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实现哈希表的数据结构课程示例
需积分: 34 1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5KB TXT 举报
本篇代码是关于C++实现哈希表的数据结构教程实例。哈希表(Hash Table),也称为散列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通过将关键字映射到一个数组中的特定位置来存储和查找数据,常用于高效地实现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在这个示例中,作者使用了开放寻址法(Open Addressing)解决哈希冲突,即当两个不同的关键字映射到同一个位置时,通过一定的探测序列找到下一个可用的位置。
首先,定义了一些预设的变量,如`HASH_LENGTH`用于设定哈希表的大小,`M`作为装载因子的限制,`NAME_NO`表示名字数量的上限。接着,定义了两个结构体:`NAME`用于存储姓名及其对应的ID,包含`name`和`k`两个成员;`HASH`是哈希表的实际存储单元,除了姓名和ID外,还添加了一个`si`字段用于记录碰撞时的探查索引。
函数`InitNameList()`用于初始化一个名为`NameList`的哈希表,包含了30个学生的名字和随机分配的ID。这些名字被硬编码在数组中,后续可以通过哈希函数将这些名称映射到哈希表的相应位置。这个例子没有实际展示哈希函数的具体实现,而是假设了名字与索引之间的某种映射关系。
在C++中,为了实现哈希表,通常会定义一个哈希函数,例如使用字符串的长度或者某种加密算法计算出一个整数值,然后对`HASH_LENGTH`取模,将结果作为索引存入`HashList`数组。在插入、查找和删除操作时,会调用这个哈希函数来定位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没有展示冲突处理策略,这里仅能存储`HASH_LENGTH`个元素,当名字数量超过这个值时,就需要解决哈希冲突。常见的冲突解决方法有链地址法(Chaining)、开放寻址法(如线性探测或二次探测)以及再哈希等。
总结来说,这段代码提供了一个基础的C++哈希表实现框架,用于存储和管理名字与ID的对应关系。实际使用中,需要完善哈希函数的设计,以及冲突解决机制,以便在大量数据下仍保持高效的查找性能。学习者可以借此练习C++编程,理解哈希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
2217 浏览量
2023-05-27 上传
146 浏览量
251 浏览量
2023-10-17 上传
2025-01-15 上传
118 浏览量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e6408fd4ddb3464fafcd7c307c8e537b_fireinyourass.jpg!1)
Fireinyourass
- 粉丝: 0
最新资源
- OCP指南:理解价值与分类,避开误区
- Windows 2000 + Oracle 9i 安装配置详指南
- ActionScript 3.0组件使用指南
- C语言指针完全解析:从基础到复杂类型
- Hibernate实战指南:Manning出版社
- 9iClient Form Builder基础开发:安装与环境设置
- Flex与J2EE深度集成:服务导向架构与RIA开发
- Oracle数据库安全:概要文件与用户管理
- Oracle事务管理详解:进程与会话的管控
- Oracle对象管理最佳实践
- Oracle分区管理详解
- Zend Framework入门教程:由Rob Allen撰写
- C语言基础:数据类型详解
- VNC协议详解:登录与桌面共享机制
- SQL入门与实践:基础语句与练习解析
- 《Div+CSS布局大全》网页设计教程