:
* **时钟源选择:**选择时钟源作为系统时钟或其他外设的时钟源。
* **时钟预分频:**在时钟进入时钟树之前对其进行预分频。
* **时钟后分频:**在时钟离开时钟树之前对其进行后分频。
**2.2.2 时钟分频和倍频**
* **时钟分频:**将时钟源的频率降低。
* **时钟倍频:**将时钟源的频率提高。
**代码示例:**
```c
// 配置 HSI 为系统时钟
RCC->CFGR |= RCC_CFGR_SW_HSI;
// 配置时钟预分频为 4
RCC->CFGR |= RCC_CFGR_HPRE_DIV4;
// 配置时钟后分频为 8
RCC->CFGR |= RCC_CFGR_PPRE1_DIV8;
```
**逻辑分析:**
* 第一行代码将 HSI 设置为系统时钟。
* 第二行代码将时钟预分频设置为 4,这意味着时钟在进入时钟树之前将被除以 4。
* 第三行代码将时钟后分频设置为 8,这意味着时钟在离开时钟树之前将被除以 8。
**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subgraph 时钟系统
HSI --> 时钟树
MSI --> 时钟树
LSI --> 时钟树
LSE --> 时钟树
HSE --> 时钟树
end
subgraph 时钟树
时钟树 --> 时钟输出
时钟输出 --> 外设
end
```
# 3. 复位电路
### 3.1 复位类型
复位电路是单片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单片机从异常状态或非正常运行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根据触发复位的条件,复位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 3.1.1 上电复位
上电复位(POR)是指单片机在加电瞬间发生的复位。其目的是确保单片机在加电后从一个已知的初始状态开始运行。POR通常由单片机内部的专用电路实现,在单片机加电时产生一个复位脉冲,将单片机复位。
#### 3.1.2 软件复位
软件复位(SWR)是指通过软件指令或操作引发的复位。其目的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当遇到不可恢复的错误或需要重新初始化系统时,将单片机复位。软件复位通常由单片机内部的专用寄存器或指令触发,在触发后产生一个复位脉冲,将单片机复位。
### 3.2 复位电路设计
复位电路的设计主要包括复位引脚配置和复位电路原理两方面。
#### 3.2.1 复位引脚配置
STM32单片机通常有多个复位引脚,不同的复位引脚对应不同的复位类型。例如,STM32F103系列单片机有以下复位引脚:
- NRST:上电复位引脚
- RST:软件复位引脚
- SWD_DP:调试复位引脚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复位引脚。例如,如果需要在上电时复位单片机,则应使用NRST引脚;如果需要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软件复位单片机,则应使用RST引脚。
#### 3.2.2 复位电路原理
复位电路的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复位源:**复位源可以是上电复位电路、软件复位电路或外部复位信号。
- **复位信号:**复位源产生的复位信号通常是一个脉冲信号,其宽度和幅度应满足单片机的复位要求。
- **复位滤波:**复位信号通常需要经过滤波处理,以去除毛刺和噪声,确保复位信号的稳定性。
- **复位锁存:**复位锁存电路可以防止复位信号的抖动或毛刺导致单片机误复位。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复位电路原理图:
```mermaid
graph LR
subgraph 上电复位电路
A[上电复位电路] --> B[复位信号]
end
subgraph 软件复位电路
C[软件复位电路] --> B[复位信号]
end
subgraph 外部复位电路
D[外部复位信号] --> B[复位信号]
end
B[复位信号] --> E[复位滤波]
E[复位滤波] --> F[复位锁存]
F[复位锁存] --> G[单片机复位引脚]
```
**代码块说明:**
- `A[上电复位电路]`:上电复位电路,在上电时产生一个复位脉冲。
- `B[复位信号]`:复位源产生的复位信号,通常是一个脉冲信号。
- `C[软件复位电路]`:软件复位电路,在触发后产生一个复位脉冲。
- `D[外部复位信号]`:外部复位信号,由外部设备产生。
- `E[复位滤波]`:复位滤波电路,去除复位信号的毛刺和噪声。
- `F[复位锁存]`:复位锁存电路,防止复位信号的抖动或毛刺导致单片机误复位。
- `G[单片机复位引脚]`:单片机的复位引脚,复位信号最终作用于此引脚,将单片机复位。
**逻辑分析:**
复位电路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单片机上电时,上电复位电路产生一个复位脉冲,将单片机复位。
2.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如果触发了软件复位,则软件复位电路产生一个复位脉冲,将单片机复位。
3. 如果外部设备需要复位单片机,则可以向单片机的外部复位引脚输入一个复位信号,将单片机复位。
4. 复位信号经过滤波和锁存后,作用于单片机的复位引脚,将单片机复位。
5. 单片机复位后,从复位地址开始执行程序。
# 4. 中断电路
### 4.1 中断类型
STM32单片机支持多种中断类型,可分为外部中断和内部中断两大类。
**外部中断**
* 由外部引脚上的电平变化触发,包括:
* 外部中断线(EXTI)
* 事件线(EV)
**内部中断**
* 由单片机内部事件触发,包括:
* 定时器中断
* 通信中断(如UART、SPI)
* DMA中断
* 系统中断(如复位中断)
### 4.2 中断配置
#### 4.2.1 中断优先级设置
STM32单片机采用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支持为每个中断源设置优先级。优先级高的中断源将在优先级低的中断源发生时被抢占。
**代码块:**
```c
// 设置中断优先级
NVIC_SetPriority(EXTI0_IRQn, 3); // EXTI0中断优先级设置为3
NVIC_SetPriority(TIM2_IRQn, 1); // TIM2中断优先级设置为1
```
**逻辑分析:**
* `NVIC_SetPriority`函数用于设置中断优先级。
* 第一个参数为中断源标识符,第二个参数为优先级值。
* 优先级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 4.2.2 中断向量表配置
中断向量表是一段存储在Flash中的代码,包含每个中断源的入口地址。
**代码块:**
```c
// 中断向量表
extern void __vector_table[];
// 中断服务函数
void EXTI0_IRQHandler(void)
{
// 中断处理代码
}
```
**逻辑分析:**
* `__vector_table`数组存储中断向量表。
* `EXTI0_IRQHandler`为EXTI0中断服务函数。
* 当EXTI0中断发生时,程序会跳转到`EXTI0_IRQHandler`函数执行中断处理代码。
### 4.3 中断处理
**中断处理流程:**
**中断处理步骤:**
1. 当中断源发生时,单片机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代码。
2. 根据中断源的优先级,确定要执行的中断服务函数。
3. 程序跳转到中断服务函数执行中断处理代码。
4. 中断处理完成后,程序返回到中断发生前的代码位置继续执行。
**中断处理优化:**
* 优化中断服务函数的代码,减少中断处理时间。
* 使用中断优先级设置,保证重要中断及时处理。
* 使用中断嵌套功能,允许高优先级中断抢占低优先级中断。
# 5. IO接口电路
### 5.1 IO端口结构
**5.1.1 GPIO寄存器**
GPIO寄存器是控制IO端口的寄存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寄存器:
- **MODER寄存器:**配置IO端口模式,包括输入、输出、模拟输入等模式。
- **OTYPER寄存器:**配置IO端口输出类型,包括推挽输出、开漏输出等类型。
- **OSPEEDR寄存器:**配置IO端口输出速度,包括低速、中速、高速等速度。
- **PUPDR寄存器:**配置IO端口上拉/下拉电阻,包括上拉、下拉、浮空等状态。
**5.1.2 引脚复用**
STM32单片机支持引脚复用功能,即一个物理引脚可以连接到多个外设。引脚复用通过**AFIO寄存器**进行配置,该寄存器控制引脚与外设的连接关系。
### 5.2 IO模式配置
**5.2.1 输入模式**
配置IO端口为输入模式时,需要设置MODER寄存器为00,表示输入模式。同时,可以配置上拉/下拉电阻,通过PUPDR寄存器设置。
```c
// 配置GPIOA的PA0为输入模式,并上拉
GPIOA->MODER &= ~(3 << (0 * 2)); // 清除MODER寄存器PA0的模式位
GPIOA->MODER |= (0 << (0 * 2)); // 设置MODER寄存器PA0为输入模式
GPIOA->PUPDR |= (1 << (0 * 2)); // 设置PUPDR寄存器PA0为上拉
```
**5.2.2 输出模式**
配置IO端口为输出模式时,需要设置MODER寄存器为01,表示输出模式。同时,可以配置输出类型,通过OTYPER寄存器设置。
```c
// 配置GPIOA的PA0为输出模式,并推挽输出
GPIOA->MODER &= ~(3 << (0 * 2)); // 清除MODER寄存器PA0的模式位
GPIOA->MODER |= (1 << (0 * 2)); // 设置MODER寄存器PA0为输出模式
GPIOA->OTYPER &= ~(1 << 0); // 设置OTYPER寄存器PA0为推挽输出
```
# 6. 外围电路实践应用
### 6.1 时钟管理应用
#### 6.1.1 系统时钟配置
STM32单片机的时钟系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配置,以满足不同外设对时钟频率的要求。系统时钟配置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选择时钟源:**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内部时钟源(HSI、MSI、LSI)或外部时钟源(HSE、LSE)。
- **配置时钟树:**根据时钟源配置时钟树,包括时钟分频、倍频和时钟输出。
- **设置系统时钟:**将配置好的时钟输出设置为系统时钟,以驱动单片机内部外设。
#### 6.1.2 外部时钟源使用
在某些应用中,需要使用外部时钟源来提供更精确的时钟信号。STM32单片机支持多种外部时钟源,包括晶振、陶瓷谐振器和外部时钟信号。使用外部时钟源时,需要进行以下配置:
- **配置时钟引脚:**将外部时钟源连接到指定的时钟引脚上。
- **选择时钟模式:**根据外部时钟源类型选择相应的时钟模式,如晶振模式或陶瓷谐振器模式。
- **配置时钟分频:**根据需要对外部时钟源进行分频,以获得所需的系统时钟频率。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