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延筋约束力计算:弹塑性模型与试验验证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244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朱勇建、那景新、闰亚坤和胡平于2003年发表在《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33卷第1期上,文章编号为1671-5497(2003)01-0092-06,主要探讨了如何应用直接法来求解拉延筋(drawbead)的约束力问题。他们改进了李东升等人的模型,特别关注在板料冲压过程中的弹塑性行为,考虑了厚向各向异性、应变率、弹性力以及应变硬化等因素,通过弹塑性幂次强化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准确性。该研究对于板料成形模拟和冲压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篇论文的核心内容集中在拉延筋约束力的计算方法上,这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需要大量金属板材成形的行业中至关重要。拉延筋是一种用于控制和引导板材流动的结构,它们能够提高制件的精度和稳定性,防止起皱和开裂。传统的求解模型可能忽视了某些关键因素,如材料的非均匀性、变形速度效应以及材料硬化的动态变化。 作者们首先采用了弹塑性本构方程,这是描述材料在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关系的基础。这一方程考虑了材料在不同加载状态下的响应,不仅包括弹性阶段,还包括塑性阶段。在此基础上,他们引入了厚向各向异性概念,即材料在不同方向上的力学性能差异,这对于评估具有复杂微观结构的金属板材尤其重要。 应变率敏感性是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它影响材料在高速成形过程中的行为。高速变形时,材料的流动应力可能会随着变形速率的增加而显著改变。同时,应变硬化效应被纳入模型,这是指材料在塑性变形后强度增加的现象,对于预测材料在连续变形过程中的行为至关重要。 为了求解拉延筋的约束力,作者们采用了平面应变假设,这是一种简化问题的方法,适用于厚度远小于其他尺寸的板材。在此假设下,他们应用了弹塑性幂次强化模型,这种模型能够捕捉到材料在塑性变形下的强化行为,从而更准确地计算拉延筋对板材流动的阻力。 最后,论文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模型的有效性。这种方法的成功应用有助于提升计算机模拟的精度,为实际生产中的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优化提供有力支持。这项工作是对板料冲压领域的一个重要贡献,为理解并预测拉延筋在复杂成形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