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对比
发布时间: 2024-02-29 22:50:22 阅读量: 44 订阅数: 35
# 1. 数据库基础概念
## 1.1 数据库的定义与作用
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数据库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持久化存储、便于数据的检索和管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等。
## 1.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概念与分类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一种用来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查询、更新和管理等功能。常见的DBMS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 1.3 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概述
关系型数据库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采用表格形式存储数据,如MySQL、Oracle。非关系型数据库是指不使用传统的表格关系来存储数据的数据库,例如文档型数据库MongoDB、键值对存储的Redis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库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存储需求。
通过这些基础概念的介绍,读者将对数据库的基本定义、作用和分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原理与应用。
# 2. 关系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关系型数据库是以表格的形式存储数据的,采用了事先定义好的数据结构,严格遵循 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的业务系统中。
### 2.1 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与基本原理
关系型数据库具有以下特点:
- 数据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在表格中,实现了数据的结构化存储和查询;
- 支持使用 SQL 语言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 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通过事务管理实现 ACID 特性;
- 支持复杂的数据关联和查询,满足业务系统的需求。
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表、字段、主键、外键等概念,通过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实现数据操作和查询。
```sql
-- 创建学生表
CREATE TABLE student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100) 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
--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student (name, age) VALUES ('Alice', 20);
INSERT INTO student (name, age) VALUES ('Bob', 22);
-- 查询数据
SELECT * FROM student;
```
**总结:** 关系型数据库通过表格化的数据存储结构和 SQL 语言的操作,实现了数据的高效管理和查询。
### 2.2 SQL语言及其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应用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用于操作数据的标准语言,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操作、数据定义等方面的功能。
SQL 包括以下重要的命令:
- **DDL(数据定义语言)**:用于定义数据库对象,例如创建表、定义视图等。
- **DML(数据操作语言)**:用于操作表中的数据,例如插入、更新、删除数据。
- **DQL(数据查询语言)**:用于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例如 SELECT 命令。
- **DCL(数据控制语言)**:用于控制数据库用户的权限,例如 GRANT、REVOKE 命令。
```sql
-- 创建部门表
CREATE TABLE department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100)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
--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department (name) VALUES ('HR');
INSERT INTO department (name) VALUES ('Finance');
-- 查询数据
SELECT * FROM department;
```
**总结:** SQL 语言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丰富的语法和功能,实现了对数据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