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交换中的信道分配与管理
发布时间: 2023-12-18 15:36:54 阅读量: 48 订阅数: 27
# 第一章:电路交换基础知识
## 1.1 电路交换的定义和原理
电路交换是一种通信传输方式,它基于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路径,以实现点对点的直接连接。
电路交换的原理是,在通信两端建立一条物理连接,该连接在通信过程中一直保持不变。当通信开始时,通信两端的设备通过交换机建立连接,然后数据可以直接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直到通信结束。
电路交换的优点是传输稳定、时延低、实时性好,适用于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语音通信或视频会议。
## 1.2 电路交换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流程
电路交换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用户终端设备、交换机和传输介质。
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电话、传真机或计算机等。交换机负责建立和维护通信连接,它可以是传统的电话交换机或现代的数字交换机。传输介质可以是电缆、光纤或无线通信等。
电路交换的工作流程如下:
1. 用户拨号: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拨号,指定通信的目标号码。
2. 寻址和交换:交换机接收到用户拨号信号后,根据目标号码进行寻址,找到通往目标终端设备的路径。
3. 建立连接:交换机建立起源和目标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使数据可以直接传输。
4. 通信交互:一旦连接建立,源设备可以直接将数据传输到目标设备。
5. 通信结束:通信完毕后,用户可以挂断电话或关闭终端设备,交换机终止连接。
## 1.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比较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是两种不同的通信传输方式,它们有以下比较:
- 连接方式:电路交换建立起源和目标设备之间的直接连接,而分组交换将数据划分为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无需建立持续的连接,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更加高效。
- 传输时延:电路交换传输时延较低,因为连接已经建立,数据可以直接传输。而分组交换的传输时延相对较高,因为数据包需要在网络中寻找最佳路径,并进行分组和重新组装。
- 适用场景:电路交换适用于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实时性要求强的应用场景,如电话通信或视频会议。而分组交换适用于互联网通信等对实时性要求不高、批量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
- 网络资源利用率:电路交换占用的网络资源较大,即使在通信过程中没有实际数据传输,连接也会一直占用资源。而分组交换可以根据需求动态分配网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综上所述,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各有优劣,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 第二章:信道分配技术
在电路交换网络中,信道分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通信资源的分配方式和效率。本章将介绍静态信道分配、动态信道分配和随机接入信道分配这三种常见的信道分配技术。
## 第三章:信道管理方法
在电路交换系统中,信道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如何分配、管理和控制通信信道的使用,以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本章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信道管理方法。
### 3.1 链路管理控制
链路管理控制是指对通信链路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链路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它包括链路连接的建立、维护和释放,错误检测和纠正,以及流量控制等功能。
链路连接的建立是指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可靠的传输连接,使数据能够在它们之间传递。这可以通过建立电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虚拟电路来实现。建立连接时,需要协商通信参数和建立传输路径。
链路维护包括对链路的监测和故障处理。通过定期发送心跳信号和接收确认信号来监测链路的状态,及时发现链路断开或错误。一旦检测到链路故障,需要采取相应的故障处理措施,如重新建立连接或切换到备用链路。
链路释放是指当通信结束或链路故障无法修复时,主动释放已建立的连接。释放连接时,需要通知对方,并清除相关的资源。
流量控制是为了防止数据发送方发送过多的数据导致接收方无法及时处理。通过控制发送速率、缓冲区大小和信号发送间隔等方式来实现流量控制。
### 3.2 拥塞控制与避免
拥塞控制是指在网络中高负载时,通过一系列的算法和控制策略,保持网络的稳定运行和性能。拥塞可能导致信道的过载,从而造成数据丢失、延迟增加和性能下降。
拥塞控制的目标是通过监测网络的拥塞状态和调整数据发送速率来保持网络运行在合理的水平。常用的拥塞控制算法有AIMD(增加-减少)算法和RED(随机早期检测)算法等。
拥塞避免是在拥塞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提前预测拥塞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拥塞的发生。常用的拥塞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