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编程最佳实践:提升多线程代码效率,掌握线程安全的终极策略
发布时间: 2024-12-09 19:33:38 阅读量: 13 订阅数: 19
JAVA并发编程实践-线程安全-学习笔记
![Java并发编程最佳实践:提升多线程代码效率,掌握线程安全的终极策略](https://img-blog.csdnimg.cn/20200812205542481.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wcDE3ODEwODk0MTA=,size_16,color_FFFFFF,t_70)
# 1. Java并发编程基础知识
Java并发编程是构建现代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应用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深入探讨Java并发编程的高级概念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首先,了解什么是并发是至关重要的。并发指的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有多个指令正在执行,但是这些指令不一定是在同一时刻执行。与之相对的是并行,意味着在每个时刻都有多个指令在执行。
随后,我们将探索并发编程的基本构建块:线程。Java通过提供`java.lang.Thread`类和`java.lang.Runnable`接口,让开发者可以创建和管理线程。这两种机制各有优缺点,并且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适用性。理解这些基础概念对于设计和实现高效、可扩展的并发系统至关重要。
简而言之,本章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Java并发编程的坚实基础,为后续深入探讨更高级话题打下基础。
# 2. 深入理解Java线程和线程池
### 2.1 Java线程的创建和管理
#### 2.1.1 继承Thread类与实现Runnable接口的区别
在Java中,创建线程主要有两种方式: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这两种方式各有其适用场景和优缺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对于更好地设计和管理线程至关重要。
继承Thread类是创建线程的传统方式。开发者需要创建一个Thread类的子类,并重写其run()方法。通过创建这个子类的实例,并调用其start()方法启动线程。
```java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 线程的执行体
}
}
MyThread t = new MyThread();
t.start();
```
实现Runnable接口是另一种创建线程的方式。开发者实现Runnable接口,并实现其run()方法,然后将Runnable实例传递给Thread类的构造器创建线程对象。
```java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 线程的执行体
}
}
Thread t = new Thread(new MyRunnable());
t.start();
```
对比以上两种方式,主要区别如下:
1. **代码结构和复用性**:实现Runnable接口允许更灵活的设计。多个Thread实例可以共享同一个Runnable对象,从而可以方便地复用执行体的代码。而使用继承Thread类的方式则无法实现这种级别的复用,因为Java不支持多重继承。
2. **资源占用**:由于Thread类本身也占用资源,因此使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在资源利用上更为高效。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内存占用,并减少线程间的资源竞争。
3. **继承灵活性**:当一个类已经继承自另一个类时,便无法再通过继承Thread类的方式创建线程。此时,实现Runnable接口成为唯一的可行方案。
#### 2.1.2 线程的生命周期和状态转换
Java线程的生命周期由几个基本状态构成,包括新建(NEW)、就绪(RUNNABLE)、运行(RUNNING)、阻塞(BLOCKED)、等待(WAITING)、超时等待(TIMED_WAITING)和终止(TERMINATED)。了解这些状态及其转换对于管理线程行为和性能至关重要。
1. **新建(NEW)**:当线程对象被创建时,线程处于新建状态。此时,线程尚未启动。
```java
Thread t = new Thread(new MyRunnable());
```
2. **就绪(RUNNABLE)**:调用start()方法后,线程进入就绪状态。线程调度器会根据线程优先级安排线程执行。
3. **运行(RUNNING)**:获得CPU时间片的线程进入运行状态。
4. **阻塞(BLOCKED)**:线程因为尝试进入同步块而未能成功时,会被阻塞。例如,当一个线程尝试调用一个被其他线程持有的锁的synchronized方法时,它会进入这个状态。
5. **等待(WAITING)**:线程在调用wait(), join(), LockSupport.park()等方法后,主动进入等待状态。在等待状态下,线程不会占用任何CPU资源。
6. **超时等待(TIMED_WAITING)**:调用带有超时参数的方法(如Thread.sleep(long millis)、Object.wait(long timeout)、Thread.join(long millis))时,线程进入超时等待状态。
7. **终止(TERMINATED)**:当run()方法执行完毕,或者主线程结束,或者线程因为异常退出,线程会进入终止状态。
### 2.2 Java线程池的工作原理与实践
#### 2.2.1 线程池的核心参数和配置
线程池是一种多线程处理形式,它可以有效地管理线程资源。通过预定义配置好的一组线程,线程池可以在内部重用这些线程执行任务,避免了频繁的线程创建和销毁带来的性能开销。
线程池的核心参数有:
- **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线程池中始终保持的最小线程数。
- **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数)**:线程池中能够创建的最大线程数。
- **keepAliveTime(存活时间)**:线程空闲时的存活时间,当线程池中线程数超过核心线程数时,多余的线程在存活时间过后会被销毁。
- **unit(时间单位)**:存活时间的单位,可以是毫秒、秒等。
- **workQueue(任务队列)**:任务的存储队列,用于存放待执行的任务。
- **threadFactory(线程工厂)**:用于创建线程的工厂,可以定制线程的名称、优先级等属性。
- **handler(拒绝策略)**:当任务太多无法处理时,可以通过拒绝策略来处理新提交的任务。
```java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4); // 创建固定大小的线程池,最大4个线程
```
在配置线程池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任务类型**:CPU密集型任务、IO密集型任务或混合型任务。CPU密集型任务最好配置尽可能少的线程数量,例如CPU核心数+1。IO密集型任务因为线程大部分时间在等待IO,因此需要更多的线程来提高CPU利用率。
- **系统资源**:配置线程池时要根据服务器的CPU和内存等资源来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因线程池配置不当导致资源耗尽。
- **任务的平均处理时间与到达频率**:根据任务的处理时间和到达频率计算出合适的线程池大小,以便最大化吞吐量并减少响应时间。
#### 2.2.2 线程池的任务调度和异常处理
线程池中的任务调度是指将提交给线程池的任务分配给哪个线程去执行。任务调度的策略取决于线程池的实现和配置。例如,如果是基于优先级的线程池,任务的调度会根据任务的优先级来决定。
```java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new ThreadFactory() {
public Thread newThread(Runnable r) {
Thread t = new Thread(r);
t.setPriority(Thread.MIN_PRIORITY);
return t;
}
});
```
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抛出异常。如果任务代码中没有捕获处理这些异常,那么异常会传递给线程池的调用者。因此,通常需要为任务添加适当的异常处理机制,以确保线程池的稳定运行。
```java
Future<?> future = executor.submit(() -> {
try {
// 业务逻辑代码
} catch (Exception e) {
// 异常处理逻辑
}
});
```
#### 2.2.3 线程池的性能优化与常见问题
线程池的性能优化要基于对应用程序工作负载的了解。合理地配置线程池的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性能。以下是一些性能优化的建议:
- **合理设置线程数**:线程数过少会导致大量任务等待,过多则可能造成上下文切换频繁,影响性能。
- **使用合适的队列**:根据任务的特性和系统资源来选择合适的队列。例如,对于大量短期异步任务,可以使用SynchronousQueue;对于大量需要缓存的任务,可以使用LinkedBlockingQueue。
- **避免执行长时间任务**:长时间运行的任务应当放在单独的线程中运行,以免阻塞线程池。
线程池常见的问题包括:
- **资源耗尽**:线程数过多或任务执行时间过长导致资源耗尽。
- **死锁**:任务之间相互等待资源,导致死锁。
- **任务执行失败**:任务执行过程中抛出未捕获的异常,导致任务执行失败。
### 2.3 线程同步机制
#### 2.3.1 synchronized关键字的使用与原理
synchronized是Java中用于控制并发访问的一个基本同步机制。它保证了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被synchronized修饰的代码块或方法。
```java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Example {
private int count = 0;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increment() {
count++;
}
}
```
synchronized的工作原理涉及到Java监视器(Monitor),其背后机制基于对象头中的Mark Word和等待/通知机制实现。
- **Mark Word**:存储对象自身的运行时数据,如哈希码、GC分代年龄等。在同步中,Mark Word用来存储锁状态标志、线程持有的锁、偏向线程ID等信息。
- **等待/通知机制**:线程进入同步块时,如果没有获得锁,会进入等待状态;线程释放锁后,会根据情况通知等待中的线程。
#### 2.3.2 volatile关键字的作用与应用
volatile是Java提供的一种轻量级的同步机制。它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多线程环境下共享变量的可见性和有序性。
```java
volatile int number = 0;
```
使用volatile关键字修饰的变量,具备以下特性:
- **可见性**:一个线程对volatile变量的修改对其他线程是立即可见的。
- **有序性**:volatile关键字能禁止指令的重排序优化,保证有序性。
#### 2.3.3 Lock接口与并发工具类的高级用法
Lock接口提供了一种与synchronized不同的同步机制。与内置的同步方法相比,Lock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和扩展性。
```java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try {
lock.lock();
// 临界区代码
} finally {
lock.unlock();
}
```
Lock接口的实现类如ReentrantLock、ReadWriteLock等提供了更多的特性:
- **尝试非阻塞地获取锁**:tryLock()方法尝试获取锁,如果无法获取锁,则立即返回,不会进入阻塞状态。
- **可中断的锁获取操作**:lockInterruptibly()方法允许在等待获取锁的过程中响应中断。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