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RT 通信简介与基础原理解析
发布时间: 2024-04-11 03:13:21 阅读量: 74 订阅数: 96
# 1. UART 通信概述
UART通信(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常见的串行数据通信协议,通常用于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UART通信基于异步通信方式,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帧来实现信息交换。下面将详细介绍UART通信的概述内容:
1.1 什么是UART通信:
- UART通信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数据在设备之间的传输。它通过两根信号线(接收和发送线)进行数据的收发,支持全双工或半双工通信。
- UART通信在硬件上通常被实现为一个专门的串行通信模块,能够将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进行传输,并接收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1.2 UART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 UART通信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模块间通信等领域。
- 通过UART通信,设备可以实现与计算机、单片机、传感器等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
- UART通信具有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场景下的数据传输需求。
# 2. UART 通信的基本原理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通用异步收发器,用于串行数据通信。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UART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流程。
### 2.1 UART 发送数据的流程
在UART通信中,发送数据时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
1. 将要发送的数据放入发送缓冲区。
2. 启动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
3. 逐位发送数据,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4. 发送完成后等待确认或发送下一个数据。
下面是发送数据的简单示例代码:
```python
# Python示例代码:UART发送数据
def send_data(data):
start_bit = 0
data_bits = data
parity_bit = calculate_parity_bit(data) # 计算校验位
stop_bit = 1
# 发送起始位
send_bit(start_bit)
# 发送数据位
send_bits(data_bits)
# 发送校验位
send_bit(parity_bit)
# 发送停止位
send_bit(stop_bit)
```
### 2.2 UART 接收数据的流程
接收数据与发送相对应,也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
1. 监听接收数据的信号。
2. 接收到起始位后开始接收数据。
3. 逐位接收数据,包括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4. 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和处理。
5. 确认数据接收完整性。
下面是接收数据的简单示例代码:
```python
# Python示例代码:UART接收数据
def receive_data():
data = []
# 等待起始位信号
wait_for_start_bit()
# 接收数据位
data = receive_bits()
# 接收校验位
parity_bit = receive_bit()
# 接收停止位
stop_bit = receive_bit()
validate_data(data, parity_bit, stop_bit) # 校验数据完整性
```
通过以上代码示例和流程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UART通信中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原理。接下来,我们将深入研究UART通信的数据传输格式。
# 3. UART 数据传输格式
UART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格式对于数据的正确传输至关重要,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作用和意义。
### 3.1 起始位(Start bit)的作用
在UART通信中,起始位用于标识数据的开始位置,信号从高电平转为低电平表示起始位的传输。它的作用是为接收端提供定时同步的参考点,使接收端能准确的识别数据和开始位之间的时间间隔。
### 3.2 数据位(Data bits)的意义
数据位是实际传输的数据部分,表示每个数据帧中包含的信息位数。通常数据位的数量决定了可以传输的数据范围,常见的数据位为8位,可以传输0-255之间的数据。
### 3.3 校验位(Parity bit)的作用
校验位用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错误,通常有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方式。发送端会计算数据位中1的个数,如果选择奇校验,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